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拜年常用拜年帖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2011年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人拜年常用拜年帖
主要在文人雅士官府僚吏中使用
拜年图

 

  如今,随着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的出现,贺年片、贺年卡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可要是在古代,人们似乎就没有这么轻松了。古时,有点身份的人在春节时都会用拜年帖相互问候。而且,送拜年帖是个很郑重的事,因此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很慎重。拜年帖,顾名思义,就是古人在春节时表示新春问候、吉祥祝福的专用帖子,属于“名片”的一种,类似于今天的“贺年片”、“贺年卡”。古时,拜年帖主要在文人雅士、官府僚吏乃至朝堂君臣中使用,春节期间交往的专用品。

  记载>>>

  拜年帖出现在唐代

  盛行>>>

  宋朝广泛使用拜年帖

  拜年帖的出现,根据现有的记载最早是在唐代。当时春节已经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拜年活动不但普及到民间,也逐渐程序化、仪式化了。

  随着纸张的普及,文房四宝成为上流人物,尤其是文人雅士广泛使用的日常用品,这些都为拜年帖的流行创造了必备的条件,人们再也不用拎着竹片、木片到处跑了。

  唐代科举制度鼎盛,支撑其运作的关键环节就是“门生”制度。各地举子进京赶考,官方不设“资格审查”,但你得拜访名人,投身某个老师的门下做门生,从而获得推荐,才能打着老师的旗号去考试。这个时候就需要用门帖了,谓之为“门状”。

  其间往来,尤其是录取放榜之后,必须上门拜谢,专用的拜帖随之产生。而春节表达心意的门状,无疑就是拜年帖了。

  根据现在能够看到的文字记载,拜年帖的盛行在大宋王朝,地点是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东京汴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

  催生拜年帖广泛使用的直接原因,除了显示身份、联络感情之外,还因为当时的人们越来越懒,疏于往来走动和面对面交流。当时的汴梁文人云集,官员众多,是上层人物聚集的地方。需要走动拜年的人实在太多,带来几个问题:一是时间不够用,不该拜的拜了,那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应该拜的没去拜,那问题就大了;二是见人磕头实在太累,就是作揖也会胳膊酸疼,不磕头不作揖又不够礼貌。怎么办呢?于是程序进一步简化:用专用的帖子拜年。

  宋代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得很清楚:“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对于那些平时往来较少的亲戚、关系一般的朋友、应酬不多的同僚或者生意伙伴,写张拜年帖派人送去,也就算是过节没有忘记你,如此而已。

  北宋年间,开始出现名帖收藏家,并将所 藏选刊刻石。如《游宦纪闻》记载的《元祐十六家墨迹》,就是最古老的一部名帖集。其中著名词人秦观的《贺正旦》帖,可能是现存最古老的名人“贺年片”,也就是拜年帖。

  此外,拜年帖的用语也有严格的讲究,尤其表明身份的词语不能用错。

  古代春节的

  “致富秘籍”

  “除夕日取富家田中土泥灶,招财,勿令人知,可致富。”张宗法《三农纪》里说的跟《枕中方》、《如意方》讲的如出一辙:“立春日取富家土涂灶,令人得富。”这说明春节在古人心中不仅意味着欢乐,也是致富发财的好日子。

  《如意方》、《枕中方》、《灵奇方》、《淮南子术》以及古典小说《录异传》等都可称得上是古代的“致富秘籍”,跟今天市场兜售的许多“励志大书”差不多。不同的是,古代人说的非常直白,明眼人一看都知道,所谓的“致富秘方”就是赤裸裸的巫术。古代人跟现代人一样,都是非常渴望发家致富和成为一名成功人士的。并且,古代人想“致富”和“成功”还特别注重选一个黄道吉日。

  翻过古代“致富秘籍”的人都晓得,古代较为常见的致富术多从交感原理出发,除了讲究选日子,还包括埋灵物、涂灵土、用符咒等诸法。《枕中方》谓:“元旦(即现在的大年初一)向晨,至门前呼牛马杂畜令来,仍置粟豆于灰,散之宅内,云可以招牛马;烧牛马骨于庭中,大贵大富。”书中还说,除夕之夜,用石灰在谷场、道路或居室内画个米囤,就能祈求来年的五谷丰登。在这些古代的“致富秘籍”中,可以发现古人的致富术都特别注重具体日子的威力,而除夕和大年初一又是一年中发财致富的最佳日子。由古代巫术派生出来的一种功效更大的致富“如愿术”记载得更加详细。

  《如意方》里说,南北朝时期,人们习惯在元旦(大年初一)之日,将穿钱的绳子系在木杖的一头,手持木杖绕垃圾走几圈,然后把木杖投在垃圾堆上,认为如此即可令人如愿。而古代的“励志小说”《录异传》写得则有鼻子有眼。书中说,庐陵商人区明有一年除夕经过彭泽湖被自称“青洪君”的神仙请去做客,临别时问区明有何需求。区明按照“致富秘籍”回答:只要“如愿”一物。神仙便将一名叫“如愿”的女婢送给他。区明得到如愿,有求必应,“数年逐大富”。此后区明“意渐骄盈,不复爱如愿”。有个大年初一的早晨,如愿起床晚了些,区明即手持木杖打来,慌乱之下,如愿“以头钻入粪(垃圾)中”,从此再也不肯露面,区明立即就沦为贫民……这个故事虽然没有对发财“如愿术”的渊源作详细解释,但足以说明选择“春节”期间做发财致富梦的活动在当时已经广泛流行。

