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志付
晨报讯 10月24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为寻找朝歌古城及大赉店遗址群,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鹤壁市文物工作队合作承担的朝歌古城及先民聚落探源工程,第二阶段的全面踏查工作日前已在我市淇河下游展开。
随着这项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待解的商末都城朝歌之谜有望解开。
第一阶段踏查结束
第二阶段刚展开
据了解,被确定为国家专项文物保护项目的“淇河下游地区大赉店遗址群区域调查”课题,由国家文物局于2007年底批准立项。该项目由国家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市文物工作队合作承担,其第一阶段的踏查工作于2009年初已经完成。
在这一考古调查项目的第一阶段,踏查了淇滨区以大赉店遗址为中心的150平方公里区域,发现和复查了包括仰韶时代、龙山时代、下七垣文化及商、周到汉代的文化遗存20余处。通过这些遗存,基本可以确认大赉店遗址群是淇河下游地区大型聚落群之一,大赉店遗址为这一遗址群的中心型遗址。
刚刚开展的该项目第二阶段踏查的范围,北至第一阶段踏查的淇滨区南端,西到太行山东麓的山地,东到浚县同山南北一线,南至卫河,将踏查600余平方公里的区域,包含了淇河下流的淇县全境至浚县东部。
考古队伍实力雄厚
名校研究生参与
除上述3家考古机构外,此次考古踏查工作还邀请了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系、武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等高校在读的20余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参加。
卫国朝歌已得证实
商都朝歌城仍为谜
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商王帝乙与帝辛(纣王)父子相继以朝歌为都,后来西周王朝以朝歌为中心分商畿之地为邶、鄘、卫三国。这三个小国覆灭后建立的大诸侯国卫国仍以朝歌为都城。朝歌作为商都和卫都的历史加起来长达500余年。
淇县朝歌故城为卫国都城经现代考古研究已得到证明,然而商都朝歌城的具体位置至今仍是个待解之谜。因此,寻找和研究商都朝歌城便成为这次踏查考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重要组成部分
正在我市开展的淇河下游区域考古调查活动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考古调查活动采取踏查的方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考古和聚落考古研究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探寻淇河下游汉代以前的聚落布局和演变规律,为古遗址的保护、展示、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信息。同时,还计划寻找中心型聚落和早期城址,尤其是要寻找以商代末期纣王的都城朝歌为代表的都邑型城池遗址。
目前,秋收结束,视野开阔,正是野外考古的良好时机。此次在淇河下游区域进行拉网式踏查考古,让人们对寻找朝歌故都遗址的结果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