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了浚县文化馆院内,见到了蒋氏传统手工装裱修复的第四代传人蒋志英和蒋现平,虽然天气寒冷,但因为装裱需要,姐妹俩还得时不时地用手接触冰凉的水和糨糊。记者在现场看到,蒋现平的手已很粗糙,一只手裂开了口子,还贴着胶布。
蒋氏祖居浚县屯子镇蒋村,当代著名巨幅写实主义画作《正月》以及30米长卷《淇河》都是由蒋氏姐妹装裱的。据史料记载,浚县蒋村在历史上曾是繁华的商业城邑。蒋氏传统手工装裱修复就在此诞生。蒋志英回忆说,小时候听她姑姑讲,太爷曾任袁世凯的师爷,那时他所用的家传装裱用章是清代乾隆年间刻制的。她们家世代以传统手工装裱为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独具风格的
装裱修复技艺
与其他兄弟姐妹不同的是,蒋志英在很小的时候就对书画有着特殊的感情。小时候,姑姑在为别人的字画做装裱的时候,蒋志英就在旁边专心致志地看着,11岁时,蒋志英就可以帮姑姑装裱字画了。
蒋志英听姑姑说,太爷在世的时候,有许多达官贵人找上门来,请太爷做装裱。有特殊的字画时,太爷需要一年才能装裱完成,据说是经过一年四季的洗礼后,画才能保存时间长久,不变形不开裂。
蒋志英还从长辈那里继承了许多古字画修复的技术。“许多古代的字画作品由于长期埋在墓穴中,已经霉烂、裂开、酥松,湿时像泥,干了像粉末。有的出土时色彩很鲜明,过一段时间颜色会变得灰暗,如果想修复这些价值较高的字画,就需要高超的技术了。”蒋志英拿出一幅修复好的古画给记者看,随后又拿出一张修复前的照片,记者看到,该画修复前许多地方已经碎了,经过修复后,画面干净完整,许多之前裂开的痕迹已经不见了。据了解,蒋志英之前修复的清代六家之一恽寿平的花鸟画,在上海“朵云轩”拍出一百多万元。
蒋氏家族以装裱为营生,一代代传承下来,积累了不少经验,如“夏裱制糊十日之前,春秋制糊一月之前”、“利用无根之水做古字画修复”等,同时,还留下了如“制糊方法、揭裱液、除折剂”等20个秘方。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蒋氏传统手工装裱修复技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蒋氏”书画装裱艺术。
装裱修复过程
繁琐复杂
清代书画鉴别名家陆时化在其所著《书画说钤》一书中说:“书画不遇名手装池,虽破烂不堪,宁包好藏之匣中。不可压以它物,不可性急而付拙工,性急而付拙工,是灭其迹也。拙工谓之杀画刽子。”这句话是说装裱师的手艺对于字画的寿命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字画装裱修复是很枯燥而又繁琐的工作,往往一幅画装裱完成需要经过多个复杂的程序。蒋志英说,蒋氏书画装裱修复大体分为四道工序,首先是制作糨糊,“画是否平整,关键看糨糊!”不仅这样,糨糊的好坏还直接影响着字画的寿命。在制作糨糊方面,蒋氏祖先留下了许多经验,如“凡制糊必去筋,稀缓得所,搅之不停,自然调熟”,蒋志英说,在不同的工序上,糨糊的稠稀也是不同的。
糨糊准备好后,接下来就是进行画心的托裱了。“一张绫绢或宣纸经过绘画或书写以后,我们称它为画心。”蒋志英边说边向记者展示托裱画心的步骤。“画心由于着墨或着色会出现皱折不平的现象,同时,画心的四边还需要镶接各种材料作为保护和装饰,为了使画心平整及四周镶接的材料厚薄均匀,需要在背面贴一层纸,这叫托心,这是影响裱件质量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经过几天画心干了以后,根据画心的比例、长短,进行镶距、镶绫边等七道工序。
最后一道工序是书画的砑装,经过以上几道工序后的书画作品较硬且宜打折,应及时砑光装杆。砑光俗称打蜡、砑石,书画打蜡要均匀,让蜡起到完整保护书画背纸不易虫蛀的功效。砑光的操作是装裱书画不可缺少的工序,凡是需要进行卷舒的书画裱件,都必须进行砑光。操作时,手持砑石,前推里拉,循序渐进,用力要轻重均匀,砑痕要排列一致,防止漏砑、重砑或不慎将书画面砑折的现象。在传世的古旧书画中,书画幅面被裱纸磨损的现象并不少见。达不到砑光的光滑程度,必将影响书画寿命,所以砑光工序敷衍不得。书画在砑光后,剔去覆背纸余边即可上杆、栓绦、系带,装裱过程完成。完成这些工序,一幅书画才能装裱成一幅完整的作品,用于悬挂、展赏、装饰。
对于古旧字画的修复,还需要加上揭裱的过程。“古旧字画揭裱,我们有着秘制的揭裱液和相对成熟的技术,许多外地人听说了我们的技术,送来作品让我们来修复。”
要努力将装裱技术
形成产业
目前,由于传统手工艺装裱艺术流程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和要求之高,而且习艺周期长,物种辛劳的工种,如:制浆、砑石等,年轻人多不愿学,无力培训传承,处境已是举步维艰。
多年来,蒋志英一直在为蒋氏传统手工书画装裱修复的发展而奔波,她姐姐家的两个孩子现在已经投身到装裱的事业当中来。“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将来能成立一个书画装裱艺术学校,不仅能将技术传承下去,也能使我市的装裱技术形成产业,让人提起书画装裱修复,就想到鹤壁!”蒋志英充满自信地对记者说。
装裱艺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书画经过装裱才便于收藏、流传和欣赏,因而装裱技术的高低,绫绢色彩的选择与装裱形式的设计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艺术效果;历代书画珍品,如已糟朽破碎,一经精心装裱,则犹如枯木逢春,一些珍贵书画因此不致湮没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