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末全球人口
将突破100亿
激烈抵抗 空手被毙
墨西哥北部矿难
确认4人死亡
日研制接吻器
借网络“飞”吻
阿根廷列车晚点
乘客为泄愤焚车
3名日本人被朝扣留
新华社译名室为本·拉丹“正名”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3上一篇 2011年5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华社译名室为本·拉丹“正名”

 

  阿拉伯语系中没有“登”这个音节 “丹”才是正确发音

  新华社译名室为本·拉丹“正名”

  近日来,“基地”恐怖头目被击毙的消息被媒体广为报道,然而,有媒体称其为“拉丹”,也有称其为“拉登”。一些细心的读者感到有些迷惑,为啥同一个人有两个名字?到底是“拉丹”还是“拉登”呢?

  前些年,拉丹刚进入传媒视线,被译作“拉登”。“9·11”后,他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到了无人不知的程度,“拉登”二字已牢牢刻在了人们记忆里。但同时,另外一些媒体一直坚持使用“拉丹”这个译名。

  记者在网上利用搜索引擎做了一个统计,使用“拉登”的网页有399万条,使用“拉丹”的网页有363万条,相差并不大,可见“拉登派”和“拉丹派”几乎不相上下。

  新华社:译为“拉丹”更恰当

  记者4日上午致电新华社译名室,该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拉丹”的译法更为恰当。

  这名负责人表示,与艰巨的翻译任务相比,让翻译人员更头疼的是外界常常“望文生音”。“本·拉丹”的译名之争一直存在,是翻译界错翻外文的一个典型例子。

  “拉登”最早是广播电视媒体根据英语或者汉语拼音的发音,“望文生音”而产生的读音,但本·拉丹的名字来自阿拉伯语,在阿拉伯语系中根本没有“登”这个音节,“丹”才是正确的发音。

  这名负责人还说,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由于译名的不统一和不规范会造成很多误会。但“本·拉登”和“本·拉丹”的普及率都很高,无论说哪个,大家都知道是谁。作为一个人的“符号”,大家不用太较真。

  央视:报道中一直沿用“拉登”译法

  中央电视台是“拉登”发音的主要来源,中央电视台国际部负责人董迎春4日上午告诉记者,央视从一开始报道就用“本·拉登”,从来没想过要改。

  董迎春说,虽然新华社发过一个修正的东西,但也不是很正式,因此在新闻报道中一直沿用“拉登”的译法。而且,如果更改过来容易让观众感到困惑。(据《法制晚报》)

  ▲

  再知道点儿   本·拉丹全名“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是他祖传四代名字的组合,“本·拉丹”的意思是拉丹之子,乌萨马才是他自己的名字,而拉丹则是他曾祖父的名字。

  阿拉伯语通常不把父名作为姓氏使用,因此,他应该被称为“乌萨马”或“乌萨马·本·拉丹”,而不应被称为“本·拉丹”。

  ▲

  本·拉丹遗书   据《每日电讯报》3日报道,近日,科威特当地一家报纸曝光了本·拉丹几年前写下的遗书。在遗书中,拉丹写道,自己忽视了子女,并向他们表示道歉。拉丹告诉子女们不要加入“基地”组织,并命令妻子不许再婚。据悉,该遗书是本·拉丹在2001年12月14日逃脱驻阿富汗美军抓捕后写下的。

 
3上一篇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