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施家沟豫北战役后方医院
05
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
轻松拿下初升高体育考试30分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1年6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访施家沟豫北战役后方医院

 

  1947年,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和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出师太行,挺进豫北,进行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豫北战役。其间刘邓大军在我市鹿楼、施家沟等村设立了后方医院,及时救治伤员,保证部队的战斗力。

  60多年过去了,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当年位于鹤山区姬家山乡施家沟村的后方医院旧址是否还在?在建党90周年之际,记者前往该村走访村中老人,追寻历史记忆——

  □晨报记者 夏国锋 文\图

  核心提示

  “那时,攻打汤阴、鹤壁的战事处于激烈状态,每天都会有不少伤员从前线抬下来,村里的妇女们洗战士们的血衣、绷带时把村中的小河沟都染红了。”6月2日上午,记者到姬家山乡施家沟村采访,正在村里乘凉的原文有老人听说是采访后方医院,边招呼村里其他老人前来,边激动地向记者描述起当年的情形。

  当年鏖战急,村民争先恐后护理伤员

  原文有老人虽然已经76岁了,但对于当年后方医院的一些事还是记忆犹新。

  “1947年开始建立的后方医院,部队具体番号不知道,只知道有52团,我当年是儿童团团员,和村里的小伙伴昼夜轮班收路条或在山上站岗,防止敌特来刺探情报和破坏医院。”原文有回忆说,后方医院里有不少是重病号,如果敌特前来破坏,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我们村已经解放了,群众基础好,离前线也不太远,周围山多,解放军的后方医院设在这里隐蔽性好,比较安全。”81岁的王开芹老人说,自己当年才十六七岁,是村里妇救会成员,后方医院建立以后村里男劳力都去前线抬伤员,妇女们则自发协助军医护理伤员。医院还在村中设立了一个招待所,救护人员集中在此等候,一有伤员从前线抬回来就马上进行救护。

  村委成员原贵生介绍,听他母亲说,当时有条小河从村庄前流过,妇女们为用干净的水洗绷带、衣服要跑到上游很远的地方,洗过的用品统一放在竹蒸笼内用蒸汽杀菌。冬天伤员身上容易生虱子,妇女们为他们勤换衣服、洗脚、抹身子,下着大雪敲开冰面去洗衣服,然后回来烤干尽快给伤员换上。有的伤员因发烧嘴巴干裂,就用湿布或香油抹防止开裂。

  “俺娘王计妞因为护理伤员护理得好还被评为劳动模范。”原文有老人笑着说,“当时家家户户都主动参与护理,有不少村民腾出房子非让当医院用,现在能看到保存较好还有四五处房子,现在有的房子有人居住,有的已无人居住。”

  百分之八九十伤员被医好归队,皮定均将军表扬医院

  原文有边说边带领记者来到村里保存相对较好的旧址查看。记者看到旧居多为石头砌墙,有的墙体厚约一米,虽经过多年风吹雨打,房子依然保存着原来的样子。

  原贵生领着记者来到村子西面一处靠近山坡处保存完整的院落查看,这处院落原为地主家的房子,现在村民李路平家住在这里。该处院落设计比较讲究,从低处向山坡依次为前院、中院和后院,以石头为材料砌得比较坚固,房子建造如地道,如果遇到土匪来扰,可以步步为营从前院退往后院,最后可从后门逃到山上。

  走进屋内,记者看到屋子为石块砌成的圆拱形,在一面墙上开一个石门,可以由此通向后上方的房子。原贵生说,这里面由于相对封闭且凉爽,重病号多在这里养病,最多时可以住二三十人。“听俺娘讲当年异常艰苦,没有什么可吃的,伤病员吃的小米奇缺,村民夏天吃米糠和野菜、冬天吃干野菜和萝卜汤,省出点小米给伤员吃。”

  “虽然条件异常艰苦,但救护人员仍尽最大的努力来护理伤员,不能张嘴吃饭,就一勺一勺地喂,转

  仍有7位无名烈士

  长眠施家沟村

  原贵生和原文有带领记者来到了四亩地堰,麦田里没有烈士坟墓和墓碑。原文有老人说,当年许多战士牺牲后成排成排地埋在这里,埋葬时在墓中放一块刻有该战士信息的砖块。解放后,不少烈士家属通过各种途径找到这里迁走遗骸,目前,还有七位烈士长眠在这里。

  返回的路上原贵生说,如果条件允许,村里准备和有关部门协商将这些无名烈士迁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为他们修墓立碑让更多的后人来纪念他们为解放中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记者还注意到,施家沟村村民不但为后方医院作出巨大贡献,他们村不少人还直接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并壮烈牺牲。

  1975年4月5日,施家沟大队党支部、革委会在该村西大礼堂前立施家沟烈士碑,碑文记载了该村为革命牺牲的原文金等12位烈士的姓名、年龄、单位、职务、牺牲时间和地点等内容,该碑2008年被移至村西头公路旁并整修一新。2009年,村“两委”组织群众在烈士碑的基础上修建了一座六角形烈士亭,并进一步对石碑进行了修缮。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和所有村庄一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现在的施家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60多年前曾经发生在这里的一切都成了记忆,但人们不会忘记那些曾为这片土地献出鲜血和生命的英烈,每年清明时节,大家会自发来到这里,祭奠那些埋在地下的先烈。

  移到这里的百分之八九十的伤员都能被治好重新归队,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皮定均将军曾经表扬过后方医院作出的贡献。”村里75岁的李日贵老人说,但也有不少战士因医治无效而牺牲,村西北的四亩地堰,最多时埋有上百名牺牲的战士,现在还有7位无名烈士未迁走。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