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1月11日发布数据,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
月度CPI突破4%
农产品继续领涨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11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10月份我国CPI涨幅扩大,其中城市上涨4.2%,农村上涨4.7%;食品价格上涨10.1%,非食品价格上涨1.6%。
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中,除衣着类价格以及交通通信类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3%和0.5%外,其余六大类价格呈上涨态势,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1%,居住价格同比上涨4.9%。
盛来运表示,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上涨是10月CPI上涨4.4%的主要推手。10月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4.9%,为CPI贡献了16.6%。
成本上升成“推手”
货币超发成“温床”
关于10月食品价格为什么上涨这么多,盛来运分析称,主要原因是成本推动和流动性比较充足。另外自然灾害多发、重发,10月重要的蔬菜供给地海南发生洪灾,这些都对食品价格上涨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分析,当前的物价上涨还有货币发行过量、热钱炒作等因素。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提醒,大量货币流动性导致通胀预期不断上升,这值得警惕。
央行再次出手
调控货币流动性
中国人民银行10日晚间宣布,自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如果算上一个月前对六家银行所进行的差别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已是我国今年以来对主要商业银行准备金率的第五次上调。
上调之后,相关银行准备金率达到18%的历史高位,粗略估算,可一次性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三、四千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在一个月之内采取一次加息、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体现出对当前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的担忧。
统计局否认全面通胀
国家调控期待加力
当有媒体向盛来运提问,中国全面通胀时代是否已经来临时,盛来运表示目前还是结构主导型的价格上涨。但他也强调非食品类价格开始出现上涨的现象需要引起重视。理由是现在影响价格上涨的新情况开始出现。
关于全年物价调控目标,盛来运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物价上涨压力在加大,宏观调控压力也在加大。特别是国外新一轮的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对中国经济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就是加大通胀预期。
目前的CPI涨幅虽然不断创下新高,但总体上看仍在可控范围内。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目前我国粮食、食用油、猪肉等重要商品储备均比较充足,国家具备平抑物价的物质基础,也具有调控物价的丰富经验。
在过去一个月,央行一次加息、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日前表示,非常时期的非常规政策已经完成使命,中国应逐步回归常态、稳健的货币政策。
链 接
问:CPI上涨4.4%,一年整存整取定期利率2.5%,意味着什么?
答:1万元活期存款存1年缩水404元。
10月份CPI同比上涨4.4%,创两年来新高。而9月的CPI创23个月来新高。
CPI上涨4.4%,一年整存整取定期利率2.5%,这是什么概念?它意味着,负利率进一步拉大到1.9%,老百姓把一万元存银行,一年后只能买到相当于现在9560元的商品,即使加上一年定期利息250元,也还是亏190元。
相比万元定期存款亏190元,活期储蓄亏得还要多。目前活期存款年利率仅为0.36%,相当于一万元的活期储蓄,一年亏本404元。(综合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