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房怎么布置,是结婚时的一件大事。近几十年来,从最初的一床、一柜、一橱,到现在的各类现代家电一应俱全。随着时代的变迁,新人的婚房也布置得越来越好,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
1
眼看着儿子结婚的日子越来越近,浚县的徐女士却为这件喜事发起愁来——
准儿媳妇和自己儿子定亲前,一直在大城市工作,算是有些见识。眼看要结婚了,不但要求婆家把洗衣机、空调、液晶电视、冰箱、电脑等家用电器买齐了,还要求婚房装修时必须铺实木地板、贴高档墙纸。这对家里务农的徐女士来说,这种布置新房的要求让她觉得有些奢侈。
“连新房里的衣柜、沙发等家具都要品牌的,普通家具儿媳妇都看不上。”徐女士说,自己只有这一个儿子,也想把婚事办得体面风光。但准儿媳妇的这些要求,还是让她感觉有些吃不消。“想想我们结婚的时候,谁想过新房能布置得这么好啊。”
徐女士向记者讲述起她小时候听到的一些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通百姓家的日子普遍都比较穷,有钱的人家不多。但结婚时办得太寒酸肯定是要被人笑话的,尤其是新房的布置,关系到婆家人的脸面。于是,那时候结婚最流行的就是‘借家具’。”
徐女士说,那时候她还小,很多事都是听家里的大人讲述的。“我母亲有一个同龄的朋友,家境比较好,后来嫁到了我们邻村。她结婚时,娘家陪嫁了一个大立柜,羡煞了不少人。”徐女士说,后来她听母亲说,在之后的十几年里,那个村的不少村民都借过这个大立柜,。
“他们村谁家娶媳妇,都要借这个大立柜充门面。结婚的前一天,把大立柜搬到新人的新房里,等到新媳妇三天回门时,再把衣柜还给主人。听母亲讲,这件大衣柜在那十几年里,几乎‘接’了一个村的媳妇。”徐女士说,这在她们村也很常见,谁家里要有好看的柜子、脸盆架子,都会经常被要娶儿媳妇的乡邻们借走摆在新房里充门面,就是为了结婚当天能让送亲的娘家人高看一眼。
“我母亲结婚时,嫁妆里有件很好看的脸盆架子,从我记事起,就经常被村里给儿子办婚事的人家借走,结完婚之后再送回来。起初,我很不理解,长大后才明白其中的辛酸。”徐女士说,新媳妇过门当天,都不知道满屋的新家具近半或多半都是借来的,都是满心欢喜。当回完娘家之后,发现一屋子的家什很多都没有了,心里的凄凉可想而知。“那时候,不少人家的新媳妇都因为这些事跟婆家哭闹过。但再哭闹也没有用,毕竟已经嫁过来了。”
“想想那些年的穷苦,再看看现在的日子,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真有福气。现在的年轻人,都是掉进了蜜罐里。”徐女士说。
一个大立柜,
被很多村民用来
接新媳妇
□晨报记者 陈海寅
2
回趟娘家
新房里大变样
4
结婚时男方最怕女方临时加码
“提起我结婚时的情形,真是一言难尽。结婚当天,屋里什么时兴家具都有,回了趟娘家,这些家具一件都没有了,连床都换成了只有三条腿的破木板床。”浚县城关镇的王女士提起自己30多年前结婚的事,至今还觉得特别委屈。“能不委屈吗,那是一辈子的大事,没想到却被这么糊弄过去了。”
王女士说,她跟丈夫是经媒人介绍认识的。结婚前,娘家提出了让婆家买一个大立柜、一张桌柜和一个木箱子。“下喜帖前,媒人传话说婆家把这些家什都准备好了。听了这样的回话,我娘家人才让婆家把喜帖下了,确定了结婚日期。”王女士说,当时给婆家提这些要求,确实有些高了,因为当时结婚时置办大立柜的人家还不多。“娘家人也觉得自己家的姑娘找了个殷实人家,挺有面子的。”
“结婚当天,新房里布置得确实和我们事先要求的一样。朱红色的大立柜,还带着镜子,跟同样是朱红色的桌柜和木箱子往新房里一摆,看着特别气派。新房正中间的墙壁上,还贴着一幅中堂。当时送我出嫁的娘家亲友看了都啧啧称赞,说我命好,找了个体面人家。”王女士说,看着一屋子的家什,她心里也很甜蜜。
“按习俗,三天后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一大早,我就和丈夫回娘家了,直到天黑才回来。回到婆家的新房中,我一下子愣了,以为自己进错了屋子。”王女士说,屋子里的大立柜、桌柜和木箱子都没了,她之前放在柜子里的衣物都放在了床上。就连墙上的中堂,也都被揭走了。“最让人难过的,是之前平整的大床被换成了一张只有三条腿的破木床。因为折了一条腿,只好拿砖头支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我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当时就跌坐在地上大哭起来。但哭有什么用,已经结了婚,日子还得过下去。”王女士说,事后她也想明白了,虽说结婚时什么都没有,但只要两个人好好过日子,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当初借别人家的东西,自己总有一天都会买得起。“我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才跟丈夫走到了现在。”
