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9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一艘不起眼的小船上起航了。如今,小小的红船已经成为一艘让世界惊叹的航母。
这是一段艰难曲折的航程。
当枪炮之声远去,当光明照临来路,当党的90岁生日渐行渐近,我们要隆重纪念这一伟大时刻。
当我们回顾党史,无数优秀共产党人的身影又一次闪现在眼前,他们的英雄模范事迹有的彪炳史册、可歌可泣,有的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有的平凡中见精神、普通中见伟大。今天,本栏目特别推出“纪念建党90周年风云人物系列”文章,向您讲述那些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优秀共产党人的感人故事。
纪念建党90周年 风云人物系列之
核心提示
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都是来自学堂的知识分子。在他们中间,涌现过毛泽东这样的军队统帅,也出现过一人以战士之勇持枪作战,火线负伤的勇士,那就是来自武汉的代表陈潭秋。这位当初在学校、工厂及民众中身形矫健的记者,有着铁一般的意志,最后壮烈牺牲于天山脚下。
陈潭秋使用过的围巾。
暗夜中的前行——
一条围巾见证一段艰难旅程
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内,有这样一条普通的驼色围巾。简单的款式、朴素的颜色,却有着不普通的用途,因为它是一件乔装打扮的“秘密武器”。
这条用途特别的围巾属于中共“一大”代表之一陈潭秋。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革命工作尤其是地下工作险象环生,到处充满着危险。然而,对于陈潭秋而言,一条围巾、一副墨镜、一顶呢帽则成为他最好的乔装行头。
1926年,为了策应北伐军进军武汉,中共武汉地方党组织办了一个北伐训练班,训练班设在武昌北城角湖北甲种商业学校隔壁的安仁学舍里,虽然经常有乔装的敌探混杂其间,但是培训班的学员们都未引起警惕。
有一天,一个戴着墨镜,穿着球衣、球鞋,手握足球的人突然出现在安仁学舍。他把学生负责人叫到外面,摘下墨镜。他就是陈潭秋!陈潭秋让这位学生负责人通知其他学生明天到蛇山抱冰堂附近去开会。
第二天上午,学生们如约来到抱冰堂附近。一会儿,只见一个身穿米黄色绸长衫、戴一副茶色墨镜、手摇一把白纸折扇,一副绅士模样的人向学生们走来。又是陈潭秋!陈潭秋的乔装功夫令学生们赞叹不已,陈潭秋趁势告诫学生们这是地下工作的需要,让大家明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真正含义。
这条围巾陪伴陈潭秋在那个年代,穿行在生与死的边界上。纵使道路坎坷艰险,他始终未曾停止过对未来的希冀。大革命失败后,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之下,陈潭秋努力恢复重建党的组织,坚持秘密斗争。
陈潭秋在后来的有关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中这样写道:“那天早上是阴天,八点钟之后,来了许多游人。十点钟时,天空中下起了小雨,游人们都散去了。直到晚上十一点时,除了最后批准党章外,我们还讨论了对孙中山先生的态度问题,关于设立中共临时中央局的问题……”
那一年,陈潭秋25岁……
也许在当时年轻的陈潭秋看来,也未曾预料到这样一个极其秘密的会议会在未来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并将左右他未来的一生。从此,他不再只是一个热血青年,而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并最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从爱国记者到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一个学生的成长之路
在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中,大都是知识分子。在他们中间,来自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陈潭秋,以战士之勇持枪作过战,火线负过伤。从最初的青年学生到妙笔著文章的爱国记者;从有着钢铁一般意志的共产主义战士,到最终壮烈牺牲于天山脚下,陈潭秋究竟走过了怎样的革命旅程?又经历了怎样的艰险?
这还得从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远郊的一个小村落说起。这个名为陈策楼的地方就是陈潭秋的故乡。村子东头,一幢青砖瓦屋的院门上题有“陈潭秋故居”五个大字。1896年,陈潭秋就出生在这个农家小院里。
少年时期,陈潭秋的五哥陈树三给他带来了启蒙的知识。陈树三曾经是同盟会员,参加过辛亥革命。在五哥的影响下,陈潭秋开始接受革命的启蒙思想,据说在当时这个乡间小村庄里,陈潭秋穿着短裤、剪了辫子,背着书包上了新式小学,这在当时可谓开风气之先。
今年68岁的陈国安是陈潭秋的堂侄,也是现在陈潭秋故居的一名工作人员。从1981年陈潭秋故居开放时起,陈国安就一直在这里默默地守护着。陈国安告诉记者:“陈潭秋一家是一个革命家庭。他的夫人徐全直,兄弟陈防武、陈春林、陈荫林和侄子陈华粮,都为中国革命献出了生命。这里是革命烈士的故居,能在这里守护他们,非常光荣!”
