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渠稳 秦颖
从1959年开始,中国各地均陷入不同程度的粮荒,长江下游的上海、江苏等地区由于人口稠密,尤其受到粮荒影响。在江苏、浙江许多农村,家庭所分配到的粮食定额,已不能满足增长的人口的生存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家庭选择将年幼子女遗弃到城市的各类福利机构,但这些福利机构已经无力抚养这些弃婴。
从1960年开始,河南、山东、山西等省陆续接收了江南地区转移来的5万余名弃儿。而从长江下游的上海、江苏等地区来到北方地区的弃儿,统称为“上海孤儿”。现在这些已经落户到全国各地的“上海孤儿”都已步入中年,时间的变迁,让他们回家的路变得不可捉摸。
心提示
核
2011年5月12日,年近40岁的周先生和妻子来到报社,欲通过报纸寻找家在江苏无锡的亲生父母,“1972年,我出生还没有满月,就被现在的养父母从无锡接到了鹤壁。现在,养父母都不在了,我想寻找远在无锡的亲生父母,以圆我的‘归根’梦想。”周先生满含伤感地对记者说。
◆“上海孤儿”相关档案难觅
5月13日,记者来到市民政局,咨询了民政局社会事务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确实听过以前有这种情况,但是1960年以后民政和公安等部门都进行了比较大的结构调整,许多资料几经整合已经不在民政局了。目前,民政局所存的文件多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相关资料。民政局工作人员建议记者前往市档案馆翻查一下。
5月17日,记者来到市档案馆。档案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她的印象中,上世纪50年代末期,鹤壁的确接收了一大批“孤儿”,但是这些孤儿的信息恐怕现在已经没有了。
工作人员随后帮记者查找了市民政局1959年3月12日的《我市流散人员遣派工作》档案以及《市民政局关于1965年民政收容人员优抚工作的报告、要点、通知》档案。记录显示1959年全市共收容流放人员2311人,多是来自浚县、滑县、汤阴、安徽、濮阳等地,而且多是青年人。而1965年信息显示收容的人员多是学生,并没有看到任何关于“上海孤儿”的详细信息。
“这两年确实陆续有当事人来到咱们档案馆,希望能查到当时的情况,但是‘文化大革命’之前关于‘上海孤儿’的信息我们这里查不到,我们需要知道接收这些‘孤儿’的相关单位信息才能查阅。”档案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上海孤儿”在我市成长成才
经过努力,记者找到了几位“上海孤儿”。高先生,1968年被养母从无锡抱到了鹤壁,“我来鹤壁时已经6岁了,因为‘文化大革命’时期家庭成分不好,亲生父母担心我这个最小的孩子经受不了打击,一咬牙把我送给了鹤壁的养父母。由于当时年纪小,只是记得父母对我说让我到河南吃白面馒头,我就高高兴兴地跟着养母来到了鹤壁。”高先生对记者说。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先生才意识到是被亲生父母遗弃到了鹤壁。由于语言、生活习惯不同,高先生一直长到十四五岁才融入了鹤壁的新生活,后来在煤矿上做了一名技术工人并娶妻生子,随着改革开放现在的高先生在山西当上了煤老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与高先生有相同经历的还有家住福源小区的蔡女士,蔡女士告诉记者,她的祖籍在上海,由于上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她刚出生不满一岁,父母双双饿死了,她在上海的福利院生活到5岁,由于福利院无法承担日益增多的孤儿,于是就和上百名孤儿坐着北上的火车来到了鹤壁,在养父的抚养下渐渐成人,并和一名同样是来自上海的孤儿结婚并育有一个女儿,现在的蔡女士已经有了一个10岁大的外孙子。“我父母在上世纪60年代就不在了,在上海其他的亲人也找不到,所以我也不愿意再回上海了。”蔡女士对记者说。
采访中,高先生告诉记者,像他和蔡女士这种因为经济、政治等原因来到鹤壁的孤儿还有很多。由于上世纪60年代档案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记者无法考证鹤壁现在到底有多少名“上海孤儿”,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仅鹤山区后蜀村就不下20人,这些“上海孤儿们”有的开了养鸡场,有的在山区搞起了生态经济种植林,有的做起了生意,有的已经步入仕途,可以说他们已经融入到了鹤壁这座城市,成为了为鹤壁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重要力量。 ◆南下寻亲之路充满艰辛
根在江浙地区,长大后的很多“上海孤儿”开始了他们漫长的寻亲之路,说起他们的寻亲之路,充满了各种艰辛。高先生告诉记者,他6岁就被养母接到鹤壁,由于年龄小已经记不清亲生父母的具体家庭住址了,“我当时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多次向养父母询问具体的家庭地址,养父母都遮遮掩掩不肯告知。当时家里穷没有钱坐火车,为了寻找亲生父母,我多次扒火车往南方跑,当时鹤壁还没有火车站,我就步行到汤阴,只要是见到往南方去的火车我就上。有一次,坐错了火车直接被拉到了哈尔滨,当时正值冬天,我差点冻死在那里,幸好有一位姓杨的老大爷救了我,还给我买了一张从哈尔滨到安阳的火车票。”高先生对记者说。