  用木杖打垃圾,原本是起驱妖降魔保平安作用的。随着“如意术”的走红,春节用木杖打垃圾能发家致富也就越传越邪乎,可谓风靡神州大地。据史载,直到宋朝末年,苏州民间仍完整地保留着大年初一或除夕之夜杖击垃圾祈求发家致富或成功愿望的风俗。

  (据《半岛晨报》)

  故事>>> 30份拜年帖让李鸿章惊出冷汗

  泛滥>>>

  拜年帖盛行过度包装

  到了明代,投谒拜年帖成为普遍的交往形式,礼仪的成分多于情感的内容。

  当时著名文人文征明在他的一首题为《贺年》的诗中写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由此可见,拜年帖当时已经被大众广为使用了。

  与此相应的,就是拜年帖的高度形式化、华美化。宋明时期,拜年帖的制作越来越复杂,投递的讲究也越来越多。有的在红绫制成的帖子上撒上赤金为字,有的用整幅织锦做帖子,上面的吉祥用语是预先织成的。

  拜年帖泛滥的主要标志,是逐渐盛行“过度包装”:给帖子加上底壳,用不同颜色的包装区别不同的帖子。下级送给上级用青色底壳,门生初见老师用红绫制底壳等。

  到了清代,拜年帖已经彻底变味。从文人雅士的酬酢、民间亲友的礼节,变成了官场交易的工具,乃至于皇家色彩的“规定礼数”。帖子上不但署名,还要用印,而且专门发明了一种拜匣,用来盛放拜年帖。拜匣的出现,让拜年帖跟木头扯上了关系。

  拜匣的出现除了礼仪的程式化之外,更多的是官场腐败使然。拜匣用料名贵,工艺精良,雕刻花纹、配饰金银等,内中除了一张帖子,通常还有古玩玉器、珠宝金银,乃至直接就装银票。从流传至今的拜匣就可以看出,仅拜匣的红木材料就已经价值连城了。

  李鸿章负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时候,有一项职责就是代转海外使臣给皇上的奏折,其中当然包括每年的拜年帖。当时给皇上的节日奏折,也叫“请安折”,是最高等级的拜年帖。

  那个年代没有快递,邮件传递得走海路,慢得很。因此,派驻各国的使臣要早早把拜年帖寄来,临到过节再由李鸿章转呈上去。

  当时,大清朝派驻美国的使臣是崔国因,此人不但是李鸿章的安徽老乡,还是李鸿章一手提携上来的,甚至连崔国因出使美国,也是由李鸿章保荐的。

  崔国因的外交业务水平没有问题,就是和朝中大臣的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太好,有时也不太注意细节。临到封印(春节放假)的前一天,李鸿章才发现,崔国因寄来的拜年帖出了大问题——请安折咨文上的印花盖反了。再一检查,他寄来的30份文件上的印花都是反的。按照大清公文管理规定,印花倒盖是大不敬,严重的话是要被杀头的,说不定还会牵连到李鸿章。

  李鸿章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这种拜年帖递上去自然不行,不给皇上拜年更不行,更换又来不及。幸好李鸿章不但会做官,尤其是“应急处理”水平一流。他马上找到奏事处打通关系,奏事处也很给李大人面子,总算把这事忽悠过去了。

  但是奏事处的办事人员后来向李大人索要了一些钱,代价可谓不小。事后,李鸿章把倒盖的印花剪下一枚,回寄给崔国因,责怪一通了事。

  古代贺年片往往是精美的书法作品

  古人交往,起初用竹木削成条刺,写上自己的姓名、籍贯、身份,用于拜会他人时互通名姓。刺,即古代的名片,又称“谒”,此后虽然改用了纸张,但习惯上的叫法却沿袭了下来。过年时,在红纸上书写贺词,便成了古代的贺年片。

  刺由人或步行或乘车马送达。贵者富者自然不必亲自劳驾,当官的派公差,商贾望族差仆人,文人学士遣书童,就是普通老百姓中的户主也将此事交与小辈后生去送。投刺的人到对方门外招呼,有主人出来接固然好,下人接也可以,一般交了刺就走。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有载“正至交贺,多不亲往。有一士令人持马行,每至一门喊数声,而留刺字以表到。”

  在富贵人家,因为前来投刺的实在太多,迎来送往,应接不暇,为省事起见,就在门外挂个箱子接受各方投刺,图吉利便称之为接福。也有的在家门口挂个红纸袋接受投刺,名曰“门簿”。投刺人因为任务繁重、时间紧迫而往往在门口喊几声,将刺投入箱内就匆匆离去,待得主人应声出门时,已不见了投刺人的踪影,所以在民间有“送帖的比兔子跑得还快”的说法,因此,还得了个别称,名曰“飞帖”。

  投刺人多是在门外把贺年片投入箱中,也被称为“望门投刺”,对此,明人陆蓉在《菽园杂记》中记载道:“拜年……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刺,有不下马或不至其门,令人投刺者。”由此可见,古时的投刺太滥,近乎是广为散发。

  古代贺年片,都是主人亲笔书写,一张贺年片,往往就是一帖精美的书法作品。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当年泛滥成灾的东西如今却存世极少,真可谓一“刺”难求。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