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700元
据华西都市报消息 四川岳池县团结乡小岭村国寿希望小学教师刘德胜一人教三个班,被当地人称为“牛老师”。
一人教授全校课程
刘老师是小岭村的人,今年45岁。1992年,小岭村村小(即后来的小岭村国寿希望小学)缺老师,时年27岁的刘德胜是村上少有的高中生,乡、村领导请他到村小代课。“我去代课后,村小就有3个老师了,当时村小有3个年级(每个年级1个班),一个老师正好教一个班。”刘德胜回忆道。
小岭村村小太偏僻了,正式教师去了就想走,外地代课教师没人愿意留,本村代课教师也想往外地走。
于是,村小的老师由3个变成两个,从2006年以后,村小就只有刘老师1人还在坚守了。
刘德胜说:“从2006年开始,这所学校就只有我一个教职工了。而村小一直有3个年级(即3个班),3个年级的全部课程都由我一人包揽。”如今,小岭村国寿希望小学共有36名学生。这36名学生分属3个年级:一年级有15人,四年级有10人,六年级有11人。
一个教室坐着3个班
刘老师把3个年级的36名学生全部安排在一间教室上课。刘老师说,学校教室有剩余,但是他不能把3个年级的学生安排在3个教室里,“因为我分身无术,我怕在这个教室上课就照顾不上那个教室的学生。”
刘老师给一年级学生讲课时,四年级、六年级的学生就自习。“我给这个班的学生讲课,另外两个班的学生就上自习……我也知道这样可能影响教学效果,但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刘老师教的学生人数看起来不多,但他们分属3个年级,因此要“全能”教学:教3个年级的语文、数学、品德、科学、外语,辅导3个年级学生的自习,批改3个年级学生的作业,当3个年级的班主任……这样的工作量,是城里老师无法想象的。
有一个孩子都要坚守
团结乡中心校领导也认为,现在许多村小都关闭了,学生到乡中心校就读,或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到外地入学,“但是小岭村国寿希望小学不能关闭,这里太偏远了,没有村小学,这几十个孩子就可能辍学。”
刘老师每月报酬有700元左右,但这微薄的收入并没有动摇他继续当老师的信念。刘老师称:“乡下贫寒的孩子同城里的孩子一样,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如果我走了,这个学校就要停课,孩子们就要失学。”于是,刘老师作出质朴乃至悲壮的选择:坚守,只要还有一个孩子要读书就坚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