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经济如何谋篇布局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2011年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二五”开局之年 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区起步之年
鹤壁经济如何谋篇布局

  2010年12月28日,正在建设中的金融大厦。 晨报记者 张志嵩 摄
 

  2011年经济工作

  主要预期目标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区起步之年。昨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在新的一年努力实现新型产业基础与新型城市骨架两个构建的新突破,着力打造鹤壁特色品牌,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切实做好就业工作,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失地农民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鼓励扶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实施零就业家庭专项援助和公益性岗位安置计划,在确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目标的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9万人,失地农民就业率达95%以上。

  

  全面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即时结算

  继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建立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和优抚补助对象正常调整机制。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全面实施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全面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即时结算,城镇居民参保率保持85%以上,新农合参合率保持95%以上;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和财政补偿政策,确保全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20元;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积极创建“三甲”医院。加大扶贫济困力度,扩大城乡困难群众受助范围。鼓励引导失地农民参加各类社会保险,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等事业。

  

  投资11亿元抓好23个重点社会事业项目

  抓好23个重点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1亿元。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落实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实施校舍安全改造5.4万平方米;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特别是农村学校布局,统筹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巩固“两基”水平,推行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0%。继续实施县级医疗机构、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体育设施城乡全覆盖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建设地震避难场所。

  

  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工作,健全、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做好舆情分析和舆论引导,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安全监管责任重于泰山,要加大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力度,促进安监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社会治安防控、应急管理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生产总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引进市外资金160亿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以上;城镇化率提高1.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完成省下达目标。

  务求两个构建

  实现新突破

  造发展。突出市场运作、整体推进,以棚户区改造带动和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沿街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全面提升老城区建设管理水平,完成投资27.2亿元。棚户区改造拆迁55.4万平方米,开工建设87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28万平方米、竣工60.3万平方米。沿街危旧房改造拆迁24.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42万平方米。启动6个城中村、社区改造。加快两县老城改造、新城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成投资42.5亿元,县城面貌明显改观。

  协调推进小城镇和新型农民社区建设。坚持市级指导、县级负责、分类推进,通过争取上级资金、市场化运作等方式,重点抓好道路、供排水、学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就业为本、群众自愿、量力而行,积极稳妥推进具备条件的农村建设新型农民社区,市区抓好总投资11亿元的25个社区建设,大部分基本具备入住条件;两县抓好总投资6.5亿元的10个社区建设,部分达到入住条件。完成20个村改居,推动农村生活服务社区化。

  

  为两个构建实现新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

  二是坚持以开放招商为主渠道。

  三是坚持以现有企业为主平台。

  四是坚持以产业集聚区为主载体。

  五是坚持以改革创新为主动力。

  务求新型产业基础构建实现新突破

  我市确定的特色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又完全符合省委省政府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要求,我们要加快培育壮大这些产业,今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300亿元、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一要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二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三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四要积极发展服务业。

  

  务求新型城市骨架构建实现新突破

  全面实施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协调发展。

  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大新区”。要按照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生态宜居、复合型等理念,集思广益、抓紧完成“大新区”建设方案的编制和报批,进一步拓展空间、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加快推进鹤淇一体化。强力推进新区南部建设,产业综合服务功能区完成投资9亿元,莲鹤、观景等5座大厦竣工;市艺术中心、会展中心等项目竣工投用;加快总投资8亿元的大赉店村改造;投资2.2亿元新建续建道路21.7公里;积极推进钜桥商贸区建设;完成护城河治理;基本完成15个主要积水点改造;抓紧启动市行政服务中心搬迁。深入实施新区建成区提升工程,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品位提升。

  加快老城区和两县县城改

  扎实推进民生工程 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在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现代产业品牌的同时,积极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软实力”品牌,增强对外吸引力和区域竞争力。

  

  打造循环经济品牌

  发挥现有优势,积极创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和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市,争取成为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提升循环经济发展规模和层次;全面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切实加强环境保护。

  

  打造生态宜居品牌

  把生态宜居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城市按生态理念发展、新城按生态标准建设、旧城用生态技术改造。持续抓好生态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全面启动“数字城市”建设。

  

  打造人力资源品牌

  人力资源越来越多地成为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谁创造了人力资源优势,谁就拥有了承接产业转移、增强产业实力的竞争优势。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搞好劳动力培训。探索推动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群众就业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继续扩大招生规模,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1.5万人。对“两后”人员进行不少于3个月的技能培训并推荐就业;做好失地农民培训工作,适龄失地农民培训率达90%。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保护城市历史文脉,深入挖掘塑造开放、创新、淳朴、博爱等鹤壁核心文化标识,结合现代文化消费需求重点谋划推进一批文化项目建设,发展特色文化事业和产业,在全市形成浓厚的文化气息。大力弘扬淇河文化、民俗文化、鬼谷子文化,深入挖掘、丰富内涵、科学策划、提升层次,办好鹤壁民俗文化节,促进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弘扬牛派艺术,创造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精品。

  

  打造发展环境品牌

  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企业至上、服务至上,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环境,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形象,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深入推进“两转两提”,持续提高运作力和执行力,使环境成为我市的第一品牌、第一竞争力。坚持高效服务;坚持精细服务;坚持诚信服务;坚持阳光服务;坚持创新服务。

  扎实推进民生工程

  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进一步加大投入,组织实施好省、市民生工程,加强社会建设,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持续推进地方城市棚户区改造,扎实做好失地农民真正转化为市民工作,积极探索启动深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根本改善工作,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受益者。落实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各项政策,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落实鼓励消费的各项措施,做好稳定物价工作。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万人,新建户用沼气4000户、大中型沼气工程3座。改造升级一批农村公路和主要干线公路,改善农村居民出行条件。进一步扩大老城区集中供暖范围,力争100万平方米的居住小区具备供热条件。启动盘石头水库新一轮移民工作。

  着力打造鹤壁五个特色品牌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