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坤是第一个在浚县播撒革命火种的中共党员。1925年,他在开封两河中学任教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2月,吴丹坤按照中共卫辉地委的指示,以回家过春节为掩护,到浚县前枋城村进行革命活动,散发传单,发动群众,支援北伐战争。1929年下半年,他在前枋城村创建浚县第一所男女平等的学校,并经上级组织批准,在枋城学校建立了“中共浚汲淇支部”,他任支部书记。他还在进步学生中发展党员,一些进步青年受其影响,先后成了党的革命干部。
永远的丰碑·红色记忆系列报道之二
浚县首位共产党员吴丹坤 □晨报记者 渠稳/文 张志嵩/图
◆对旧社会的痛恨让他思索救国出路
前枋城村坐落在淇河东岸,虽然土质较好,灌溉方便,但由于河堤年久失修,汛期河床决口,洪水漫溢,因而土地逐渐盐碱化了,村民为了度荒,便扫盐土熬盐。旧政府的盐运使敲诈勒索,不让村民熬盐,这引起人们的极大愤慨。吴丹坤一家人同情穷人,带领盐民和官吏做斗争。在搏斗中,他伯祖父的儿子打死了一个官吏。官府衙门追究下来,吴丹坤的父亲便顶替入狱,被判死刑。家人为了营救他的父亲,变卖了家产,四处求情。最后,通过一位清朝进士托袁世凯讲情,才使他父亲得以活命。
为在黑暗中寻找出路,吴丹坤要求上学读书,但由于两个哥哥都从事教育工作,家中劳力缺乏,祖父不同意。后来他托叔祖父讲情,才在本村一所学校上了学。由于成绩突出,伯父把他带到淇门镇高等小学学习了一年。随后,他又到汲县(今卫辉)中学学习,在这里,他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剪掉了辫子。那时,如何革命,已成为他不断思索的问题。
◆追求进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2月,吴丹坤在河南省立淮阳第四中学任英语教员。在他隔壁住的同事李子龙,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是个共产党员。李之龙与吴丹坤常在一起研讨业务,在教学中,李利用一切时机,对学生开展进步思想教育。
吴丹坤和李之龙经常彻夜交谈,从生活谈到工作,从工作谈到国内外形势,思想越来越进步。李之龙不但向吴丹坤讲述革命道理,还赠送给他不少进步理论小册子。为避免校方发觉,吴丹坤只能在夜深人静时阅读,通过学习,吴丹坤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
针对校方扣压教师工资,勾结地方劣绅,压制学生革命活动等行为,吴丹坤等一些进步学生产生了不满情绪。在李之龙的组织和领导下,他们和封建学校的旧官僚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不过,他们作为积极分子的身份也因此而暴露了,李之龙和吴丹坤等人不得不离开淮阳。
1925年2月,吴丹坤到开封两河中学任教务主任,工作上的原因,他和开封中州艺术学院的负责人陈辑武、刘友三经常打交道。由于在淮阳时受到李之龙的影响,每当和刘友三等人谈到对国内形势的看法时,观点往往一致。有一次,当吴丹坤谈到对共产党的认识时,陈辑武笑着说:“你是不是想加入共产党?如果想加入也不难。”吴丹坤激动地说:“这样说来你们就是共产党人了?可算找到你们了,我是否可以入党?”
同年5月,吴丹坤经刘友三等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开封开展学生运动
吴丹坤入党后,被编入刘友三的党小组学习、开会。在党小组会上,吴丹坤学习到更多、更先进的革命理论,这对吴丹坤以后开展革命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由于开封的反动当局处处限制共产党的活动,吴丹坤等人只能秘密开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商讨如何发展党的组织及开展学生运动等。
1926年暑假后,吴丹坤把悉心培养的几个学生的情况及他们的入党意愿向党组织作了汇报,后经上级党组织研究,批准他的3个学生成为了中共党员,并在两河中学正式成立党小组,吴丹坤任组长。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封的学生运动发展得很快。为了扩大党的宣传阵地,省委决定开办一家书店,吴丹坤亲自选址。书店开业后,由于销售的书籍主要是党内外的进步刊物,敌人发觉后,书店被查封,党组织决定让吴丹坤离开开封。
1926年12月,按照我党关于“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封建势力,欢迎北伐”的工作总方针,党组织指派吴丹坤回到家乡浚县前枋城村开展革命工作。他利用村里的狮子会和红枪会组织,采用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等方法,宣传革命道理,启发群众觉悟,进行驱逐奉军的斗争。
