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余支社火队大比武
便民服务电话
地方戏曲
助力民俗文化节
到大伾山游玩
幸运女孩寻到宝
李希顺60多年柳编情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希顺60多年柳编情

 

  古庙会印记 庙会上的那些老摊贩儿

  之

  □晨报记者 张小娜

  在浚县古庙会上,记者采访到了77岁的李希顺老人,他是黎阳镇东张庄村村民,从13岁开始编柳编、卖柳编,到现在已有60多年。他告诉记者,像他这样编柳编的人,在东张庄村比比皆是,编柳编是东张庄村村民的第二职业。

  

  柳编要转型

  “多少钱一个柳篮?”2月17日,浚县庙会上一个路过李希顺老人柳编摊的香客指着一个小柳篮问。听到有人问话,老人的身子稍微往前倾了一下,抬起头,那位香客又问了一遍,老人才回答,因为他的耳朵有点背,在嘈杂的环境中有些听不清楚。

  “7块。”李希顺说,每次告诉顾客价钱的时候,他总是用手指比画出来。逛逛庙会上其他柳编摊位就会发现,同样大小的柳篮,李希顺老人卖得总比别人便宜一些。“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好使了,做工没有年轻人精细,而且耳朵又有点聋,价钱说便宜点,省得跟别人讲价钱。”

  老人告诉记者,原来柳编有很多种,有矿工和建筑工人用的工作帽,还有柜子、提包、簸箕、笸箩、斗等,但后来塑料制品越来越多,传统柳编逐渐被取代。像柜子、提包、簸箕、笸箩、斗、工作帽,这些东西现在很少有人买,于是他也不做了,现在做的大多是柳篮。

  他认为,柳编应该由实用型向观赏型转变,现在买柳篮的人越来越少,小巧精致的东西越来越受欢迎,所以柳编应该向观赏型的物件转型。“我做不到了,年龄大了,眼睛不好使,手脚也不灵活了,希望年轻人继续努力。”

  

  地窨里做柳篮

  李希顺老人告诉记者:“编柳篮不是太难,但编织环境很重要,必须在地窨里编,因为编柳编需要潮湿的环境,不然柳条很容易折断。”东张庄村,几乎家家都有地窨,以前在生产队的时候,村里专门挖了一个能容纳四五十个人的大地窨,大家都在里面编柳编。后来家家户户在自家建个一人多高的小地窨。在地窨里全年都可以编柳篮,所以,他平常没事的时候就编柳篮,农闲了出去卖。

  李希顺老人说,编柳篮使用的柳条并不是一般柳树的枝条,而是白杞柳的枝条,本村人编柳编,有的是自己种白杞柳,有的是从外地买柳条。

  

  卖柳篮补贴花销

  李希顺13岁学会编柳篮后,就开始挑担子到附近的庙会上卖柳篮,他还到林州、滑县等地卖过柳篮。有时候地方太远,得好几天才能回来。他刚开始卖柳篮的时候,柳篮非常便宜,最大的柳篮相当于两斗麦的钱,一个簸箕才三四毛钱。

  现在李希顺年纪大了,孩子们都希望他在家好好享福,可他总是闲不住。“孩子们的压力大,我能不向他们要钱就不要。卖一个月柳篮,基本上够我一年的开销。”李希顺老人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