高先生告诉记者,虽然寻亲之路充满艰辛,但是他的寻亲梦想从来没有中断过。“上世纪70年代,我上初中二年级时,在打扫卫生的时候,从养母的床底下扫出一封几年前从江苏无锡寄来的信,我偷偷打开信才发现那是我亲生父亲给我写的信,由于养父母担心我离开他们,故意把信件藏了起来。我得到这封信后偷偷记下信上的地址,开始了我南下寻亲的旅程。”高先生说。后来高先生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奔波,终于来到了位于江苏无锡西山区的亲生父母家中。当时我已经十多年没见过亲生父母了,看到日思夜想的亲生父母,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母亲搂着我眼泪一滴滴往下掉。”高先生哽咽地对记者说。
虽然高先生的亲生父母一次次挽留,但是高先生没有打算留在无锡。“我找父母是为了了结心中的一个夙愿,因为鹤壁还有我的养父母,他们抚养了我十多年,我应该尽孝道,而且我也已经习惯了鹤壁的生活。”高先生对记者说。 ◆他们帮助10多个“上海孤儿”找到亲人
2008年9月9日,中央电视台二套《生活》栏目摄制组来到我市,对“上海孤儿”胡称心的寻亲经历进行了采访。
胡称心,1965年因为家庭食不果腹,被养父母从江苏常熟的一家社会福利院抱养到鹤壁山城区石林镇西寺望台村,上世纪90年代,胡称心了解到她的身世后,从1999年开始和丈夫张学亮坐上了开往江苏的列车,开始了长达6年的寻亲之路。
胡称心和丈夫张学亮通过江苏当地的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刊登寻亲启事,并在他们的轿车车身上喷上了寻亲的标语,终于在2005年5月,在江苏常熟虞山镇宝岩村找到了她的亲生父母。亲人相见,胡称心和她的亲生父母相拥而泣。胡称心寻亲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报道后,胡称心和他的丈夫一下子成了鹤壁的名人,很多一心想找到父母却苦于没有线索的“上海孤儿”纷纷找到胡称心的家中,委托他们帮助寻找南方的亲生父母。
2011年5月14日,记者来到了石林镇西寺望台村,希望能见到胡称心夫妇,在村头胡称心的丈夫张学亮接待了记者。“我媳妇的侄女出嫁,她坐飞机回常熟的娘家参加婚礼去了,自从2005年找到亲生父母后,我们逢年过节都会回老家看看父母。”张学亮对记者说。
张学亮告诉记者,自从他们找到亲生父母后,已经陆陆续续帮助10多个“上海孤儿”找到了远在南方的亲人。“不仅是我市的来找我帮忙,连郑州、洛阳等地的也找我帮忙寻亲。去年郑州荥阳的一位姓侯的女士,通过我找到了远在常熟的亲人,看到他们能合家团圆,我也替他们高兴。”
在记者采访张学亮时,家住鹤山区后蜀村的侯先生恰巧来到张学亮家中,希望张学亮能帮助他寻找远在江苏无锡的亲生父母。“我和姐姐都是从江浙地区抱过来的孤儿,以前养父母还健在,因为怕养父母知道我有寻亲的想法而伤心,所以放弃了寻亲的念头。现在,养父母都去世了,我才重新燃起了寻亲的念头。我只是听养父母对我媳妇说过,我的亲生父亲姓徐,出生地是江苏无锡市,其他任何线索都没有。今年我曾到无锡去过一次但是没有找到任何线索,听说张学亮已经帮助十多个人找到了亲人,所以希望这次张学亮可以通过他的关系网帮助我找到一些线索。”侯先生对记者说。
侯先生告诉记者,他上次去无锡的时候,听江苏无锡东湖坛镇东升大队户籍民警蒋金标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无锡到河南的“上海孤儿”不下2000人,“我也对我们后蜀村附近的一些村庄进行了了解,我发现龙宫村、后蜀村、大闾寨等几个村就有‘上海孤儿’四五十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已经有人找到了远在南方的亲生父母。”侯先生对记者说。 ◆寻亲只为知道根在何方
侯先生告诉记者,每年五六月份,无锡都会举办寻亲大会,他打算这段时间再去无锡参加一次寻亲大会,希望寻亲大会上可以找到一些关于自己亲生父母的线索。
“我现在已经50多岁了,不知道亲生父母是否依然健在,如果健在的话可能已经80来岁了,我不为别的,只是想见见自己的亲生父母,想看一看自己的出生地点,这是我一辈子的梦想。现在我经营生态经济种植林,家里的条件也比较宽裕,有能力寻找远在南方的父母。如果真的找到亲生父母的话,如果那边的条件不如我这里,我可以给亲生父母一些资助,如果条件比我这里好,我也不会贪恋富贵,依然会回到鹤壁生活,毕竟这里才是我几十年生活的地方。”侯先生对记者说。
张学亮告诉记者,在给别人寻亲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有些证据表明是亲生子女,父母却不愿相认,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有南方的兄弟姐妹害怕有财产纠纷的,也有担心户口迁移的,这些因素成了寻亲路上的障碍。其实,我们寻亲的想法很简单,主要目的是为了知道根在哪里,想在有生之年能报答亲生父母的生育之恩。”张学亮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