1927年3月,吴丹坤调到汲县工作。他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斗争,打出了“耕者要有其田”“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封建势力”“驱逐奉军迎接北伐”的标语,很快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由于吴丹坤没有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被党组织再次派往开封发展革命力量。 ◆创办浚县第一所
男女平等的学校
1929年5月,吴丹坤在潢川中学任教时,因参加筹备武装暴动工作暴露了身份,又回到浚县前枋城村,化名为吴丽泉。
吴丹坤考虑到前枋城村穷人多,孩子上学都得到外村,不仅路远,还得过河,非常不便,因此,他决意在家乡办一所小学。同时也可利用学校做掩护开展地下工作。
校址选在一座小庙内,盖了几间简易房,招了两个班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一些穷困的农民孩子,吴丹坤办学方针是教学与劳动相结合,学生闲时学习,忙时回家种地。学校也有一部分耕地,并制作了一套适合儿童使用的生产工具。
后来有人认为,学校办在小庙内不太合适,一是不安全,二是地方太小,没有发展余地。在和一些开明人士商量后,吴丹坤决定把学校迁往老祖爷庙内。
学校办起来后,吴丹坤买了台油印机,让教师编写一些富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教材及适合儿童欣赏的小故事和歌曲,以启发学生的思想。学校还废除了封建礼教,女孩和男孩一样,都可以来校上学,这也是浚县第一所男女平等的学校。
经过努力,学校名声大振,外校纷纷前去参观学习。在1929年11月的一天夜里,反动势力勾结太行山一带的土匪,对学校发动突然袭击,把师生睡觉的宿舍包围了起来,并点着了宿舍外存放的煤油和芦苇。学校顿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三十多名师生除两名逃跑外,其余的都被土匪绑架到山里。吴丹坤也被土匪绑架,后经同志们积极营救,他才得以逃脱。
春节后,吴丹坤接到了党组织的新任务,再次离开浚县开始了他革命的新征途。 ◆回访
学校已重建 规模更大
从浚县县城到前枋城村大约30公里的路程,村间小道崎岖不平,半个小时后,汽车在前枋城中心校的大门前停了下来。
映入记者眼帘的学校大门,约5米高、4米宽,墙上贴着碎花岗岩,有一些已经剥落。大门正中间嵌了几块乳黄色的瓷片,瓷片上写有“前枋城中心校”6个红色大字。大门的顶端是绿色琉璃瓦,许多琉璃瓦已被岁月打磨得有些发白,充满了沧桑感。
一位姓吴的老师接待了记者,一块碑上篆刻着前枋城中心校的校史。据校史记载,1929年,中共地下党员吴丹坤为了开展地下工作,在前枋城村东头一座庙宇内里创办了这所学校。吴丹坤任校长,生源来自淇县、滑县、浚县、汲县(今卫辉)4个县。1929年春,由于学生增多,原有校舍满足不了当时的办学需求,在进步人士的帮助下,吴丹坤带领全校师生,破除封建迷信,变庙舍为校舍,将学校迁至老祖爷庙内(学校现在的校址)。“学校白天开设小学课程,为学生讲授文化知识,晚上开办夜校,为进步人士讲授文化课及革命精神,为中共培养了很多杰出人才”。
吴老师还告诉记者,吴丹坤当时创办的学校现在已经被分成了前枋城中心校(小学)和前枋城初中两部分。
据浚县县委党史研究室的李全有讲,1989年秋,在捐资助学的大环境中,为改变学校旧貌,对学校进行了重建,扒掉了当时已不知有多少年历史的庙舍。在建前枋城中心校大门时,村里的老人们建议,把从庙舍上拆下来的琉璃瓦给大门做顶,一来能节约建校的经费,二来也让这些琉璃瓦成为见证吴丹坤等人当年办校传播革命精神的信物。就是这样一个建议,留下了这见证那段历史的绿色琉璃瓦。
◆追忆
叮嘱孙子好好教育后代
参观完前枋城村中心校,记者在李全有的指引下,来到了吴丹坤的故居。村里的几位老人告诉记者,吴丹坤的两个孙子吴海鹏和吴海同依然在村里务农。
吴丹坤的两个孙子已经把老房子拆掉后盖起了两层小楼,“老房子年久失修已经没有办法再住人了,现在只剩下厨房还没有来得及进行翻盖。”吴海鹏对记者说。
吴海鹏告诉记者,他爷爷总共有10个孩子,现在分别在北京、贵阳、广东、安徽、新乡等地居住。
“爷爷退休后就去了北京,和我的小叔生活在一起,1997年去世时他已经107岁了。他出生在清朝末年,经历了辛亥革命,见证了北伐战争,亲历了新中国的成立,并目睹了改革开放给新中国带来的发展成果,爷爷这一辈子经历了太多太多。”吴海同提起爷爷颇为自豪。
记者通过和吴丹坤的后人聊天了解到,1967年,吴丹坤曾经回过老家一次,当时他还一直对他的两个孙子说,让他们在家好好务农为国家多打粮食,“爷爷临走时还一再叮嘱我们,好好教育下一代,让子孙后代为党和国家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