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各大网站出现署名举报信,称伊利现任董事长潘刚等高层非法敛财。举报人自称张三林,曾为伊利原董事长助理。对此,伊利方面发表公开信,称举报信内容纯属捏造,已报案获得立案侦查。受举报信影响,伊利股票13日跌停。值得一提的是举报信的帖子很多已被删除。
■新闻事件 伊利高层遭实名举报
12日,一封长达万字、名为《内幕惨不忍睹:伊利被这样掏空掏尽》的署名举报信在网络上出现。举报信列举具体事例直指伊利现任董事长潘刚等高层非法敛财,称举报材料将在全国十大网络论坛同时发帖,并将复印上千份递交给国家相关部门和国家级新闻媒体。
举报人自称名叫张三林,曾为伊利原董事长助理。记者了解到,伊利原董事长郑俊怀出事(挪用公款)前的董事长助理的确名叫张三林。在此前一篇关于郑俊怀的媒体报道里,张三林自称其在郑俊怀接受调查的翌日就被伊利扫地出门。不过,记者未能与张三林取得联系,举报信是否出自其手、内容是否属实,尚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13日网络上关于举报信的帖子有很多已被删除。
■举报要点 公司巨损高管身家暴涨
举报信称,年报显示,伊利股份2008年巨亏19.5亿元,加上2007年亏损的3.7亿元,合计亏损达23.2亿元,把伊利集团1993年到2005年的积累全部亏掉。股东权益仅剩25亿元(包括无形资产2.2亿元),远不够伊利股份从1996年至2007年从资本市场5次融资的总数。同时,伊利33名高管却拥有高达6000多万股的所谓激励股权,其中仅董事长潘刚一人就持有2300万股伊利股票,按2010年12月25日的市值计算总额高达16亿余元。而从2005年至今,持有伊利股份的广大股民没拿到过一分钱的分红。
举报信称,虽然伊利2009年勉强实现赢利,但和蒙牛乳业对比,在销售收入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伊利的净利润比蒙牛低了近一半,“我们不禁要问:伊利的利润都到哪里去了?”
“这些利润的相当部分都变着戏法似的进入了潘刚等高管及其亲属们的腰包。潘刚任伊利董事长5年来,个人财富最少达到20多亿元,成为中国乳业巨富第一人。而伊利公司在这5年中已经亏掉了24亿元。”举报信以罗列“六宗罪”的方式,直指伊利现任董事长潘刚“采用侵吞、窃取、骗取、受贿等非法手段,占有国家和人民财产”,并列举了潘刚以权钱交易笼络各种关系,寻求保护伞的事例。
■伊利回应 纯属捏造 公司已报案
13日下午,就网络举报一事,伊利发布声明称:从6月12日下午3时左右开始,国内主要网络论坛先后出现大量针对伊利的诽谤信。诽谤信的内容纯属捏造,其目的是蓄意破坏伊利集团的正常经营。我公司已就此事向公安机关报案。后续事态进展伊利集团也将及时向社会各界通报。
13日晚,伊利方面进一步表示,呼和浩特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在接到伊利报案后,已于13日晚7时正式立案。
伊利集团公共事务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查询伊利的系统里没有张三林这个人,但其可能曾经是‘不在册’的员工。伊利也从来没有设董事长助理一职。这根本不是实名举报,无电话。”
《新京报》称,伊利6月13日提供给该报的资料显示,张三林年轻时曾组织“反革命活动”,被公安局依法惩办。
根据举报材料,张三林自称生于1938年4月7日,据此计算,张三林已满73岁,1998年已到退休年龄。
根据现行《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60周岁为男职工的法定劳动年龄,超过60周岁的职工的雇佣关系不属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调整和保护,其与公司存在的雇佣关系应按劳务关系处理。
■市场反应 股票封死跌停板
13日是伊利股份“10送10”除权的关键时刻,却出现上述网络举报。当天伊利股份一度被打到涨停价19.9元,但随后便大幅下跌,10时26分左右,更被封住跌停,报16.28元。截至收盘,封单仍高达近123925万手。
全天成交量463814手,成交金额高达7.6亿元,换手率为2.92%,单日成交量创下历史高位。
根据财汇数据统计显示,一季度共有58只基金持有伊利股份,其中,嘉实研究精选、基金普惠等基金持仓金额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居前。 ■媒体反应
各网站“主动”
删“举报信”
各媒体报道
连夜被撤
虽然伊利集团13日下午才正式就该举报信作出回应,但从13日上午开始,各网站已几乎同时开始大规模删除相关帖子的行为,主要门户网站微博也同样开始删除用户发布或转发的相关内容。当天下午,该举报信在网络上已难觅踪影。
