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代表的跌宕人生(下)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2011年2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共“一大”代表的跌宕人生(下)

 

  邓恩铭,又名邓恩明,字仲尧。1901年1月5日生,贵州荔波人,水族。1919年北京五四运动爆发后,在济南被选为校学生自治会负责人兼出版部部长,主编一中校报。1920年夏,与王尽美等在济南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组织励新学会,出版《励新》(半月刊)。1921年初,与王尽美等发起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7月,赴上海出席中共一大。会后回济南,组建中共山东区支部,任委员。1922年1月,赴莫斯科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一大。回国后负责山东的中共组织工作,开展工人运动。同年7月,出席中共二大。会后受组织委托,去淄博矿区开展工人运动,组织成立淄博矿业工会;建立洪山矿区中共支部。年底,赴青岛创建中共党的组织,先后任中共青岛直属支部书记、中共青岛市委书记。1925年,参与领导了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青岛日本纱厂工人大罢工等。1927年4月~6月间,赴武汉出席中共五大、全国劳动大会四大。会后回山东,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大革命失败后,辗转山东各地,领导中共组织开展斗争。中共八七会议后,任中共山东省委委员。1928年春,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同年12月,因叛徒告密在济南被捕。在狱中曾两次组织越狱未果,1931年4月5日,在济南纬八路被杀害,时年30岁。

  ▲邓恩铭

  张国焘,字恺荫,又名张特立。1897年11月14日生,江西萍乡人。1916年入北京大学读书,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秋参加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当选中央局组织主任。会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一大,被选为候补中央执委。5月下旬被北洋军阀政府逮捕,自首未被组织发现,后出狱。1925年1月参加中共四大,被选为中央执委、工农部主任。1928年6月,赴苏参加中共六大,当选政治局委员,会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副团长。1931年初回国,4月被派往鄂豫皖,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1932年在第四次反“围剿”中,由其错误指挥,致使所部未能打破“围剿”。1935年3月擅自放弃川陕西进,6月与中央红军在四川懋功会合。之后,反对中央北上抗日方针,妄图用武力分裂党和红军,自立“中央”。1937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其错误进行揭发批判,并通过《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9月,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代理主席。1938年4月,借祭扫黄帝陵之机逃往国民党统治区。中共中央当即将其开除出党。1948年11月去台湾,1949年转居香港。1968年移居加拿大多伦多,1979年12月2日在多伦多病逝,时年82岁。

  ▲张国焘

  刘仁静,字养初,又名亦宇。1902年3月4日生,湖北应城人。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1920年间,参加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活动。1921年7月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1922年与邓中夏一起创办《先驱》,同年与陈独秀等赴苏参加共产国际四大。1923年回国。6月,参加中共三大。8月,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被选进团中央领导机构。1924年在北京创办《政治生活》,后回团中央工作。1926年秋,赴苏入列宁学院学习。同年列席共产国际执委会七大。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接受托派观点。1929年4月,绕道去土耳其私访被苏驱逐出境的托洛茨基。8月回国后,因参与托派组织的活动,被中共开除出党。1935年春,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反省院发表《节制资本刍议》一文,被认为背叛托派主张,又为托派除名。1937年出狱,先后在“三青团”宣传处、第十战区政治部、国民政府军委“战干第4团”任职。抗战胜利后,1948年曾在国民党政治研究室当研究员,刊发过诽谤中共和人民革命的文章。1950年12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声明,承认错误,表示拥护中共领导。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在人民出版社任特约编辑。1986年底任国务院参事。翌年8月5日因车祸去世,时年85岁。

  ▲刘仁静

  陈公博,1892年10月19日生,广东南海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后回到广州,与谭平山、谭植棠等创办《群报》,任总编辑。1921年初,参与创建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7月,参加中共一大。中共广东支部建立后,任组织部长。1922年自行宣布脱离共产党,后被中共组织开除。1923年2月赴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学经济。1925年2月回国后,任广东大学教授,同年加入国民党。1926年1月,在国民党二大上被选为中央执委。同年7月北伐开始后,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务局局长。1927年3月,任国民党中央执委常委兼工人部长。大革命失败后,追随汪精卫。1928年年底在上海成立国民党改组同志会,为改组派头目之一。1932年后,任南京政府行政院实业部部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先后任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部长、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1938年12月,随汪精卫投敌。1940年3月汪伪国民政府成立,任伪立法院长兼军委会常委、政训部部长。11月兼上海特别市市长。翌年8月任上海市保安司令,1941年3月任伪清乡委副委员长。1944年11月汪精卫死后,任伪国民政府代主席、行政院长和军委会委员长。1945年抗战胜利后逃往日本,同年10月被押解回国。1946年6月3日在苏州被处决,时年54岁。

