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清末十几年时间,国家财政收支剧增4倍左右,这种增长并非生产发展的结果,而是源于种种巧立名目的新税。这些苛捐杂税终于酿成了武昌起义。
起义爆发后,清政府不得不起用在老家河南退养的袁世凯。而袁世凯的军队在攻克汉口与汉阳之后,停兵不再进攻武昌,提议议和,革命军亦渐起“非袁莫属”之念。
势不两立的南北双方为何会想坐下来谈判呢? 立宪中坚袁世凯被罢官
在维新变法7年后的1905年,立宪运动再次成为清朝廷的热烈议程。有意思的是,这一重大转折中,曾经出卖维新派而与光绪皇帝结怨种下恶果的袁世凯,却成为立宪中坚。
袁世凯步调既定,随即一再奏请清政府尽快实行预备立宪,派大臣出访德、日考察宪法;请王公嫡系赴英、德学习政治、兵备;在天津设立自治局、自治研究所、自治学社和议事会。1906年8月16日,袁世凯再奏请朝廷预备立宪;两周后,慈禧下诏:“预备立宪。”
1908年袁世凯50岁生日时,慈禧念其前情,赐他无量寿佛、金佛各两尊……这场祝寿会由此而轰轰烈烈。不过,福祸同行,寿会弄大了,御史参奏袁以做寿为名,广揽财物,结党营私。反过来,慈禧又招袁世凯来严加训斥。袁受惊不小,谢罪出宫时,“从殿阶坠地,跌伤右腿”。
袁世凯的寿宴结束不足两个月,光绪与慈禧先后辞世。1909年1月2日,光绪之弟摄政王载沣将袁罢官。将他开缺的说辞,正是他跌伤右腿的“足疾”。 清政府举债维系政权运转
再来看此时中国的大环境。两次战争(甲午战争和与八国联军的战争)所需赔付银两,举外债之外,便是竭泽而渔。种种巧立名目的新税,使人民无可忍受。国家与民众的对立,已至空前。
而且,清末经过短暂的“同治中兴”之后,其官僚集团的贪腐行为,已经弥漫而成“明规则”。举债而维系国家运转的晚清政府,国家之窘与官僚之腐,其间反差可见一斑。
压迫之下,反抗不可避免。 袁世凯成收拾残局救星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河南洹上村里,袁世凯正在过他退休回乡后的第三个生日。
武昌起义事发,清政府最初的选择并非袁世凯,而是议定由陆军大臣荫昌督师,率领陆军两镇前往湖北剿办。当时有人记录:荫昌走进来了,他身穿袍褂,脚下却蹬着一双长筒的军用皮靴。他不仅打扮很奇特,而且走上来时,十足地摆出一副三花脸的姿态……当时在座的人们忍住笑,向他“恭喜”说:“有旨意命您督师到湖北去。”荫昌随后就有声有色地说:“我一个人马也没有,让我到湖北去督师,我倒是用拳去打呀,还是用脚去踢呀?”
荫昌当然没有一个人马,北洋新军是袁世凯训练出来的。动荡之际,旧制度里生长出来的顶尖者如袁世凯,其积累的资源条件,得以为世人所窥:在袁“退休”的2年8个月时间,前来拜访会晤的各色人等,有名姓可考者,至少有一百二三十人之多。有专家分析说:“罢官固然是仕途一大坎坷,但恰恰是他的这次闲居,坐养了民望。一旦武昌起义爆发,举国上下,各派政治力量,都把收拾局势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
10月14日,清廷发布上谕,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两周后,再发上谕,授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清政府与袁世凯的角色关系,由此逆转。
而袁世凯的军队在攻克汉口与汉阳之后,停兵不再进攻武昌,提议议和。这个时候,革命军亦渐起“非袁莫属”之念。南京被江浙联军攻克光复后,南方各省代表选举革命军大元帅,而不选总统——当时双方的意思是,一旦袁世凯同意共和,就由他出任总统一职。 经费奇缺导致南北和谈
势不两立的南北双方为何想坐下来谈判呢?看看双方当时的财政状况吧。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由国外赶回国内,在这次联合推墙的众人之中,他除了声望之外,并无特殊政治实力。《胡汉民自传》则记录了一则事实:当孙中山大总统宣誓就职后,一次安徽前线军情告急,粮饷皆缺,急电中央索饷。临时大总统朱笔一批:拨20万元济急。当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持此总统手批,前去财政部拨款时,发现国库之内,只有银元10枚。
与革命军交战的另一方,袁世凯所部,粮草与资金,也未必好多少。交战期间,袁世凯给清廷的一道奏折上说:“库空如洗,军饷无着,请将盛京大内、热河行宫旧存瓷器发出,变价充饷,以救目前之急。”——袁的主意竟是:旧瓷器发出,变价充饷。这也算得上古今中外战争筹款的传奇了。
袁世凯当然也求款到驻京公使团。在公使团聚会上,日本人伊集院发言:“你们的显贵在危机发生时,理应献出埋藏的财物,理应使政府阻止革命蔓延,但他们什么也没干,他们把财富看得比国家还贵重。”
钱是真的没有了。无论袁世凯之兵,还是革命军,仗是打不下去了,于是便有了南北和谈。
1912年2月12日,皇太后隆裕以宣统皇帝名义颁发三道诏旨,第一诏即清帝退位诏。第二天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据《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