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浚县知县刘德新信奉道教,一天清早洗脸,忽见水盆中映出自己的影子,头上有一棵小柳树,他认为自己是柳仙托胎,于是大捐俸禄修建吕祖祠。他在浚县连任六年,为修吕祖祠,他从县衙搬到山上居住,在道院处理政务,政余时身穿道袍在吕祖牌位前跪拜默祷,虔诚至极。
吕祖祠一年四季香火旺盛,据传,祠内卦签颇灵,老年人常来为儿女子孙问卦,占一生富贵贫贱,年轻人来问婚姻事业。
刘怀与陈晶来到祠内,刘怀寺庙不分,对道家、道教分毫不知,看着祠内的神像雕塑、古代建筑,只会咂嘴、感叹,说不出个一二三。他见人们围着抽签,也上前问道人,多少钱一卦。道人伸出五个指头,说:“五块。”
刘怀让陈晶抽一签,陈晶笑了笑,后退了一步。
刘怀拿起卦筒晃了晃,抽出一签,递给道人。道人看后,从墙上撕下一张卦纸递给他。
一位老太太拉着一个小姑娘问卦,掏了半天,从手绢儿里摸出二块钱递过去,道人点点头。
刘怀从钱包里也拿出两块钱递给道人,道人伸出手等他继续掏,结果他扬长而去。道人撵出来,站在他面前举起右手,嘴里喃喃有词,意思是拿不够钱不让走。陈晶赶紧掏出三块钱,递给道人。那道人向陈晶施礼致谢,这才给刘怀让开去路。
刘怀有些不好意思,把卦纸递给陈晶让她看,陈晶没接,说:“我也不懂,回学校慢慢看吧。”
他们顺着崎岖的山路来到了大佛楼前。大佛楼高七丈,内坐八丈高的大石佛,是我国历史上雕凿最早、北方最大的一尊石佛,有“八丈佛爷七丈楼”之称。有人说,到鹤壁不看大石佛,等于没到鹤壁,会遗憾终生。
刘怀、陈晶来到大佛楼前,楼里瞻仰大佛尊容的人多得挤不动,楼外的人越来越多。陈晶说:“刘老师,咱往里挤吧?”陈晶在前,刘怀在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到了跟前,陈晶指着大佛说,“你看,他的膝盖上能坐四个人打牌。”话还没说完,屁股被拍了一下,她猛地扭回头问,“谁?”
刘怀指指大佛,笑逐颜开地说:“大佛。”
“你瞎说!”陈晶撅着嘴挤出了大佛楼,瞟了刘怀几眼,再无心陪他看下去了,把脸扭一边说:“天不早了,下山吧,兆主任该等急了!”说罢,也不管刘怀走不走,径直走下山去。
刘怀的脸红一阵白一阵,没想到陈晶思想恁守旧。他垂头丧气地跟在陈晶后面,没走几步,肚里“咕咕”叫了起来。
山下伾浮路两旁是一排排简易的卖饭棚子,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刘怀走到一家饸饹面棚跟前停住了脚步,那锅上“咯吱吱”直响的饸饹床,他从未见过,那圆滑的面条,他也从未吃过。他喊了陈晶一声,转身走了进去。
陈晶拐回来,看到一个小孩拿着根柳条在玩耍,她向刘怀说:“刘老师,兆主任还在那儿等着,再坚持一会儿就到宾馆了。要不,我就先走了。”
“别慌,别慌,我马上就走。”刘怀说着,眼睛仍盯在老汉身上,只见那老汉把一块面团塞进圆桶里,两手按着压杆,一阵“吱吱”声后,无数圆条挤了出来。他连忙掏出照相机,对着老汉瞄了好大会儿,刚对好焦距,那小孩悄悄走到他背后,一柳条下去,狠狠地抽在刘怀的头上。刘怀“腾”地跳起来,暴跳如雷。
老汉急忙放下手中的活儿跑过去,从兜里掏出香烟说:“你看这孩子,不懂事,他爹来了非打死他不可!”小孩子仍然一脸敌意地瞪着刘怀,或许是他不想让这位食客记下爷爷和他简陋的劳动工具,或许是对照像者有一种天然的仇视感,那一柳条把刘怀抽得眼冒金星。
在外边站着的陈晶也跑了进去,她没有安慰刘怀,也没有指责小孩,脸上泛起了一丝微笑。
三十二
春天来了,淇河水又“哗啦啦”流得欢快。小草顶开泥皮,偷偷地、羞怯地窥视着大自然的一切。
三爷来到鸭棚前,推开门,看韩振淇还在桌前学习,他没进去,找个石头坐下,仰望天空。一群大雁从南方飞来,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老人摸了摸下巴,长出了一口气。
韩振淇从屋里出来,搬了个凳子,说:“三爷,坐凳子上吧,石头太凉。”
三爷接住凳子,看了看疲倦的石头说:“你看,那是一行大雁不是?该从南边飞回来了,飞禽也通人性。过去咱家也喂养过一只雁,就是这个时候飞走了。”
韩振淇问:“三爷,大雁是候鸟,家里还能喂养?”
