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消费陷阱之美容美发篇
聚焦消费陷阱之装修篇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1年3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消费陷阱之美容美发篇

新区一家正在营业的美发店。

 

  □晨报记者 李丹丹/文 张志嵩/图

  核心提示

  随着市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美容美发在家庭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步提升。如今大街小巷都遍布着各种美容连锁店、美发沙龙等。但在美丽诱惑的背后,潜藏着很多温柔陷阱。日前,记者从市12315消费者服务热线了解到,我市美容美发的投诉量呈逐年增加趋势。

  陷阱一   美容美发店玩“文字游戏”宰客

  据了解,许多美容美发机构的促销语言和营销方式很不规范,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或购买产品时总是一头雾水,甚至掉进陷阱,白花冤枉钱。2010年4月,王女士在一家美发店门口看到该店的促销打折活动:离子烫18元、花烫15元。见价格这么低,王女士便进去做离子烫。询问后店老板说要40元,这让王女士十分不解:“店外明明写着18元,怎么又要40元?”店老板解释说:“18元是起价,指的是短发。你的头发这么长,用药水要多一些,所以至少要40元。”

  陷阱二   夸大效果吸引消费者眼球

  为让潜在的消费者心动,很多美容美发店做广告时,都会使用夸大的广告词。甚至有些美容店直接做虚假广告,用电脑制作效果对比图,夸大效果,欺骗消费者。生完孩子后,陈女士一直为脸上的妊娠斑所烦恼。随后她在某美容店看到一则广告:根治雀斑,恢复女人无瑕肌肤。在店内,工作人员还向陈女士展示了祛斑成功顾客的前后对比照,这让陈女士心动不已,当即就花1000多元买了一套工作人员推荐的祛斑产品。哪知用了一段时间后,没有一点儿效果。“现在产品都用完了,却没一点儿效果,她们真是太忽悠人了。”陈女士对记者说。

  陷阱三   打着“免费美容”旗号收材料费

  相信很多爱美女士在大街上都遇到过美容院服务员赠送的“免费体验卡”,由于抵挡不了免费的诱惑,很多人都会步入消费陷阱。李女士就是个例子,当听到拿“免费体验卡”可免费做一次美容时,她心动了。做护理前,她再三询问是不是真的免费,在确定不收取费用后,陈女士才安心躺下做护理。做护理过程中,美容师一边讲解李女士皮肤的缺陷,一边推销护理产品。做完护理后,美容师说要收80元,理由是做护理免费,但做护理要收“材料费”10元,护理期间针对皮肤缺陷使用的其他产品收费为70元。得知上当后,李女士后悔不已。

  陷阱四   自行定价,价位虚高

  同样的美容美发产品,在商店里可能卖十几元或者几十元,但在美容美发店价格要翻几番。经过讨价还价,消费者不难发现,本来标价几百元的消费项目,店主竟能随意更改价位。近日,记者到新区一家美发店烫卷发,在价目单上记者看到,价格从80元~380元不等,且店主告诉记者,价格越贵效果越好。当记者有意选择280元的热烫时,店主赶忙说,为拉回头客,可7折优惠,全价196元。当记者问能不能再优惠时,店主说最低170元。做完后,店主还向记者推荐了一款90元的营养液,记下产品的牌子后,记者在网上发现,该款营养液仅售15元~20元。

  陷阱五   用“洋货”迷惑消费者

  在美容美发店,消费者很难发现国内产品的影子,大多产品都标注产自英国、韩国、日本等地。产品的包装盒及说明书上都写满了英文或日文,没有中文标注。当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形时,既感到迷惑又无所适从,无论是价格、质量还是产品成分,自己无从得知,只能请工作人员进行“专业”讲解,工作人员便借机向消费者推销昂贵的产品。

  专家支招

  据业内人士介绍,如今市场上美容美发的消费陷阱越来越多,形式也更具迷惑性和欺骗性。除以上记者了解到的,还有经营卫生状况欠佳、相关工作人员上岗资格证不全、专业技术不达标、明喊降价实换药水、不规范使用预付性消费卡等。面对种种陷阱,爱美过程中,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13日,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闫关州为爱美女士支招:

  美容时,消费者应选择证件齐全的美容场所消费,并确认服务人员是否持资格证书和健康证上岗;应提高辨别意识,不要轻易被美容美发场所的各种促销活动所迷惑;如发生纠纷,应及时投诉,并保管好各种消费凭据;使用美容美发店提供的产品时,要检查其是否有卫生许可批准文号、有效使用日期等。根据规定,所有进口产品必须有中文说明,消费者应拒绝使用没有中文说明或者说明不全的美容美发产品,并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