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时,萧伯纳回到宋宅园内接受中外各报记者的采访。萧伯纳先是不肯多谈,在记者的不断追问下,最后还是打开了话匣子。对当时中国政局和抗战,对社会主义和苏联,对英国的对华政策,侃侃而谈,妙语连珠。鲁迅在《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一文中写到:“萧又遇到了各式各样的质问,好像翻检《大英百科全书》似的。”当有记者问他为什么要逃避记者的采访时,萧伯纳回答道:“并不是逃避,因为我不看新闻,所以没有想到有新闻记者要来访问的。”
萧伯纳对中国人民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密切关注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抗日救亡运动。早在1925年的“五卅”运动时,他曾与人联合发表宣言,支持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此次来沪,途径香港,劝导青年学生投身革命,寄语香港大学生“20岁时不为赤色革命家,50岁时成不可能之僵石”。在接受《时事新报》的记者采访时,放言“中国人民而能一心一德,敢问世界孰能与之抗衡乎”?
此次来沪,大文豪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也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下午4时30分,忙碌了近一天的萧伯纳在宋庆龄和杨杏佛等人的陪同下,到了他此次来沪的最后一站——“一·二八”淞沪抗战遗址。抗战名将翁照垣由于“以事离沪”,遂命殷志龄代为欢迎这位大文豪,并送其一册自己写的英文版《淞沪血战回忆录》作为纪念,并留函于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