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当年:爆炸瞬间火柱高达30多米
隐瞒真相:苏联声誉受到空前打击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令500万人受辐射 消除污染需800年
崔炳文 著
▲切尔诺贝利灾难挥之不去。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1年3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首当年:爆炸瞬间火柱高达30多米

 

  2006年4月14日,俄罗斯外国记者协会组织各国记者探访了切尔诺贝利隔离区,如今的“死亡之城”仍在哭泣。

  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20年了,这里仍被严格限制进入。隔离区外有一个检查站,持有自动武器的军人在这里值勤,欲进入隔离区的人必须具备合法手续和有效证件,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则绝对禁止进入。

  往前看去,路的两旁树木疯长得很高很茂盛。穿过白桦树、白杨树和松树构成的树林,可以看到一栋栋单门独户的楼房,所有的窗户都没有玻璃、墙上密布郁郁葱葱的爬山虎。一路下去,这个曾经被人类占据的地方,又变成了野生自然的天地。

  朝隔离区里面进去,死气沉沉的感觉越发强烈。竖着大烟囱的核反应堆像停泊在旱地上的笨重汽船,毫无生机;市政大院游泳池上时钟的指针已经冻结了20年,这里的时间在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3分凝固了……

  到了夜晚,所有的房屋都黑漆漆的,夜风吹过无窗无门空洞洞的房屋,发出“呜呜”的哀号,街道上多年没有出现过人影。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许,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火光四起,烈焰冲天,火柱高达30多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核反应堆发生爆炸,厂房屋顶被炸飞、墙壁坍塌,当场死亡2人。

  8吨多强辐射物质混合着炙热的石墨残片和核燃料碎片喷涌而出,释放出的辐射量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量的200多倍。1700多吨石墨成了熊熊大火的燃料,火灾现场温度高达2000℃以上。救援直升机向4号反应堆投放了5000吨降温和吸收放射性元素的物质,并通过遥控机械为反应堆修筑了厚达几米的绝缘罩。

  当天,一些较重的放射性物质就随风向西扩散到了波兰。10天内,放射性尘埃落到了欧洲大部分地区。爆炸最终导致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污染,今天的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受到的核污染最严重。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