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近日,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公司白领受访者达57.8%。(详见本报今日7版)
党政干部自称是弱势群体,当然有矫情和撒娇的意味。现在这个社会,“强者”是一个现实中的光彩、舆论中却容易招来仇视的身份,这种纯粹的舆论调查中当然很少有人会愿意承认自己是“强者”;再强势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将自己装扮成楚楚可怜的受害者、弱者形象,向舆论示弱,以逃避那种多数仇视的眼光。
其实,“弱势群体”的调查结果不过证明了一个政治常识:如果一个社会缺乏完善的法律,民权缺乏法律的护佑,那么,没有一个群体能幸免于难,没有谁能逃避被侵犯、被欺凌、被剥夺的命运,没有一个人不是弱者。
一年前,广西桂平一位退休的信访办主任,接待着无数排着队上访的人,如今他因为房屋被拆迁,自己也成了上访户中的一员——很多人都把这个当成了黑色幽默,其实一点儿也不幽默。你掌握着权力,并不意味着你永远掌握着权力,当失去权力的那一天你就成了弱者;你掌握着某方面的权力,并不意味着你在所有方面掌握着权力,在没有权力那一方面,你就是弱者。面对轰隆隆的推土机,从清华博士到信访办主任,谁不是弱者?
权力终会失去,而公民的身份是恒定的,是每个人平等拥有的身份。官位终将卸去,终有一天会回归公民这个赤裸裸的身份。如果这种法律意义上的身份缺乏权利保障,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