说到这里,王女士还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她结婚半年后发现的一件事。
“结婚时婆家、娘家都要做新被子。结婚后我们一直用的是婆家做的新被子,虽然是厚厚的被子,但总觉得不暖和。”王女士说,结婚半年后,有次自己不小心把饭洒在了被子上,她就把被子拆开准备清洗。
“拆开之后,发现被子里只有四个角塞的是棉花,中间好大一块是用碎布料和旧棉絮填充的。”
“当时看了也生气,但生气有什么用?后来我设身处地想一想,也就想开了。毕竟当时婆家的日子不好过,这么做也是出于无奈。”王女士说。
当年婚房里摆件大立柜就很是气派。
3
“看看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是自由恋爱。即使是经媒人介绍认识的,也是先相处一段时间之后才考虑结婚,感情比较稳定后才谈婚论嫁。这样的婚姻,有了感情当铺垫,就少了许多物质因素。但在前些年,因为女方向男方提的要求过多过高,不知黄了多少姻缘。”新区的张女士说,前些年她老家的男女青年结婚,基本上就是见了几面觉得顺眼,就把亲事定下了。到筹备婚礼的时候,女方总会提出一些要求。除了彩礼之外,就是让男方多准备一些新房里的家什。
“那时候,男方不怕女方事先要的东西多,怕的是女方到了婚礼前临时加码。如果是事先提的要求高了,男方还可以通过媒人在中间协调一下,尽量说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再大不了,就是退婚。但如果女方在婚礼前夕临时加码,男方可就被动多了。”李女士说,因为那时候婚礼日期定下了,喜帖也发出去了,连婚礼需要的家当都准备好了,男方如果不同意,损失可就大了。“而且女方所要求多买的家什,也都是买到男方家里,让小两口以后过日子使用的,也不是白花了冤枉钱。只是临时加码就会使男方筹办婚礼的开销比预算的多出不少,男方开支临时增加了,多少有些措手不及。”
“听家里的老人讲,在当时不少准亲家都因为这些事差点儿反目成仇。男方即使答应了女方的条件,也是不情不愿的,有的人家因此还把婚礼办得别别扭扭的。”李女士说,而近些年,年轻男女再也不会只凭几面之交就定下终身大事。而双方一旦有了感情,物质条件就不那么重要了。加上现在的生活条件变好,很多人家在给儿子操持婚姻大事时,也都是尽可能地把婚事办好,新房中的时兴家什也都是越来越全,越来越现代化了。
一个大桌柜
差点儿毁了一桩亲
当年被借来借去的脸盆架子如今看来早已落伍。
“二十几年前,我母亲给老家的一个表叔说过一桩亲事,介绍的是我一个表姨。听母亲说,两家人原本可以顺顺利利地成为亲家,但因为一个大桌柜,亲事差点儿黄了。”新区的李女士对记者说。
“听母亲讲,介绍这门亲事时,男女双方都很乐意,从相亲到定亲,都很顺利。到了临近结婚时,女方家长忽然提出来,除了要置办原本说好的带玻璃的大立柜、两个大箱子、两张大桌子之外,再加一个大桌柜,说是让新娘子以后放鞋子用的。”李女士说,男方的父母听了很是不乐意,觉得之前说好的家什在当时已经算是很体面了,不能再另加了。“我那个堂叔还有个弟弟,当时十五六岁,血气方刚,听说准嫂子的娘家又提出这个要求,当时就说了句不满意的脏话。这话正好被别人听走了,告诉了住在邻村的女方家长。这样一来事就大了,女方就非要退亲。”
“眼看着原本好好的亲事就要黄了,我母亲很着急。母亲说,当时堂叔和表姨都挺中意对方。没办法,母亲只好两边说合。”李女士说,她母亲费了不少周折,最后总算是把这门亲事保下来了。“结婚当天,女方家长嘱咐送亲的人,到男方家先看看新房中有没有这个大桌柜,如果有还好,没有了就马上打道回来,婚就不结了。”
“不管怎么说,堂叔的婚礼还是顺利办下来了,这些年堂叔和堂婶的感情也很好。现在有时候他们还会跟母亲提起这件事,很感谢母亲当时在中间周旋,成全了他们。”李女士说。
当年婚房里多摆上个柜子都觉得格外体面。(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