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将增长9%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2011年3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长丁巍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我市GDP将增长11%;加快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将增长9%

 

  □晨报记者 邓少华

  展望2011·民生

  [报告摘要]把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城乡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均衡化,全年市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增长18.5%,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让更多人的钱包鼓起来

  落实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各项政策,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成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城市社区工作人员工资标准提高到每月800元以上,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其他“两委”干部每月工作报酬均增加100元,分别提高到600元、500元、400元,对城市新建社区的扶持标准由每个10万元增加到15万元。

  切实做好就业工作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扶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就业需求。加强技能培训,实施零就业家庭专项援助和公益性岗位安置计划,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确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目标的同时,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万人以上,失地农民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继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优抚对象和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正常调整机制。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完善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新农合参合率保持95%以上,城镇居民参保率达到85%以上;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新农合最高补偿限额提高到10万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全面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即时结算和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实现新农合跨区域即时结报。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完成26个重点社会事业项目投资12亿元。实施校舍安全改造5.4万平方米;整合建设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高标准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推行素质教育,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公办民办并举,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办学条件好的中心幼儿园。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加强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精神疾病的预防控制和规范管理;整合医疗卫生资源,积极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实施体育设施城乡全覆盖工程。切实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做好老龄化应对工作。建设少数民族群众公墓。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制,加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等公共安全应急设施建设。

  核心提示

  昨日上午,在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长丁巍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10年及“十一五”主要工作,重点阐述了2011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展望2011·产业

  [报告摘要]加快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300亿元,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煤化一体化方面,确保煤化一体化项目尽早开工、顺利推进;年产60万吨甲醇项目建成投产,1,4-丁二醇项目土建工程基本完成,氯碱循环经济项目试生产,力争煤制乙二醇一期工程、聚甲醛项目开工建设,大力开发下游产品,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在汽车及零部件方面,载货车项目年内形成10万辆产能,同时加快推进汽车零部件配套园区建设。食品工业方面,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引进2~3家知名龙头企业。在金属镁精深加工方面,积极推进国家镁及镁合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大力发展高品质镁合金挤压型材、汽车和手机镁合金部件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快建设省镁合金特色产业园区,全年金属镁综合加工规模达到15万吨。在电子信息方面,积极推进光电子产业园建设,争取光分路器芯片项目试生产,航盛公司汽车仪表及车载娱乐系统项目部分投产。

  展望2011·城市品牌

  [报告摘要]在发挥好已有比较优势、打造现代产业品牌的同时,努力打造我市特色品牌,增强对外吸引力和影响力。

  打造生态宜居品牌

  把生态宜居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吸引更多人到鹤壁生活、发展。持续抓好林业生态示范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重点推进总投资21.6亿元的淇河生态绿化等10个生态项目,保护好淇河这条生态河、我们的母亲河;高质量完成造林18.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6%。按照覆盖面广、技术标准高、功能应用全、服务支撑强的原则,全面启动“数字鹤壁”建设,加快构建全市统一的政务网络和数据中心平台,力争年内建成框架。

  打造循环经济品牌

  强化绿色低碳理念,积极创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和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市,争取成为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抓好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力争20个续建项目全部竣工、12个计划开工项目全部开工。积极发展煤矸石无机纤维为主导的无机新材料等产业,促进煤炭的综合利用和延链增值。高标准建设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完善城市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投入,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150万平方米,通过新能源形式新增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地,省控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8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0天以上。

  展望2011·城市骨架

  [报告摘要]加快推进城镇化,统筹新老城区建设、城乡建设协调发展,大力实施城乡建设2011年行动计划,突出工作重点,创新理念机制,强化服务管理,全面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加快建设“大新区”

  强力推进新区南部片区建设,产业综合功能服务区完成投资9亿元,5座标志性建筑竣工,市艺术中心、高铁车站等项目竣工投用,淇河防渗减漏工程完工,启动重点产业服务区、专业市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钜桥商贸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区建成区11个城中村改造,4个城中村居民搬入新居。启动市行政服务中心搬迁,建设数字鹤壁综合服务中心。新建续建道路21.7公里,加大二支渠、棉丰渠、天赉渠治理改造力度,完成护城河治理,基本完成15个主要积水点改造。继续提升新区城市品位,加快农贸市场、汽车站点、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建设,全面提高社区物业等城市服务管理水平;科学规划、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打造“15分钟生活圈”。

  加快老城区和两县县城改造发展

  以棚户区改造带动和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沿街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全面提升改造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老城区群众居住条件。启动6个城中村、2个社区改造;加大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绿化等基础设施以及集贸市场、文化体育设施等直接关系民生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努力使今年成为老城区改造建设大推进、大提升的一年,使老城区群众享受到更多更优的公共服务。加快两县、老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成投资42.5亿元。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