“你二爷好打猎,那年打了好几只大雁,我看有只还没死,叫得可怜,就抱回家了。大雁很好养,红萝卜、白菜、干菜叶它都吃。伤养好了,就放它走了,还在它腿上拴根红布条,想着以后能认出来。以后的几年里,人们常见它飞在雁队中,仍然带着那根红布条,‘呱呱’叫着飞过咱村上空。你二爷每次听到这只雁叫,都要嘟囔我几天,我说,‘人家本来是一对好夫妻,你杀一只,留下的多悲哀。书上都说劝君莫打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古人尚有怜悯之心,你就知道吃!’从那儿以后,你二爷不再打雁了,咱村人都不打了。”
三爷说到这儿,看了看韩振淇说:“陈老二这个人,我看是个鸽子托生的,谁家的房子好,他给往谁家房上落,也是个棒打鸳鸯的主儿。晶晶开学也有一段时间了吧?她要想飞走,你就让她飞,她眼下还不是咱韩家的人。她来了咱欢迎,她走了咱不难过。你也要学她,飞出去,飞得越高,飞得越远,眼睛越亮。不要把自己圈在鸭棚里,眼睛不要只盯着河里的水,大海、大洋那才是值得向往的地方。小昌对我说,想让你把鸭卖了,你俩一块儿回学校复习,我觉得这个想法对头。”
说曹操,曹操到。一阵摩托车声响过,韩振昌来到了跟前,满面春风说:“你看,晶晶来信了,还给你寄来五百块钱,唐老师也来信让咱们回学校复习。县副食品公司同意全部接收鸭子,近两天就来人洽谈,你思想上有个准备。”
三十三
正式确定关系后,郑向阳从头到脚把刘怀好好改造了一番——头上抹上明油,身上穿着时髦衣服,脚上蹬着倍儿亮的皮鞋,嘴上叼着带嘴香烟。春秋四季,去薄的换厚的,郑向阳精心安排,不惜血本。学校给了一间房子,大小也是个家,要迎来送往,招待客人,不能寒酸了,屋里衣柜、茶几各种东西都得置办。她今天买个炉灶,明天买口铁锅,憧憬着将来的甜蜜小日子。
自从来了个陈晶,见异思迁的刘怀就开始神魂颠倒。郑向阳向结过婚的朋友求助,朋友告诉她,要想拴住男人的心,首先得满足他的胃。她白天买些刘怀爱吃的零食,晚上体贴入微。
人心不足蛇吞象,刘怀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还扒着别人的盘子。熬好的八宝粥,他先给陈晶盛上送去,郑向阳看着就生气,开始敲山震虎。
刘怀越发来了劲儿,一天不见陈晶就跟没魂儿一样。放了寒假,陈晶走了,把他的魂也带走了,坐卧不安。
郑向阳想,看来只有一个办法了:结婚。等结了婚,刘怀对陈晶也就该死心了。
春节前,郑向阳给未来的公婆买些布块、糕点,跟刘怀一块儿回到他出生的小山村。他爸妈看到儿子领来这么洋气的姑娘,笑得合不拢嘴。街坊邻居都过来瞧,郑向阳又是让坐,又是问好,大把抓糖,大大方方,真是城市里长大的姑娘。刷完锅,扫了地,郑向阳与刘怀一块儿进了“洞房”。这样的媳妇去哪儿找?
郑向阳向公婆提出在许都典礼,让他老两口去接受叩拜,不要家里出分文,老两口高兴得更不知道说啥好,忙不迭地点头答应。转身问起刘怀时,他把脸一扭说:“两年以内不考虑结婚这件事。”(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