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客带来一个大课题
“官二代”的压岁钱并非简单心理问题
网购结婚证
崔炳文 著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1年2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洲客带来一个大课题

 

  □李鹏

  

  一位非洲客人用生硬的汉语说:“这次在鹤壁我们大饱了眼福,同时也饱了口福。鹤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鹤壁民俗文化丰富多彩,非常有趣,我们会推荐更多的朋友到中国,到鹤壁来领略一下中原民俗文化。”(见2月9日本报4版《老外鹤壁旅游 爱上民俗文化》)

  来自埃塞俄比亚,在华南理工大学进修培训的一批非洲朋友组团逛大伾山古庙会,行礼作揖,吹泥咕咕,不亦乐乎。这正应了这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传统的,就越是现代的。

  自古以来,大伾山古庙会吸引八方客,绝非浪得虚名。但国外游客组团畅游,恐怕还只是个开始。而且这些非洲朋友还表示,“会推荐更多的朋友到中国”,这对古庙会这块民俗文化瑰宝的发扬光大,乃至鹤壁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何尝不是一个好的开端呢?喜出望外之余,我们应该审慎——我们这些“地主”准备好了吗?

  诚然文化本身无需人为的对接,但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对接的艺术,离不开让人更广更深层面认同的技巧。试举一例:在19世纪,中国最大的一项翻译工程大概要算是《圣经》翻译了。围绕《圣经》中翻译方法,传教士之间发生了激烈争吵。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究竟是绝对忠实于希伯来和希腊原文,还是要保证中国读者能够读懂接受;争论的第二个焦点在于中译本的文言水平(白话《圣经》中译本是稍晚才出现的):究竟是用受教育者能接受的标准文言,还是用初识文墨之人亦能读懂的更粗浅的文言?(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传教士们关心的是,当他们传播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的时候,别人究竟能够接受多少。反观我们的民俗文化品牌推介,是否找准了我们的文化特质与其他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和相通之处?从这些地方入手,又如何使“老外”在触摸我们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实现障碍最小化?凡此种种,恐怕都需要深入做好功课,跨越仅仅让人感觉“好玩”的层面,充分展露我们民俗文化的精髓。唯有此,我们与外部世界才能实现更深入的沟通,我们才能走得更远。这,无疑是一个大的课题。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