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部分
《清明上河图》的版本众多,历史上一般公认的3个主要版本是:张择端的原创版本,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明代画家仇英的临摹创新版本,现保存在沈阳故宫博物院;清朝乾隆皇帝命令皇家画工御制的官方临摹本,现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稀世珍品,此画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是张择端存世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
《清明上河图》以全景式构图,细腻的笔法,真实记录了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年~1125年)汴梁(今河南开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今人通过这幅画,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据说,当年宋徽宗见到此画,立即被画卷中梦幻般的繁华祥瑞之气征服,称这幅长卷为“绝妙作品”。或许只有《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巨作,才能容得下一代帝王的千秋大梦。
据日本作家齐藤谦所撰《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牲畜208头。如此浩瀚的画卷,画面结构严谨,人物的各种活动刻画得非常细致生动,前后呼应,一气呵成。
根据《清明上河图》卷后元人杨准、明人李东阳的题跋可知,此画的第一位收藏人是宋徽宗。图前面应还有一段远郊山水,并有宋徽宗瘦金体题写的“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和他收藏用的双龙小印印记,而今这些在画上都已不见。原因有两种,一种可能是因为此图流传年代太久,经无数人把玩欣赏,开头部分便坏掉了,于是后人装裱时便将其裁掉;另一种可能是因宋徽宗题记及双龙小印值钱,后人将其裁去卖掉了。究竟如何,现在已经无法确定。
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金兵俘虏,北宋朝廷精心收藏的历代名人字画也成为金军的战利品,《清明上河图》被金兵掠走,第一次离开皇宫,流落到北方。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蒙古族人也向往博大精深的汉族文化,在攻占金朝和南宋城池的同时,他们收获了大量的珍贵书籍和字画,《清明上河图》也被收进了元朝的皇宫,这是《清明上河图》第二次进入皇宫。《清明上河图》虽然被收入了皇宫,但是皇室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长时间被遗弃在库房里无人问津。
有一天,元朝内务府的一名装裱匠发现了它。这名装裱匠虽然身份低微,却对中国古字画很有研究。在整理书籍字画时,他一眼就认出了《清明上河图》。装裱匠欣喜若狂,他早就听说了这幅画,没想到在书画堆里意外地发现了它。装裱匠想到了一个掉包计,他用一个仿本,把真迹换了出来,然后将原作《清明上河图》高价卖出,发了一笔大财。就这样,《清明上河图》第二次被弄出皇宫,流落在民间。
明代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权倾朝野,想把天下的珍奇财宝都据为己有,《清明上河图》自然成了他搜寻的目标。他派出爪牙四处打探《清明上河图》的下落,最终把画弄到了手。民间有很多关于《清明上河图》的传说,其中明代李日华《味水轩日记》中《枕中秘》的故事流传最广:原来,1524年,《清明上河图》到了当时的兵部尚书陆完手里,不久后,陆完遭人陷害,被贬官发配到福建并且死在那里。陆夫人王氏知道《清明上河图》是丈夫最珍爱的物品,就把它缝进一只绣花枕头里秘密收藏。
陆夫人有一个侄子,名叫王震斋。王震斋擅长绘画,更喜欢名人书画,便挖空心思向陆夫人央求借看《清明上河图》。反复恳请后,陆夫人勉强同意,但不许他带笔砚临摹,只许他在阁楼上欣赏,也不许将此事传给别人。王震斋欣然从命,往来两三个月,看了十余次以后,竟凭借记忆临摹出一幅十分相像的画来。
当时严嵩正四处搜寻《清明上河图》,都御史王忬得知后,便花800两白银从王震斋手中购得赝品,献给严嵩。严嵩府上有一装裱匠名叫汤臣,认出画是假货,便以此要挟王忬,令其出40两银子贿赂自己,但王忬对其不予理会。汤臣恼羞成怒,在严嵩设宴欢庆时,将赝品《清明上河图》上的做旧颜色用水冲掉,状告王忬献假画,私藏真品。这令严嵩在宴席上颜面尽失,对王忬心生愤恨。恰在此时,瓦剌大军进犯中原,王忬被任命为蓟辽总督,出征御敌,
“绝妙作品”,方容下帝王千秋大梦
命运多舛,数次出入皇宫
张择端画像
于长春东北人民银行。翌年7月7日,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东北博物馆(现辽宁省博物馆)成立,清宫国宝转入该馆收藏。之后,原东北局文化部组成国宝调查组,四处打探遗失在东北、华北各地的部分清宫书画,并着手鉴定整理国宝。
1951年,年仅37岁的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和研究室的同仁们接手了清点文物的工作。当杨仁恺打开一卷残破的画卷时,顿时惊呆了:长卷气势恢弘,笔法细腻,人物、景物栩栩如生,虽然此画没有作者的签名和题目,然而历代名人的题跋丰富、详实,历代的收藏印章纷繁复杂,仅末代皇帝溥仪的印章就有三枚之多。难道这就是被历代皇宫、贵族竞相收藏的稀世神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吗?杨仁恺将这幅画卷的照片发表于东北博物馆编印的《国宝沉浮录》中,立即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时任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局长的郑振铎将这幅画卷调往北京,经专家学者进一步考证、鉴定,确认这幅画就是千百年来名闻遐迩的《清明上河图》真迹。就这样,遗失多年的稀世国宝终于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历经兵火,几遭劫难,流传过程充满传奇。而它本身也有许多待解之谜,张择端身世就是其中一个。
关于张择端的身世,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张择端是北宋人;也有专家学者认为张择端是南宋人;还有专家学者认为张择端是金朝人。
