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会印记 庙会上的那些老摊贩儿
之
□晨报记者 张小娜/文 李可/图
“过去,银饰对老百姓来说意义非同一般,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在出生、死亡以及重大纪念日,都有买银饰的习惯。”2月12日上午,记者在浚县伾浮路见到了张希孔的银饰摊,张希孔从十几岁开始制作银饰,今年已经88岁了。
一家五辈人的手艺
张希孔老人告诉记者,他家从事手工银饰制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54年,从咸丰年间到现在,银饰手艺已历经五辈人。张希孔老人15岁开始学习打造银饰,一直到现在还在打造银饰。
他的银饰摊非常简单,一个大箱子上放着一个铁笼子,铁笼子里放着各种银饰,铁笼子上还放了一个算盘和一个铜制的戥,戥放在戥盒里。随后,他向记者展示了他打造银饰时所用的工具,有锡做的磨具、铜做的磨具,有古老的煤油灯,还有一个东盛楼的木质印,卖过首饰后,要用盖有印章的纸把首饰包起来,一起交给买主。张希孔告诉记者,他这一套活计年代很久了,至少有一百年的历史。
除了在本地庙会上摆摊,张希孔老人也到其他地市的庙会上摆摊。他的箱子和笼子都能折叠起来,过去挑着担子到各地卖银饰,后来推着独轮车去。哪里有庙会,他就到哪里搭卧棚,卧棚前摆放商品,有意谈生意的会被请到后面。以前比较穷的时候,农民多是用旧银饰换新银饰,也有人拿粮食换银饰。
张希孔的经商之路很是坎坷,1942年浚县闹饥荒,不到20岁的他和父亲到徐州逃荒,在那里他开始卖炒凉粉,次年春天,听说家里有人买首饰了,他和父亲才回到老家。因为当时没有本钱,他和父亲把家里的5间房子拆了,把木头和瓦片卖了点钱,然后去滑县买了一个银元宝,这才开始重新打造银饰。1944年,张希孔到滑县赶集,一下卖了很多首饰,当时他母亲被饿怕了,让他把所有的钱都买成粮食,结果他一次买了1500斤粮食回来。
除了打造银饰,张希孔在银饰鉴定方面也是颇有眼光,他不但能识别银元宝的真假,还能看出是不是好银,经常有人找他鉴定银元宝。
银饰是护身符
张希孔老人告诉记者,在老辈人眼中,银饰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它是人一生的护身符。无论是出生、订婚、死亡,还是日常的生活,都离不开银饰。
小孩佩戴的银饰有很多种,有长命锁、小手镯,还有人马狗印,人马是一对,一般是女孩子戴,男孩子比较淘气,戴的一般是狗印,这些银饰承载着父母对孩子健康平安的企盼。同时,孩子佩戴银饰还有一个作用,银饰上一般都有小铃铛,孩子睡着了,一动铃铛就会响,可以驱赶蚊蝇。小孩戴的银饰还有一种叫百家锁,是锁的形状,过去谁家的孩子经常生病,家人为了祈求他健康成长,会到百家募集钱买百家锁。
订婚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仪式,老辈人订婚一般都是小四件,家底厚的是小八件,就是四件或者八件银饰,有手镯、耳环、领卡、戒指等。这些银饰一般都雕刻着各种花纹,寄予了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期望。
人死后也会戴着各种银饰,这些银饰寄托了亲属对亡者的怀念。亡者佩戴的银饰有各种簪子,还有放在嘴里的银饰,最讲究的当属九连环,这种银饰上挂着银叶,一般亡者有几个女儿就挂几片银叶。还有一种银饰叫蛤蟆卧莲,亡者戴,在世的老太太也喜欢戴,蛤蟆卧莲很考验银匠的手艺,制作起来很复杂。
过去,老辈人尤其是老太太几乎每人都有一套银首饰,这些银饰往往是他们积攒一辈子的家底,这些首饰有的会送给子女,有的会随他们陪葬。有钱的老太太平常戴的银饰很多,经常见的有金瓜、斧钺、伞、镫、手等首饰,都是戴在头发上的。平常的小孩经常戴帽牌和辫卡,一个是戴在帽子上的,一个是戴在辫子上的。
传统手艺日渐式微
据张希孔介绍,过去浚县城的银铺很多,东街的郭家、东后街的贾家和孙家、南关(过去叫南门二铺)的张家(也就是张希孔家),南街、北街也有银铺,由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两次禁止小手工业,县城不少银匠被安排到国营工厂工作,很多银匠以及他们的后代都转行了。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小生意被慢慢放开,坚持下来的银匠已经少之又少了。
张希孔老人说,他的银饰都是足银的,而且每件银饰都是经过锤、敲、压、剪、刻、磨的过程精心打磨出来的。他的银饰花样很多,经常有人向他讨要图谱,但他没有现成的图谱,因为图谱都在心中。来找他买首饰的人想打造成什么样的,张希孔就会根据他们的要求制作。
据张希孔的儿子张东城介绍,现在他父亲仍坚持纯手工制作,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先将银子在耐火的盒里烧化,然后将硝放在银水里面提纯,等银水不再咕嘟,就将银水倒在银槽里,银槽上窄下宽。接下来抽丝,要用传统抽丝工具一根一根把银条抽成非常细的银条。需要锤成薄片的,就在砧板上锤成片,然后再用特制的剪刀、挫等工具打磨。
顾客在挑张希孔打造的银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