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张小娜 夏国锋
6月12日,记者采访了我市第一个地掷球教练杜洪程,了解了我市第一支地掷球队的组建、发展时期的相关活动。他从1984年地掷球运动传到我市后,便致力于宣传地掷球运动,并于1985年至1988年期间担任我市地掷球队教练,之后,他从事地掷球裁判。
据杜洪程介绍,地掷球技术含量高、趣味性强,男女老少皆宜。“我从部队复员后在原市体委群体科工作,之前没有接触过地掷球,当时我既是地掷球训练的组织者也是学员。”杜洪程笑着说,第一批有6个队员,就在简易的土场地上练习,线是用石灰画的,训练场地非常简陋,但大家热情高、进步快。1985年6月,我市组建了第一支地掷球队,并首次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地掷球邀请赛。当时领队是原卫生局局长王巨夫,杜洪程是教练,队员有四名,他们是四完小的教师范东祥、鹤壁二中教师张振礼、陆平以及另外一名队员。杜洪程介绍,当时的训练条件非常简陋,训练场地就在四完小教室前的空地上,用石灰画上线就开始训练,当时也没有学习资料,只听北京体育学院王家正教授介绍过具体的规则,但是技术还不成熟,地掷球的三大技术要领掌握得也不全面,去北京参加全国地掷球邀请赛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和观摩机会。参加完比赛回来以后,杜洪程就开始加大地掷球的宣传力度,同时也加强地掷球队的训练。“我在原市体委工作,认识的人比较多,我走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各学校、厂矿,我都向他们宣传过,不少厂矿的工会十分重视地掷球这项运动。”杜洪程说。当年12月31日,我市举办了首届全市范围内的地掷球比赛。
全国地掷球邀请赛只是这支球队小试牛刀,真正的比赛是1986年在杭州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地掷球锦标赛。球队在开赛前进行了大量训练,信心满怀地开赴杭州。当时的领队是原七九四厂的工会主席张长林,教练还是杜洪程,而队员有参加全国地掷球邀请赛的范东祥和张振礼,同时增加了新队员王旭升和后来我市地掷球的战将刘进军。
队员训练得非常艰苦,杜洪程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当时刘进军家的孩子才两三岁,刘进军白天黑夜在训练场训练,他儿子也就经常到训练场找他,他边训练边带孩子。后来,别人问他儿子:“你爸爸是谁呀?”他儿子的回答是:“球球。”可见,他们当时的训练有多勤奋。现在球队队员提起那段时间的训练,还会想起这个笑话。
到杭州之后,他们每次小组赛前都开会分析情况,最终比赛取得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他们迫不及待地向原市体委发了“战况”电报,原市体委领导向当时主管体育的市领导汇报之后,市领导还专程向他们发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贺电。比赛结束后,队员们都非常高兴,想喝点酒庆祝一下,但是找了很长时间都找不到白酒,最后终于在一家小卖铺里找到了白酒,买了几瓶,回去喝的时候,仔细一看居然是咱鹤壁酒厂产的酒。之后,他们还干了一件现在想想都很有趣的事,就是到杭州的护城河里去捞地掷球。当时杭州体育馆外面的护城河里,有很多比赛时掉进去的地掷球,那时地掷球还比较稀缺,我国还没有正式生产地掷球。看到护城河里有那么多没人要的地掷球,他们觉得可惜,于是便决定到护城河里去捞地掷球。“那时候虽然条件很艰苦,但充满了欢乐。”杜洪程回想起二十几年前刚组队时的那些时光,感叹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