认为张择端为南宋人的专家,主要根据是明晚期书画家董其昌在《容台集》中对《清明上河图》的推测:“南宋时追摹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及清代孙承泽在《庚子消夏记》中的记载:“《清明上河图》乃南宋人追忆故京繁盛也。”
认为张择端是金人观点的专家,其根据是《清明上河图》最早的题跋出自金人之手,且张择端的名字两宋画院均不见著录。
然而,更多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研究考证,认为张择端是北宋人。《清明上河图》卷后金代张著题跋中,明言张择端的身份为“翰林”,并进一步指出,张择端游学于京师,后习绘画,尤喜画舟车、市桥。张著的题跋是关于张择端身世最早的记载,张择端是北宋人的观点最具说服力。
而关于《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学界更是聚讼纷纭。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从金代以来,似无异议。明代的《味水轩日记》中记载,这幅画不但有宋徽宗的瘦金体题签、双龙小印,还有宋徽宗的题诗;诗中有“水在上河春”一句。这样一来,这画卷描绘的是春天景色就更不用怀疑了,郑振铎、徐邦达等均主“春景”说。
对春景之说首先怀疑者是开封市教师孔宪易。1981年,他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清明上河图>上的“清明”质疑》。孔宪易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画的是秋景。“清明”是指“清明坊”。根据是当时东京城划分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
继孔宪易《<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一文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邹身城在中国宋史研究会上提出论文《宋代形象史料<清明上河图>的社会意义》,认为“清明”既非节令,亦非地名。这里“清明”一词,本是画家张择端进献此画时所作的颂辞。这个“清明”系指政治开明。持“清明盛世”观点的专家学者,有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
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宝珠,在《<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一书中,对孔宪易的秋景之说持否定态度。《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扇子有十多处,这是孔宪易产生秋景说法的原因之一。周宝珠教授考证认为,扇子的主要功能的确是用来拂暑驱蝇,但是在北宋这个时期还另有它用。扇子除有题诗作画、扑卖馈赠之用外,还有“便面”之用。“便面”这一风俗由来已久。书生文人、达官显贵、庶民布衣在街上碰到熟人不愿寒暄,就以扇子障面,对方心神领会并不责怪,反而认为是礼貌之举。由此看来“便面”习俗是不受季节影响的。
周宝珠教授对“政治清明”一说赞赏有嘉。也有学者提出疑义,《清明上河图》中也描绘了乞讨的乞丐,官衙门口坐着的懒散的士兵,这些与太平盛世相悖的景象又该如何解释?
此外,《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是什么含义呢?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
尽管有些专家的新解尚有值得商榷之处,然而,这些观点对《清明上河图》这幅写实画中风俗的研究,无疑是一个突破。《清明上河图》留下的诸多千古谜团,希望随着研究的深入,能一一揭开。(据《文史参考》)
千古国宝,几多谜团
结果损兵折将,大败而回。严嵩趁机借题发挥,指示党羽弹劾王忬,最终王忬获罪被杀。
最终,严嵩还是得到了此画。后来严嵩被御史邹应龙等人弹劾,官场失势,被罢官为民,严府家产被抄,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此乃《清明上河图》第三次进入皇宫。
万历年间,《清明上河图》落入了当时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手里。《清明上河图》在冯保手里待了多久,如今已不得而知。但在抄没冯保家产时,并没有这件作品,它也就没有再进入明代的宫廷。此后百余年,《清明上河图》下落不明,其间究竟几易其主,无人知晓。
清朝乾隆年间,这幅画再次露面。这次收藏《清明上河图》的是浙江桐乡人陆费墀,此人是乾隆三十一年的进士,曾任《四库全书》总校官。陆费墀得画后,也在画上矜印题跋。临终前,他将画转给了朋友毕沅。毕沅是清代著名经史学家,他的弟弟毕泷是清代著名的收藏鉴赏家。得到《清明上河图》后,兄弟俩经常一同欣赏。如今《清明上河图》上,仍有二人的印记。毕沅死后不久,湖广各族起义反清。清廷认为毕沅任湖广总督期间,剿匪初期失察贻误军情,滥用军费,不但将毕家世职夺去,而且将其全家全部杀掉,家产也被抄没,此后,《清明上河图》第四次进入皇宫。
历尽磨难,真迹惊现世间
1911年辛亥革命后,溥仪退位,在紫禁城又住了十余年,其间宫内文物流失愈演愈烈。1922年,溥仪以“赏赐”其弟溥杰的名义,秘密把宫内收藏的古书和名人字画分6批运至天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赫然在列。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宫,之后,溥仪在天津6年的生活主要是靠变卖部分珍品来维持。1932年,溥仪在侵华日军的操纵下,从天津迁往长春,就任伪满洲国皇帝。1935年至1938年间,他分多次从天津偷运珍宝、字画抵达长春。
1938年,溥仪将这些书画藏进新修的伪满皇宫博物院里,时间长达13年4个月。抗战胜利后,伪满洲国土崩瓦解,这批书画又上演了一幕惨烈的离散悲剧。
“当时,溥仪打算出逃日本,于是从长春精心挑选出57箱珍贵书画、珍宝逃往通化大栗子沟。”辽宁省博物馆副研究员戴立强介绍,溥仪的方案是从通化到沈阳,再逃往日本。“由于从通化大栗子沟到沈阳只能乘坐小飞机,所以他只带了一个手提木箱,里面装的全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溥仪刚出现在沈阳机场,等来的不是日本方面的接机人员,而是手持冲锋枪的苏联红军,他只好乖乖地束手就擒,当然也就顾不上随身携带的清宫宝物了。那一个装有名贵字画珍宝的木箱,被胡乱丢弃在机场里,《清明上河图》也在其中。
1948年11月,东北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哈尔滨成立,将战时缴获的清宫散失国宝,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