■手机更新换代太快
很多新功能不常用
在我市一家企业工作的张先生说,他上大学时经常换手机,换来换去自己都觉得没什么意思了。“现在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了,换手机的速度始终赶不上手机升级的速度。其实各款手机的常用功能没什么差别,而且很先进的功能几乎用不上,买太贵的也是浪费。”
张先生今年春天从美国买回来一部iPhone的手机,当时这部手机是最新款的,设计得非常漂亮。但这部手机用了不到一个月就退居二线了,张先生对记者说,这部手机功能太多了,买得起用不起。“买回来就玩了一天,一百多元话费就被扣完了。而且一旦没电了关机,再开机还得下载专门的开机软件。后来我就换了一部一千元左右的手机,实惠好用,还不用担心话费莫名其妙被扣。”
“宿舍有几个同学家庭条件好,以前经常换手机,但现在他们也失去了换手机的兴趣。换手机换得再快,也没有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快,新款手机用不了多久就成了老款。”在郑州一所高校读书的小刘说,暑假很多商场都在搞促销,他想了想也没舍得把自己现在用的手机换掉。
新区一家事业单位的王女士三个月内丢了两部价格近两千元的手机。“我在商场逛的时候看中一款手机,近两千元,觉得不错就买了,哪知道用了不到一个月就丢了,我新鲜感还没过去,就又买了一部一模一样的,没想到又丢了。”王女士说,这次手机丢了之后,她又买了一部800多元的手机。“其实,近两千元的手机在我手里也浪费了,功能挺多,但新功能我大部分都用不着,常用的还是收发短信、接打电话等基本功能。”
王女士说,若按她对手机功能的需求,买个两三百元钱的就行了,但考虑到质量问题,就买了现在这部手机。“常用的功能很齐全,价钱也不是很高,真要丢了也不会太心疼。”王女士说,自己常常丢三落四,买部实用型的手机,用着也安心。
■工作忙没空玩
手机实用就行
“很多人买新款的手机都是为了闲来没事的时候玩,但像我们这种工作很忙的人,即使坐在车上也要考虑工作上的事,哪有闲情逸致玩手机。”在新区一家企业工作的王先生说,他平时工作忙,手机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通信工具。“我平时连短信都很少发,有事都是直接打电话。我现在用的手机虽然简单,但仍有一些功能我没用过。”
我市一家事业单位的陈女士说,她平时很少摆弄自己的手机。“现在我用的是1300多元的品牌机,但买了两个多月了,我只用它打过电话、发过短信,还上过几次QQ,连上面的蓝牙都没开过,更不要说使用其他功能了。”陈女士说,需要查资料她都在电脑上查了,手机对她来说除了打电话、发短信,没有别的作用。
记者采访时,不少年轻的工薪阶层都表达了这一想法。“都忙着挣钱、忙着好好工作,哪有那么多闲心玩手机?有那个空闲时间,还不如去玩其他娱乐项目了,才不会拿个手机摆弄半天。”参加工作刚满一年的宋先生说。
■消费趋于理性
现在的年轻人之所以不看好高价手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消费逐渐趋于理性。
“现在找个待遇好的工作多难啊,哪有心情在一部手机上浪费那么多钱?”在我市一家企业打工的小赵说,她大学刚毕业时在郑州一家企业打工,每天累得不行,一个月才一千多元钱。“这笔钱我要付房租、交通费、伙食费、通信费等,基本上一个月下来就所剩无几了。所以我是不会花那么多钱买一部手机的,即使一时有钱买得起,我也不会买,我还想把钱省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我不会买太贵的手机,不仅是买不起,更因为想节省一些钱,自己能有些存款。”刚刚参加工作的何女士说,手机就是一个通信工具,只要能接打电话、收发短信,能上网就行了,她不想在手机上浪费太多钱。“我想赶快攒点儿钱,不然一旦急需用钱,还要跟家里或朋友借。”
■千元正品手机受青睐
记者在新区一些手机卖场看到,标价2000元以上的手机摆放在柜台里,有顾客过去,大多是只问不买。一家手机专柜的销售人员说,这些标价较高的手机,问者多买者少。
“现在的人花钱都很‘抠’,买手机都是精挑细选,货比三家。明明价钱已经降得很低了,顾客还要再看看。现在卖手机的商家多,为了能提高营业额,我们都是尽量薄利多销,只要能挣点钱就卖出去了。”新区一家手机专柜的负责人说,专柜售出的手机大都以实用型手机为主,2000元以上的手机很少有人买。
采访中,不少年轻人表示,千元左右的正品手机,不管是价格还是功能,他们都觉得不错。
“虽说我现在没有多少钱,但手机是需要随身携带的物品。如果太寒酸了,很丢面子。”今年大学毕业的吴女士说,临近毕业的时候她一个同学出去找工作,给别人留电话时拿出自己用了三年的旧手机,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当时就说,同学,该换手机了。“手机也算是身上的一件装饰品,太寒酸了确实影响形象。”
“年轻人都爱面子,就算不用太好的手机,也不能拿一部太差的手机。”做网络工作的刘先生说,“我觉得1000元左右的手机正好适合,价钱不是太贵,常用的功能也比较齐全,也能拿得出手。我身边不少朋友用的都是这个价位的手机。”
采访中,不少人称,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愿购买山寨手机。“虽说山寨手机的价位低、功能多,但用的时间长了对身体有影响,质量还容易出现问题。”在我市一家行政单位工作的王先生说,他刚工作时不慎把手机丢了,临时买了一部山寨手机,手头宽裕后马上就换掉了。
“年轻人过来,大都选择一千元左右的正品手机,这个价钱很多人都能接受,而且这样的手机质量好,‘三包’服务到位,比山寨手机用着放心。”一家手机专柜的促销员说。
□晨报记者 陈海寅/文 张志嵩/图
手机刚上市时,能买一部手机是件很风光的事;手机逐渐普及后,不少年轻人为了追求时尚接二连三地换手机;但如今,手机近乎成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时,年轻人的手机消费理念也理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