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那些事儿”之——
□晨报记者 陈海寅
热热闹闹的婚礼,少不了亲友们的祝福。而给新人送祝福,少不了要用礼物和礼金表示心意。现如今,当频频来袭的“红色炸弹”让不少人感叹礼金重于情意时,又有谁还能记起曾经那些礼轻情意重的陈年往事。那些用十几块钱、几块钱、几毛钱甚至几分钱拼凑起来的新婚祝福,留在了不少人的记忆里。
■核心提示
“以前结婚时送的贺礼都特别简单,却都很有意义。一些贺礼因为价钱比较高,送贺礼时几个人出钱买一份东西也很正常。”新区的陈先生说,上世纪六十年代,结婚时最常见的贺礼就是茶缸、毛巾等生活用品,这些东西的卖价都在一块钱以上,而当时很多人送贺礼都是送两三毛钱,所以不少人送的时候,都是几个人凑钱买一样,送的时候把几个人的名字都写上。“我记忆中老家一个远房堂叔结婚时,我爹和其他几个关系较远的长辈凑钱给他买了幅中堂,分摊下来一个人才花了八分钱。”
陈先生说,当时人们生活都不富裕,吃饭都是问题。遇到谁家有婚丧嫁娶的事,不管是办事的人家还是送礼的人家,都很犯愁。“接到堂叔结婚的喜帖,爹和娘愁了好几天。家里连买灯油的钱都没有,拿什么给人送礼?当时家族里几个长辈也为这事犯愁。为了送贺礼的事,他们在我家商量了大半个晚上。”陈先生说,最后还是他爹敲定:就买一幅中堂吧。“当时中堂是一些体面人家才往家里挂的装饰品,用比较厚实的油纸做的,中间是一幅大画,两边是两幅小画,有文字,有图,大都是讲述一个故事。”
“一幅中堂要卖一块多,在当时属于奢侈品。爹和几位堂叔又找了村里其他几户人家的长辈,十几个人一块儿买了一幅。”陈先生说,买的时候,他爹和几个堂叔都去了,在公社的一家商店里挑了很长时间,又跟售货员讲了半天的价,花了一块一毛二分钱买下了。“14个人,每人均摊下来刚好是8分钱。”
“十几年前的一个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去堂叔家里拜年时,还看见这幅中堂,已经破旧不堪,被煤烟熏得几乎看不清画面了。当时堂叔还跟我孩子念叨:这是你爷爷当年送我的结婚贺礼。”陈先生笑道,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是无法理解为什么要送中堂当结婚贺礼的。“但在当时,这就是最体面的贺礼了。”
“几年前,听说堂叔家里娶孙媳妇,把老房子拆了,盖起了漂亮的二层小楼,家里的装修和家具都是当下比较流行的。”陈先生说,让堂叔念叨了几十年的中堂,如今只能留在老人家的记忆里了。
八分钱凑出来的贺礼
不完的,所以不少人家都会挑几块自己用,其他的都留着,以后给人家当回礼。一块被面经常会被转送好多次后,才能真正用来做被子。”
“那块让我妈印象特别深刻的被面,后来被奶奶拿去送给村里其他娶媳妇的人家了。过了三年,家里娶婶子,又收到不少亲友们送的被面。妈妈和奶奶整理这些贺礼的时候,竟发现了以前那块送出去的被面。”李女士说,虽说明知被面被转送是很经常的事,但这一巧合还是让她母亲惊讶不已。“但凡有人送来被面,管收贺礼的人都会用红纸写上送被面的人的名字,用别针别到被面上。那天,妈特意看了看送被面的人的名字,发现是邻村一个和我叔叔很要好的年轻人拿过来的。”
“我妈说,奶奶当初是把被面送给了自己村里的人。现在又被邻村的人拿过来,可见这几年里这块被面肯定被人转送了很多次。后来奶奶也说,这块被面还真是跟咱家有缘,那就留下吧,咱自己做被子用。”李女士说,后来她母亲用这块被面做了条被子。“被子做好后一直没舍得用,直到我去外地上大学,妈担心学校里的被子不暖和,把这条被子给我寄了过去。现在工作了,这条被子我还用着。”
说到这里,李女士又向记者讲起了她记忆里的事。“我小时候,每逢看到谁家结婚,都喜欢跟其他小孩子一起,数人家院子里挂的五颜六色的被面。因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亲友们送的贺礼大都是被面或者现金。而把这些收到的被面挂出来,也是一种风俗。”李女士说,在小时候的她看来,那些花花绿绿的被面就是婚礼上一道最美的风景,特别吸引人。
▲喜庆的中堂是当年颇为体面的结婚贺礼。
跟伯母说了很多好话。但伯母的态度很强硬,非让堂姐的婆婆说句软话才行。”
“堂姐的婆婆到最后也没有对这件事表态。堂姐心疼堂姐夫冬天里一趟趟地来回跑,就在腊月二十三下午跟堂姐夫回了婆家。但大年初二她跟堂姐夫回娘家时,伯母一气之下只让堂姐自己进了家门。不但把堂姐夫拦在了门外,还把他们带的礼品都扔了出去。”刘女士说,这件事当时闹得挺大,她伯母非要张罗着再给她堂姐寻个人家,说啥也不让她堂姐再跟堂姐夫过日子了。“后来还是乡邻们出面相劝,伯母才渐渐平息了怒气。再后来,堂姐的婆婆也意识到自己之前确实有些过分,虽然到底也没有亲自过来赔罪,但还是托人带了话,表示以后会好好对堂姐。”