在守护故居的日子里,陈国安还意外地从菜园里挖到过一把残枪:“就在距故居100米左右的地方,那把枪挖出来的时候已经烂得很厉害了。”黄冈市委党史办主任颜宏启按照时间给出了自己的推测:“从1920年起,陈策楼就成为陈潭秋同志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之一,同时,他还在这里成立了鄂东第一个党小组,那把枪有可能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由于尚未真正鉴定,这把残枪的来历,至今仍是一个谜。
辛亥革命后,1914年,陈潭秋来到武昌中华大学补习。1916年又考入高等师范学院(武汉大学前身)英语部。如今,四月的武汉大学,樱花胜雪,而在近一个世纪前的1916年,陈潭秋很显然还欣赏不到这样的景致。这个年轻的学生更倾心的是革命将给这个国家带来的全新景象。
1919年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这个历史节点上,中国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开始重新寻找前进的方向,并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五四运动中,陈潭秋站到了游行队伍的最前列。“那时,他是学生运动的活跃分子,并被推选为武汉学生代表之一到上海联络各地学联,也因此在上海结识了董必武,并逐渐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颜宏启告诉记者。
董必武曾如此回忆他和陈潭秋的一段交往:“我第一次见到潭秋是1919年夏天。我们一见如故,在上海期间相互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心得,畅谈改造中国和世界的抱负……”
1919年秋,大学毕业的陈潭秋成了湖北人民通讯社记者,并在董必武主持的私立武汉中学兼任英语教员,私立武汉中学后来成为湖北党组织的发源地。因此,陈潭秋以记者和教师的双重身份,经常深入武汉各学校、工厂、机关等地,以文字为刃、以教育为方,开启民智,传播革命思想。
“1920年秋,董必武和陈潭秋等人一起发起成立了共产主义研究组,随后又建立了半公开的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中共‘一大’的召开准备了条件。” 颜宏启介绍说。
1921年7月,陈潭秋和董必武一起乘船东下,代表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前往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对于陈潭秋而言,从进步学生到爱国记者,再到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在南湖之畔,这个只有25岁的年轻人完成了人生中最完美的嬗变,并由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伤痕是战士最光荣的勋章”——
一位历经磨难的共产党人
“陈潭秋在不算漫长的革命生涯里,一直是险象环生,他先后在湖北、江西、上海、山东、江苏、福建等许多地方工作,长年奔走在各地之间,为此,他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家庭甚至生命。”陈潭秋纪念馆馆长孙在本感慨地说。
1933年初,党中央决定调陈潭秋、徐全直到中央苏区工作。当时,徐全直身怀六甲、产期临近,于是,组织决定陈潭秋先行一步,徐全直生下孩子后再赴苏区。在陈潭秋写给亲人的信中,他曾这样写道:“我始终是萍踪浪迹、行止不定的人,终年南北奔驰,今天不知道明天在哪里……”
一位丈夫没有守护即将临产的妻子,一位父亲甚至未曾来得及看一眼即将出世的孩子……这一切只是因为,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他背负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自由的希望。1933年6月20日,徐全直不幸被捕,次年2月1日被反动派杀害于南京雨花台。当时,徐全直仅仅31岁。
1935年以后,陈潭秋无论走到上海、莫斯科、新疆,与他见面的人都会发现其右耳缺损了一块。在血与火的年代里,他称“伤痕是战士最光荣的勋章”。
陈潭秋作战负伤,是在1935年2月从闽西突围的途中。在一场战斗中,营长牺牲,陈潭秋便挥枪指挥战斗,不幸被一颗子弹打中右耳,滚下悬崖时又摔伤了头部,还折断了一根脚趾。
而且,这种临危不惧的精神,陈潭秋保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对于陈潭秋的牺牲,孙在本还有一个别样的假设:“其实,陈潭秋完全可以有机会率先撤离新疆,但是他坚持,只要还有一个同志没有撤离,他就绝对不能走!”倘若历史可以改写,一切会不会不同?对于陈潭秋而言,也许无论选择多少次,不能有尊严地活着,他也宁愿选择死亡。
孙在本的假设是有依据的。陈潭秋故居有这样一床特殊的毛毯,它珍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这是陈潭秋牺牲的前一年,他送给老部下郑瑛的临别礼物。
那是1942年,新疆政局持续恶化。当时,陈潭秋在新疆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留守新疆的中共党员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中央决定撤出一批党员回到延安。“当时,大家让陈潭秋先走,他却说他是这里的领导人,先走等于是战场上的逃兵。”孙在本说。
老部下郑瑛离开时,陈潭秋将伴随他3年的毛毯送给了郑瑛,并恳切叮嘱:“我把这床苏联朋友送我的毛毯转送给你,一路上挡挡风、保保暖,祝你顺利到达延安。”然而,这一分别竟成他与郑瑛的永诀。
1943年9月27日深夜,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黑夜浓稠如墨。此时,新疆反动军阀盛世才将徐杰秘密处决,为防止枪声惊动四周,刽子手残忍地用麻绳将其活活勒死。这位化名为徐杰的共产党员就是陈潭秋,当时他只有47岁。与他同时牺牲的还有毛泽东的胞弟毛泽民以及年仅27岁的中共党员林基路。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之时,代表们因不知其壮烈牺牲的噩耗,仍选举陈潭秋为中央委员,此时,距离陈潭秋牺牲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了。
黑夜过去,太阳升起。陈潭秋牺牲后第六年的1949年10月1日,一个新生婴儿般饱含希望的国家终于宣告诞生了,它的名字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据《嘉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