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指导创办广东党组织
崔炳文 著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1年5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独秀指导创办广东党组织
因忙于广东的教务缺席中共“一大”
  1919年,李大钊把他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
 

  在繁华的广州商业旺地北京路附近,有一条安静的百年老街——昌兴街。

  如今的昌兴街26号和28号,只是两栋普通的民宅。鲜为人知的是,九十年前,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就在这里留下了《新青年》的光辉一笔。

  那一年,陈独秀在广东指导创办了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6个地方组织之一。虽然他由于忙于广东的教务缺席中共“一大”,但仍被选举为中共中央局书记。   《新青年》南迁广州复刊

  “1921年4月,《新青年》因被上海法国巡捕房查封而被迫迁来广州,就驻扎这里。”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研究员陈弘君指着昌兴街旧房告诉记者。

  《新青年》社迁到广州的当天,《新青年》第八卷第六期出版,继续宣传革命理论。而陈独秀于1920年12月应广东省长陈炯明的邀请,来到广州担任广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直到1921年9月才离穗。他在广州的这段时间,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中共成立之后,《新青年》继续出版,1921年出版九卷五号后一度停止,到1922年7月出版九卷六号。结束第九卷后休刊。1923年6月,《新青年》改组成季刊,仍在广州出版,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理论性机关刊物,直到1926年停刊。   陈独秀敬告广州青年“勿为佣奴”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共产党组织后,就致函他在北京大学时的学生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商约在广州建党。当时,谭平山、陈公博任教于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谭植棠任教于广东法政学校,他们立即响应号召,建立了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吸收一批青年入团。

  谭平山等人还在同年10月出版《广东群报》宣传新文化。陈独秀很高兴,写信热情鼓励:“广州是我国重要的省城,在历史上是革命策源地,曾多次起过先驱作用,作出过重要贡献,而今更应顺应历史潮流,发挥更大作用。”他还在《广东群报》创刊号上发表《敬告广州青年》一文,希望“诸君做贫苦劳动者的朋友,勿为官僚资本家佣奴”。

  1920年12月,陈独秀应陈炯明之邀南下广州,得到李大钊的支持,认为是传播新文化、社会主义思潮和建立党组织的好时机。陈独秀一到广州,就约谭平山、陈公博和谭植棠商谈建党之事。1921年春,广东共产党小组成立了,陈独秀任书记,《广东群报》为党的机关报。从1921年1月中旬起,陈独秀和无政府主义者区声白在《广东群报》上展开了一场六次通讯战。着重批判无政府主义主张不要国家、不要政府、不要法律的危害。陈独秀后来把这些论战文章在《新青年》上转载,引起全国关注。   陈独秀被缺席推选为

  中共中央局书记

  1921年6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马林来华,到达上海,催促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月,上海的李汉俊等函电交驰,屡催陈独秀及广东代表赴沪参加“一大”。陈独秀在谭植棠家召集广东党员开会,表示自己不能去沪,因兼任大学校长,正在争取一笔钱款修建校舍,怕走后钱款无法落实,所以指派陈公博和包惠僧分别作为广州代表和他的私人代表前往参加。

  1921年7月23日到31日,在这次被后人认为是“开天辟地”的中共“一大”会议上,陈独秀被缺席推选为中共中央局书记。当年8月底,陈独秀辞去广东职务,离穗赴沪就任。而中共“一大”后,陈公博回到广州传达会议精神,广东党组织也是在宣讲员养成所召开党员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广东支部正式成立,成为中共最早成立的6个地方组织之一。

  90年过去了,当初的革命旧迹,已成书香校园。但就在那琅琅的读书声中,在那一张张依然蓬勃的青春面庞上,我们仿佛还能听到陈独秀《敬告广州青年》的不老先声。

  (据《南方日报》)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