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珍贵的手迹
1995年的秋末冬初,我在周恩来生前卫士韩福裕老人的引领下,进入中南海毛泽东主席故居——丰泽园的菊香书屋瞻仰。在毛主席办公室西侧的玻璃柜内,我见到了一份毛泽东亲笔书写的《满江红·和郭沫若》。这首词不仅有几个地方的内容和后来公开发表的不同,而且毛泽东在卷面上还留下了“书赠恩来同志”6个奔腾飞舞的大字,特别引人注目而又引人入胜。其卷面上的署名“毛泽东”3个字更是排山倒海般一气呵成,令人赏心悦目。
毛泽东主席的这份珍贵手迹如下:
书赠恩来同志
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
郭词见一月一日光明日报
满江红·和郭沫若
毛泽东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欲学鲲鹏无大翼,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千万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革命精神翻四海,工农踊跃抽长戟。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写词“书赠恩来同志”
1962年中央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后,全国经济形势好转,毛泽东心情比较舒畅,这年年底,他来到风景秀丽的杭州,住进了西子湖畔的汪庄宾馆。
周恩来因公务繁忙,是年便血,经查为痔疮急性发作,急需要治疗。当时浙江医科大学著名的痔科专家陆琦大夫采用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急性发作的内痔疗效很好。1963年元旦过后,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也一起来到杭州,住进苏堤附近的杭州饭店,周恩来开始接受陆琦大夫的治疗。
1月9日下午,毛泽东在汪庄见到陪同周恩来到杭州的国家卫生部保健局局长黄树则时迫不及待地问:“恩来的痔疮治疗得怎么样啦?”黄树则回答说:“炎症得到了控制。”毛泽东一听,脸上露出了笑容。是夜9时多,汪庄内一片寂静,毛泽东让周福明帮助他展纸,泼墨写下了他刚刚创作、当时还未公开发表的上文提到的那首词。写好后,毛泽东未过多欣赏,有的地方墨迹甚至还未全干,就急切地叫周福明送去杭州饭店。
周福明驱车到杭州饭店周恩来的住处,将毛主席这份手书新词交给了周恩来。周恩来收到毛泽东的这份珍贵的手迹后,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凝视着这卷轻如寒烟、重可崩云的书法珍品,件件往事在心头浮起。但是周恩来一贯谦虚谨慎,对这么一件重要的毛泽东手笔,生前从未向任何人展示。直到1977年,中共中央向全社会征集毛泽东手迹,邓颖超才将它上交中央,收藏到北京中央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