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社区民警我们心里就踏实”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2011年5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到社区民警我们心里就踏实”
——来自鹤山派出所中北警务室的报道
 

  □晨报记者 陈志付 文/图

  自我市警务体制改革以来,社区民警越来越密切地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他们每天走东家串西家,已经成为公安机关与社区群众紧密联系的纽带。5月11日,记者来到鹤山区,对鹤山派出所中北警务室民警一天的工作进行了体验式采访。

  ■一天的工作从上网开始

  上午8时15分,记者来到中北警务室,社区民警张志刚和苏鹏程正在浏览鹤山公安网。

  两位社区民警向记者介绍,查看公安网是社区民警每天上班的第一项工作。他们正在网上查看5月10日辖区内的发案情况、110接处警情况,了解辖区群众在网上警务室的提问情况,并解答群众的提问。了解这些情况后他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和开展一天的工作。因此,他们每天的工作从网上办公开始。

  “以前在居民区也经常看到‘有事请找辖区民警’这样的提示语,那么现在你们每天有哪些具体工作?”记者问。

  “当一个社区民警,每天的工作既具体又繁杂。”张志刚说,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开展应急救助服务等都是社区民警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社区是他们的“责任田”

  苏鹏程接着向记者介绍,为便于开展上述工作,他们按照“一警一站”的模式在社区设立了民警工作站,一个社区民警分管一个社区民警工作站。社区民警工作站是他们派出所最基本的工作单元和实体,从社区警务大队、中队到社区警务室再到社区民警工作站,形成了分层管理、分工合作的社区警务工作机制。苏鹏程与张志刚分管中北街道办事处西二巷社区民警工作站和东岭东巷社区民警工作站的工作。

  “警务室和民警工作站只是个依托,社区才是我们的‘责任田’。”张志刚说,警务机制改革后警力下到基层,警务室和民警工作站设在便于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办事的社区和居民聚集区内,警务工作真正覆盖社区,民警能够在社区这块“责任田”里紧密联系群众开展各项警务工作,既提高了群众的见警率,也提高了民警的管事率。

  ■监管对象主动要求参加巡逻

  这时,警务室来了一名中年男子。从民警与他的谈话中记者得知他姓毕,目前正处在缓刑期,是中北警务室的帮教和监管对象,按照监管规定他来向社区民警汇报情况。

  毕某说,社区干部给他找的一份工作让他干得比较顺心。他刚刚谈了个对象,准备下半年结婚。民警和社区干部对他都很关心,他会用行动证明自己一定能好好做人。“我想提个要求,能不能让我参加治安巡逻?”毕某说,他愿意为社会做些好事,想利用每天下班后的时间参加社区的治安巡逻。张志刚当场对他进行了表扬并对他说:“这件事情等我和居委会沟通协商后立即通知你。”

  ■入户走访不得少于5户

  送走毕某时已是上午9时,张志刚和苏鹏程开始了入户走访。

  给记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他们走访陈建房和杨清林两户居民时的情景。陈建房是双下肢瘫痪的残疾人,单身生活的他在家无依无靠,他看见民警提着水果和食品上门看望,泪水立刻涌出眼眶。杨清林是个瘫痪的孤寡老人,看见民警提着礼品到来他高兴得喜笑颜开。陈建房和杨清林都对记者说,今年以来他们成了警务室的帮扶对象,社区民警隔三差五要来他们家一趟,每次来都像亲人一样询问有没有困难需要帮助。他们都有社区民警的手机号码,有事或没事的时候都想着给民警打电话。

  两位社区民警告诉记者,入户走访是他们警务室社区民警每天的一项固定工作,也是一项基础性的警务工作。派出所要求每个社区民警每天入户走访不得少于5户,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和开展帮扶活动。中北警务室成立至今才半年,他们刚上任时,为了尽快掌握辖区内的各种情况、信息和资料,首先就从入户走访做起。几个月下来基本摸清了辖区的情况和特点。

  记者注意到,他们在入户走访时随身带着警民联系卡,并且走到哪儿就主动散发到居民手里。警民联系卡上有民警的手机号码,还有社区民警日常工作职责,像“组织治安防范、指导治安巡逻;走访服务群众、帮助排忧解难;排查民间矛盾、化解治安纠纷;掌握社情民意、发现敏感问题;宣传交通消防知识、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现在很多社区居民都有警民联系卡,他们和民警已经成了熟人,有的人还将我们的手机号码记在了手机上。”张志刚说,人熟、地熟、情况熟是对社区民警的基本要求,只有通过深入到居民家中、厂矿企业和商户中走访才能练就这一基本功,从而更好地开展社区警务工作。   ■警民联系卡

