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十个政策导向 GDP年均增7%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2011年3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出十个政策导向 GDP年均增7%

  全国人大代表在认真听会。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发布

  核心提示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阐明了今后五年面临的发展环境,提出了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纲要(草案)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数字两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分16篇62章,共118页,全文内容采取“篇、章、节”结构,配有22个专栏和五幅图。这其中,“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列为全文首篇。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兼顾,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纲要(草案)中明确提出十个重大政策导向: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健全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明确规划实施责任,强化政策统筹协调,实行综合评价考核,加强规划监测评估。纲要(草案)指出,推动规划顺利实施,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级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调控社会资源,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主要目标

  GDP年均增长7%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其中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其中包括: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等。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其中包括: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等。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其中包括: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等。

  

  任务

  提出诸多改革攻坚任务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将“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设为单独一篇,其中提出了诸多改革攻坚任务。

  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加快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在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方面,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预算制度和税收制度,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

  (综合新华社消息)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温家宝谈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GDP增8% CPI4%左右

  温家宝谈今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GDP增8% CPI4%左右

  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赤字规模比上年预算减少15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2%左右。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三农”、欠发达地区、民生、社会事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重点支出。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实施全口径监管,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城镇新增就业

  900万人以上

  

  2011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这数据与2010年和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大体相同。参加全国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认为,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形势仍未改变,然而却面临着三个新的挑战:从注重城市就业到城乡并重、从下岗工人就业到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难题越发凸显。

  “‘招工难’的关键是我们的就业工作、就业政策没有完全覆盖到广大农民工群体。”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顾问赵湘平直言不讳,“农民工没有享受到一套系统的就业扶持政策,比如社会保险政策。”

  

  GDP增长约8%

  

  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是8%左右。这是国家连续第七年把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设为8%左右。

  2009年,中国经济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提出8%的预期目标核心在于保增长。2010年,形势好转,8%目标的主旨是巩固经济向好趋势。“2011年情况又有所不同,在去年经济增速超过10%的背景下,通胀压力加大。因此,8%的经济增长目标,其核心在于稳住经济增速,把更多精力放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称。(综合新华社消息)

  2015年

  GDP将超55万亿元

  5年新增就业4500万人

  ●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张占斌:下调GDP增长速度是应该的。过去,我们经济增长这根弦绷得太紧了,以至于我们忽视了很多其他社会事业的管理。放慢速度,可以让我们更从容地做些其他事情。

  

  

  5年新增就业4500万人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扩大城乡就业规模。城镇年均新增就业900万人,年均转移农业劳动力800万人。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80%。

  李小三委员:今年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今年大学毕业生有660万人,加上往年没找到工作的,累计起来,压力不小。

  

  最低工资年均增长13%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最低工资年均增长13%。

  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艾洪德: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应当建立在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基础之上,要启动消费引擎,必须加快提高居民收入的增速。居民收入快速提高,也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全国保障房覆盖面达20%

  

  ●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提高住房保障水平。逐步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

  

  医保支付提高至70%以上

  

  ●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提高并稳定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70%以上居民建电子健康档案。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发放量达8亿张。

  

  今年CPI涨幅

  控制在4%左右

  

  ●去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3%。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小济:控制在4%是有希望的,但是确实压力比较大。去年定在3%肯定是低的,当时大家两会时就有过讨论。这个数字主要是一个导向而不应该当作一个指标,这是告诉大家,我们相比去年涨了一个百分点,是说通胀压力比较大,而且现在政府工作第一位就是防治通胀,因此应该结合在一起来解读。

  

  公租房补助增加265亿元

  

  ●今年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重点发展公租房。中央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1030亿元,比上年增加265亿元。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负直接责任。(综合新华社消息)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