中国几家主要乳业制品企业数年来负面新闻不断,但这些企业的强大公关能力更令人咂舌。负面新闻出现后,各主要网站噤声并“不约而同”大规模删帖的行为,已非首次。
6月14日上午,多家媒体相关人员在其个人实名认证微博中称,他们所供职的媒体关于本次事件的报道在深夜遭临时撤稿。 ■专家说法
谨防越描越黑
“任何事情无风不起浪,张三林掌握了这么多资料,肯定做了充分的调查”,中国乳业知名专家王丁棉13日这样表示:“张三林这个人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乳业人士都认识他,伊利怀疑其身份,很显然是越描越黑。”王丁棉甚至还称:“张三林还在世,并不是死无对证,伊利这样说只能是公关的失误”。
“一个离开伊利多年的老头直到今天还写这样的举报信,我们也无法确定其反映的问题100%属实,但我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因为这些事情其实多年前就在业内传开。”王丁棉说,最起码伊利高层的这些行为值得怀疑,需要调查。“这件事情,一方面是考验潘刚的个人公关能力,另一方面还要看相关方面处理此事情的态度。”王丁棉表示,其实伊利的事情只是冰山一角,很多企业都有类似的问题,如何真正做到对上市公司的严格监管才是个大问题。 ■伊利公开信
能够勇敢面对恶意攻击
13日晚上9时左右,伊利给记者发来《伊利人致社会各界的一封信》,指责国内主要网络论坛先后出现大量针对伊利集团的诽谤信,妄图破坏伊利集团正常的经营。以下是公开信原文:
6月12日,对伊利集团的恶意攻击再现。国内主要网络论坛先后出现大量针对伊利集团的诽谤信,妄图破坏伊利集团正常的经营。
这样的诽谤攻击发生在伊利集团遭受“深海鱼油诽谤门”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
这样的诽谤攻击发生在伊利集团公布取得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这样的诽谤攻击发生在国家相关部门三令五申要整治网络环境的情况下。
我们伊利的每一位员工在愤慨之余,更多的是痛心。
事实上,伊利集团从一个地处偏远的小厂发展到中国乳业的领军企业,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遭受了太多的风雨雷电,每一步我们都迈得异常艰辛:
无论是震惊国人的“前高管危机”,还是“深海鱼油诽谤门”等系列事件,我们不仅没有倒下,反而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员工、消费者、政府、股东、经销商等各方面的信赖。
即使是在举世瞩目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大事件中,全力支持奥运,伊利集团也曾经遭到过赤裸裸的威胁。牵手上海世博会,我们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正当伊利集团在儿童奶市场取得骄人成绩的时候,诽谤汹涌来临。
每一次,面对这样的恶意攻击,我们伊利人都会感到刺骨的痛心。
但是,我们伊利人并不会因此被击倒,更不会丧失坚定的发展信心。
无数次面对挫折打击,我们都能够勇敢面对,力挽狂澜。
因为,我们相信,公道自在人心,一切黑白颠倒的诽谤攻击都是纸老虎,谣言毕竟是谣言。
支持奥运、牵手世博,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深海鱼油诽谤门”等事件已然水落石出,相关责任人已经受到了法律公正的制裁。
这一次,也一定不会例外。伊利人不会纠缠于每一次恶意攻击事件的讨伐之中,以破坏行业整体和谐的代价取得短暂的快意。因为,在伊利集团的身前,有数万名员工、数百万奶农、数亿消费者期待的目光!
伊利人只会埋头苦干,以更好的产品、更好的管理、更出色的经营业绩来回报员工、消费者、政府、股东、经销商!
在此,我们真心希望各界一起努力,给伊利集团、给中国乳业塑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综合《京华时报》、财经网消息) 事件进程表
12日15时
举报信开始被广泛转载于各网站。
13日9时30分
伊利股份开盘交易,“10送10”除权,股价一度出现涨停。
13日10时26分
伊利股价放量大跌,直至跌停。
13日14时30分
伊利公司发布严正声明,表示该信内容纯属捏造,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13日15时
伊利股价跌停后未打开,最终以16.28元报收。
13日19时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正式立案调查。
13日20时50分
伊利公司发布致社会各界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