  真管用

  正当准备离开辖区居民王全生家时,张志刚的手机响了——辖区内的二矿小区(西区)一位姓张的居民反映家里丢了一把电钻。张志刚随即赶到张先生家。

  原来,张先生所在的小区是个新建小区,他正在准备装修房子,当天他出门去买装修材料,不到半小时后他回家发现装修用的电钻不见了。张先生查看家里门窗完好无损,于是认为可能是自己出门时没锁好家门,让行窃的人得了手。他希望民警能够帮助他找回丢失的电钻。

  张志刚做完笔录后说,他会对这个情况进行调查,积极寻找线索争取为张先生找回电钻。同时他提醒张先生平时要增强防范意识,遇到情况要及时与民警取得联系。

  “警民联系卡真管用,打个电话民警马上就赶来了。”张先生高兴地说。

  从张先生家下楼后,记者在小区里与年逾七旬的朱大爷攀谈起来。朱大爷说,他搬到这个小区的新家才两个月,刚搬进来没几天社区民警就到他家来走访,还给他留下了警民联系卡。“这两个月我们经常见社区民警到小区来,看到社区民警我们心里就踏实。”朱大爷说。   ■要及时清除

  家门上的小广告

  记者跟随民警在社区走访时,张志刚手里一直拎着一个公文包。包内装有“致辖区群众的公开信”和消防知识宣传单。张志刚每到一处就掏出宣传单分发给群众,让他们要掌握宣传单的内容。

  “致辖区群众的公开信”中说,社区民警工作时间全部在各自的警务区,随时受理群众咨询,办理相关业务。公开信中还介绍了一些安全防范小知识,并提醒大家现金多了要存入银行,出远门时和邻居打招呼。发现家门上插贴小广告要及时清除。张志刚和苏鹏程向群众解释说,在家门上插贴小广告是近年来作案分子踩点时惯用的手段之一,入室盗窃者往往以门上是否有小广告来判断居民家里有没有人,然后侍机作案。因此,邻里间发现家门上的小广告时要相互清除,以防作案分子下手。

  结束当天的入户走访活动后,张志刚想起公文包里还有一张刚办好的暂住证,于是他又来到中山北路东巷,找到了这张暂住证的主人齐先生。

  “你们民警天天工作那么忙,为一张暂住证还专门跑一趟,让我不知说啥好了。”齐先生接过暂住证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调查棚户区改造后

  居民户口问题

  下午2时,张志刚和苏鹏程来到中北东巷社区居委会。张志刚对记者说,这个社区棚户区改造以来大量居民迁出或迁入,有许多人的户口成了问题。

  该居委会的郭主任在向两位社区民警介绍情况时说,他们这里进行棚户区改造以来,许多居民在户籍管理上出现人户分离现象,他们有的户口在这里,人却搬到了其他地方居住。有的虽然搬进了这里的新楼,户口却没有跟过来。人户分离后遇到子女入学、办理生育证明、申请低保和廉租户及需要居委会出具其他一些证明时都遇到了麻烦。郭主任希望社区民警帮助居委会和居民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听完居委会主任的介绍后张志刚说,通过这次到居委会走访,他对辖区内出现的人户分离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他会和居委会一道对人户分离的家庭进行摸底调查,对由于棚户区改造带来的这一特殊问题拿出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消防工作不懈怠

  鹤煤二矿和鹤煤二矿医院是中北警务室的消防重点监管单位。走出居委会,张志刚提出再到这两个单位去看一看。

  在这两家单位,社区民警逐一检查了他们的应急灯、消防通道、灭火器等各种防火器材情况,并分别与两家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张志刚说,这两家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都比较强,让社区民警在工作中省了不少心。同时他要求这两家单位继续提高消防工作水平,决不要有任何懈怠和麻痹心理。

  检查完消防工作又到了小学生放学的时间。张志刚说,校园安全是件大事,他们警务室的民警每天中午和下午都会赶到鹤山区中新小学,护送小学生回家。   ■不写日志

  等于一天没工作

  “你们每天的工作都像今天这样忙吗?”记者问。

  苏鹏程笑了笑说:“社区民警的工作都是这样的。”

  两位社区民警说,他们的工作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又事无巨细。工作性质要求他们每天要多动嘴、动腿,还要动心和动情,与群众交朋友。他们的工作不是去办理大案要案,可是能够为群众排忧解难、搞好服务,紧紧张张地工作一天也很有成就感。

  一天的采访到这里该结束了,而两位社区民警对记者说,他们还有一项工作需要完成,就是回到警务室写工作日志。他们要把一天所做的工作一项一项地写出来传到网上,一是便于领导对社区民警日常工作进行监督;二是便于领导及时掌握辖区人口动态、治安状况和发案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如果一天没有写工作日志,就等于这一天没有工作。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