  ▲陈公博

  周佛海,原名明繁,字子美。1897年5月29日生,湖南沅陵人。1920年暑期在上海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参加中共一大。1924年毕业于京东帝国大学经济系,回国后任广东大学教授。同年脱离共产党,加入国民党。1925年再赴日本,1926年3月回国,任武昌商科大学教育长。北伐期间,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任南京中央军校政治教官、政治部主任,后辞职回上海。1929年,任国民党中央训练总监部政训处处长兼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1931年12月,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1933年,任国民党中央民训部部长,参加蓝衣社活动。1931年11月、1935年12月,在国民党四大、五大上当选中央执委。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蒋介石侍从室二处副主任。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代会之后,任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代理部长。同年12月随汪精卫投敌,1939年7月被国民党开除党籍。1940年3月汪伪政权成立,任伪财政部长兼伪警政部长。12月,任伪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1943年1月,兼任伪全国经委副委员长。1944年1月,兼任伪中央税警总团总团长。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被国民党军委任命为上海行动总队总队长,“负责维持上海及沪杭沿线治安”。9月被国民党军统局羁押重庆。1946年解往南京,10月被国民党高等法院判处死刑,1947年3月改为无期徒刑。1948年2月28日病死南京狱中,时年51岁。

  ▲周佛海

  包惠僧,原名包德芬,号贵三。1895年1月15日生,湖北黄冈人。1912年考入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7年毕业后在武昌教书,后任《汉口新闻报》、《大汉报》、《公论日报》、《中西日报》记者。1919年北京大学文学系肄业,同年参加五四运动,奔走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1920年秋在武昌参与组织共产党早期组织,任支部书记。1921年7月,作为陈独秀指派代表参加中共一大。1922至1923年间,先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长江支部主任、中共北京区委委员兼秘书、中共武汉区委委员长。1924年后,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曾任中央党部党员训练班委员、铁甲车总队政治教官、滇军干部学校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6年夏,任黄埔军校高级政治训练班主任政治教官,后任战时政治训练班主任、武汉新闻检查委员会主席等职。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与中共组织脱离关系。1931年至1948年,历任国民党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议、国民党军委会秘书兼中央军校政治教官、防空委员会编审室主任、内政部参事、人口局局长等职。1949年11月,从澳门回到北京。1950年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同年12月毕业。后任内务部研究员、参事。1957年4月起,任国务院参事。1979年7月2日病逝,时年85岁。

  ▲包惠僧

  尼克尔斯基(时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

  弗拉基米尔·阿勃拉莫维奇·涅伊曼·尼克尔斯基,1889年2月10日生,俄国后贝加尔人。1916至1917年,在第16西伯利亚步兵预备团和第516乌法国家民兵团当兵。复员后,在赤塔和海参崴私人商企当职员。1918年起,在白军第31赤塔步兵团、谢苗诺夫白军部队中的独立犹太人军事感化连当兵。1920年间该连转到红军方面后,在雅格布松红色游击队当战士。1921至1923年,在远东人民革命军参谋部侦察科、第五军参谋部侦察科任职。1921年加入俄共(布),并在共产国际机关工作。6月,受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和赤色职工国际派遣参加中共一大,12月回国。1922年起,在远东边疆区国家政治保安总局全权代表处侦察科工作,后任反侦察科全权代表。1926至1930年间,历任赤塔州处反侦察科全权代表,海参崴州处反侦察科高级全权代表,海参崴州处格罗杰科沃站地段全权代表。1930至1933年间,任远东边疆区国家政治保安总局全权代表处反侦察科科长、外国科科长。1935年后为内务部国家安全总局第七处工作人员。1938年2月23日,被内务部机关作为“从事间谍破坏活动的右倾托洛茨基恐怖组织的积极参加者”逮捕。同年9月21日,在哈巴罗夫斯克被枪杀,时年49岁(1956年11月8日,根据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委员会裁定,因缺乏犯罪要素,被平反昭雪)。

  ▲尼克尔斯基

  马林(时任共产国际代表),1883年生,荷兰鹿特丹人。原名亨德立克斯·斯内夫利特(Hendricus-Sneevliet)。在华期间,还使用过马丁、菲力普斯、孙铎等化名。早期在荷兰荷京大学读书,后投身于工人革命运动,担任港运秘书。1902年参加荷兰社会民主党,1913年被组织派赴爪哇(荷兰殖民地),从事革命运动。1914年在爪哇建立东印度社会民主同盟(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前身)。1915年创办荷文的《自由呼声报》。1918年又创办了印尼文的《人民呼声报》。同年底,被爪哇当局驱逐出境。1920年6月,赴苏联参加共产国际二大,被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成员,任殖民地事务委员会秘书。1921年6月由共产国际派来中国,出席中共一大。1922年4月、1923年5月,两次离华向共产国际汇报对中国国共两党建立统一战线的意见。6月,参加中共三大。此后,在上海、广州继续从事统战工作。同年10月,奉调回苏。后因与共产国际远东局意见分歧,于1924年4月辞职返回荷兰,担任荷共领导工作,并负责组织革命工作联合会。因倾向托洛茨基反对派,1927年脱离荷兰共产党,并于1929年在荷兰成立了革命社会党(托派组织)。1938年拒绝参加托派的“第四国际”。1940年德国法西斯占领荷兰,参加了荷兰的反法西斯斗争,负责编辑秘密抗战报纸《斯巴达克》,鼓动人民起来战斗,不久被捕。1942年4月14日被德国法西斯杀害,时年59岁。

  (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马林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