“我记得当时这件事一直折腾了一个多月。不但两家人都没过好年,还差点拆散了堂姐和堂姐夫这对新婚夫妻。”刘女士说,到现在她都想不明白,一条绒毯在当时最多也就是只值几十块钱,为什么堂姐的婆婆会那么在乎。“不过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堂姐现在的生活很幸福,孩子也都上小学了。”
收到的贺礼又换成了钱
记者采访中,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说,看到现在的年轻人送贺礼都是动辄百元、几百元甚至过了千元,他们都很感慨。而在三四十年前,结婚时的贺礼大都只是几毛钱。
“小女儿的好朋友结婚,她花了两千块钱给那个好朋友买了条金手链,因为她们是十来年的好朋友了,关系非常好。看看现在,再想想我们年轻的时候,真是没法比。”浚县的王女士说,她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结的婚。“我记得结婚的时候,收到了一对搪瓷茶缸、两个洋瓷脸盆、五条毛巾和三个水壶。”
王女士说,当时的物价不高,一个洋瓷脸盆卖两元多,一个水壶卖四元多,一对搪瓷茶缸卖一元多。“包括当时刚刚流行起来的绸缎被面,也就只卖七八块钱。但那时的钱可比现在经用得多,一块钱就能买很多东西。”王女士说,因为家里用不了这么多东西,而办喜事又花了不少钱,她婆婆就决定把这些东西便宜卖了,换成钱补贴家用。“在当时,很多人家都是这样做的。”
“婆婆卖了一个洋瓷脸盆、三条毛巾和两个水壶,把这些东西卖给了其他需要的人家,换了十几块钱。这些钱,全家人用了好几个月。”王女士说,到现在家里还有一个绿色的洋瓷脸盆和一对茶缸,都是自己结婚时留下的。“用了三十多年,磕磕碰碰的,早已经破旧了,但就是不舍得扔,毕竟这些东西都有不一样的意义。”
省吃俭用随贺礼
“十几年前我刚从学校毕业时,每月的工资都入不敷出。那时候工资比较低,一个月就二百多块钱,但结婚的同学特别多,每月的工资还不够给同学随贺礼。”浚县的郭先生说,当时随的贺礼金额比较少,一般也就五十元。“刚参加工作那两年,基本上没什么积蓄,就这也要省吃俭用。我记得有个月四个朋友结婚,我那个月的生活费都是从家里拿的。”
“后来我就想到了一些省钱的办法。关系一般的朋友,就随个贺礼;关系很铁的朋友,买件别致的礼物就行了,也就十几块钱。真正的好朋友,都能互相理解,且在乎的都是情意,并不是多少贺礼钱。”郭先生说,看到现在刚工作的年轻人一到岁末年初就为纷至沓来的“红色炸弹”头疼,他就特别理解。“有人随贺礼是走形式,有人随贺礼是送情意。真正的好朋友,礼金不在乎多少,东西不在乎大小,只要是真心祝福就好。”
▲搪瓷茶缸。
▲洋瓷脸盆。
一条绒毯险拆散一段姻缘
“十年前,我堂姐结婚时,她一个好朋友送了她一条绒毯。堂姐把这条绒毯留在了娘家,以备自己回娘家的时候使用。但当堂姐这个好朋友结婚时,堂姐想给好朋友也买些礼品当贺礼,她婆婆却有意见了。她婆婆觉得,当时人家送的贺礼,堂姐没有拿到婆家,现在回赠人家贺礼的钱,也应该让堂姐回娘家拿。”新区的刘女士说,这件事可是把堂姐气坏了,觉得婆婆太不近人情,都已经是一家人了,还在这些小事上分那么清。
“但堂姐的婆婆是个很固执的人,坚持不让儿子给堂姐钱。堂姐没有工作,手里根本没有多少现钱。而堂姐夫又是特别孝顺的人,在这件事上虽然觉得母亲做得不对,也没敢替堂姐说话。堂姐在婆家受了委屈,一气之下就回了娘家。”刘女士说,她伯母知道后,气得不行,把买贺礼的钱给了堂姐后,就不让堂姐回婆家了。“我记得当时已经是腊月底了,堂姐还一直住在娘家。我们老家有规矩,就是结婚后的女孩,在腊月二十三的这天,一定要在婆家吃饭。堂姐夫心疼堂姐,一趟又一趟地过来接堂姐,
▲绸缎被面。
送出去又回来的被面
说起结婚时送贺礼的话题,新区的李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小时候的一件事。“听我妈说,她跟我爸结婚时,有人送了一块枣红色的绸缎被面。这块被面让我妈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它的边角处有几个数字,可能是生产编码,数字加起来刚好是我妈的生日。”李女士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面是最常见的贺礼之一,谁家办喜事时都会收到十几块甚至几十块新被面。“这么多的被面,家里做被子肯定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