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联回国后,毛泽东对周恩来的反冒进做法更为不满。1958年1月中旬,在广西南宁毛泽东主持召开的部分中央领导人和部分省市委书记共27人参加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当面批评周恩来的反冒进做法。毛泽东在会上还手举当时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在上海市委党代会上作的《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的报告(一说毛主席举着的是一张上海《解放日报》刊登这篇文章的报纸。这份报告内容十分迎合毛泽东“大跃进”的做法,其工农业生产指标都是根本完不成、做不到的天文数字),当众责问周恩来:“恩来同志,你是总理,你看,这篇文章你写得出来写不出来?”
周恩来诚恳地回答:“我写不出来。”
接着,毛泽东就批评周恩来的反冒进的做法泄了中国人的气等等,连要撤换他这个国务院总理的意图都暗示了出来,周恩来深知毛泽东在重大问题上有着绝不妥协的性格,他只有默默地忍受着批评,并且一再违心而痛苦地作检查。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之后,毛泽东亲自掌管了全国的经济工作。内心比较苦闷而又十分矛盾的周恩来则谨慎地向中央提出了自己“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是否适当”的问题。那是1958年6月上旬的事。后来虽经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认为目前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取代周恩来的位置,但他也很难在那段时间内在国家经济建设上发挥他那比较务实、稳健的作用,国家经济在“大跃进”的思路下越走越远。
凡是经历过“大跃进”时代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充满一步登天的神奇幻想的时代,是个“共产主义近在眼前”的时代。为了达到全国钢产量翻番的年产1070万吨的高指标,农村竟砍光房前屋后和路边树木,还被迫放弃成熟的庄稼不收而上山伐木,并砸掉锅灶,以致连割草的镰刀都拿出来扔进土高炉炼钢;为了在亩产上“放卫星”,广西某地竟将6亩多地的成熟水稻移栽到一亩地上,过磅时又采用戏剧舞台上“跑龙套”的方法,周而复始,重复称重,以致创造出中稻亩产13万多斤的“神话”。
高指标满天飞,“卫星”到处放,浮夸风几乎刮遍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为了完成钢产翻番,周恩来、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不得不抡起铁榔头和工人们一起去打铁。他们既是体验生活,也是想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基层的情况。
头脑冷静的周恩来见到新乡县一个月炼出102万吨生铁的简报后,心里仍旧充满怀疑,悄悄派从鞍山钢铁厂调到他身边当工业秘书的顾明前去调查了解。顾明熟悉冶炼专业,经过他实地考察后,回来向周恩来汇报说,如果他们县能炼出这么多生铁,就必须要用1000多万吨焦炭、石灰石和铁矿石,按这个县目前的交通状况,在一个月时间内,根本运不进这么多原材料,更不用说他们炼铁的设备和技术了。这些铁的事实十分清楚地告诉人们那些数字完全是假大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