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推产品克隆“专家”
使用寿命内
空调坠落
厂家应担责
羽绒服清洗
一次就破洞
小毛病维修出了“大问题”
工商部
门提醒:勿入“过度维权”误区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0年1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药企推产品克隆“专家”

 

  几位“专家”分处天南地北,但都共同提出了一种“震惊中医界的观点”,将一些疾病的补助治疗药物充当主治药物在各地“行医治病”。这些专家,除了名字不同外,事迹相同、用药也相同。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注意医疗领域中的假专家、真推销等问题。

  中消协在发布的消费警示中称,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发现个别经营者利用我国地域辽阔,消费信息难以交流、难以核实的情况,在医疗领域批量复制“专家”,然后在不同城市行医销售同一种药。如一位名叫姚文东的“六虚同治疗法”创始“专家”,在不同广告上有不同身份。在另一则广告上,一位名为丁玉球的“专家”又成了“六虚同治疗法”的创始人。在湖北省武汉市某报纸上刊登的标题为《80岁前不显老》的广告文章,介绍了一位名叫鲁南的“专家”的事迹。到了另外一个城市的一家报纸刊登时,广告文章标题改为《80岁前不衰老》,全文基本一字不差,主角却换成了一位名叫宋莉霞的“专家”。经核实,广告中有明确身份的“专家”,其实所称单位不存在此人。

  中消协表示,经营者复制“专家”往往是为了推出同一种药。如前面所提到的“六虚同治疗法”治疗中老年慢性病的广告,其落脚点均是推荐对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症有辅助治疗作用的药物“二十五味长春方(长春宝丸)”。其宣传手法与以往不同的是,要求患者暂时不要停用常规治疗的药品,这样在短期内未必明显干扰患者的正常治疗,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针对以上情况,中消协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事项:

  (1)要相信正规医院和公认的医学观点的可靠性,不要相信有什么万能理论和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特别是不要贸然停用常规治疗的药物。

  (2)建议核实有关“专家”身份的真实性,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初步查询,对于那些仅有一两篇报道、对职业经历遮遮掩掩的“专家”要格外小心。

  (3)对于标出单位的“专家”,要看他在本单位参加过哪些有质量的活动。通常情况下,假“专家”参加真医院活动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几乎没有记录,那就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假的了。

  (4)对于药品的功能,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正规药品都有批准文号,按批准文号查询直接准确。消费者通过药品名也可以进行初步查询判断。

  另据悉,有关假“专家”难以鉴别的问题,中消协希望有关部门建立完善执业医师信息库,接受百姓公开查询,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据《中国消费者报》)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