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法文单词结下美好姻缘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2011年6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的居里夫妇”钱三强和何泽慧:
25个法文单词结下美好姻缘

吴晶晶
  女科学家何泽慧(左)和其丈夫、科学家钱三强在一起研究有关学术问题。
  网友淘得的何泽慧院士1936年清华毕业照。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记者 吴晶晶)记者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中科院资深院士何泽慧,因病于2011年6月20日7时3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何泽慧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三强的夫人,她曾和钱三强等合作发现了铀核裂变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她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上世纪50年代成功研制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建立了我国核试验技术的基础。她为开拓我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她积极推动我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开展,取得了重要成果。

  何泽慧为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191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其丈夫钱三强为中国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之子、第二代居里夫妇的学生,也是赫赫有名的核物理学家、新中国“两弹一星”元勋。夫妇二人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1992年,钱三强院士因病离何泽慧院士而去,终年79岁,两位科学家的爱情故事颇具传奇色彩,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网友“-gi6968”在汉网论坛发布两人的“25字情信”故事。

  钱三强和何泽慧同为清华同学,但两人却在不同的国家留学、工作,一个在法国,一个在德国。从1943年起,何泽慧开始与在巴黎留学的清华同学钱三强通信。钱三强长何泽慧一岁,天性聪敏,勤奋好学。受家风影响,钱三强从小博览群书,兴趣广泛,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他与何泽慧就被物理系的同学称为“郎才女貌、天生一对”。毕业后,何泽慧赴德国留学,钱三强则被物理学家、北平物理研究所所长严济慈选中,考到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

  二战爆发后德国与外界的交流被禁止,他们一直无法取得联系,直到1943年,德国与法国之间才可以通信。于是何泽慧给7年未见的钱三强写了一封信。当时由于战争信不能封口,而且只限25个法文单词。信的大意是:问钱三强是否还在巴黎,如可能,代她向家中的父母写信报平安。

  何泽慧与钱三强这段美好的姻缘就是从这封短信开始的,两位年轻人的通信也越来越频繁。

  “太振奋了,我的藏品中发现有钱三强、何泽慧院士的珍贵照片!”日前,网友“-gi6968”在汉网论坛发布了一组他从文物市场淘回的老照片,其中何泽慧院士1936年清华大学毕业的玉照首次公开披露,非常珍贵。

  少女毕业照背面题字网友激动万分

  网友“-gi6968”的真名叫黄明忠,家住汉口,数月前,他曾在汉网论坛上发布过一组从日本淘回的被俘抗日女战士照片,引起网友及媒体关注。据他介绍,几年前,他从旧货市场淘得一包用牛皮纸包着的老图片。“这一包旧图片约200余张,有很多洋人和国外场景。”

  照片大多为135胶卷所拍,非常小,里面有一张4寸照片为一位民国时期的少女毕业玉照。当时黄先生并没太在意。前不久,他清理这些照片时,发现少女玉照背面有题字——“敬赠驾邦先生。”落款“何泽慧”三字让他眼睛一亮,激动万分:这可是一位在中国赫赫有名的女科学家啊!签字落款时间为“一九三七年十月三十一。”

  中国女学生德国苦学弹道专业

  黄先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考证:1932年,何泽慧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物理系。这一年清华大学物理系一共招收了28名学生,其中有10位是女生。但由于受到传统偏见的影响,教授们认为女生学物理难以学有所成,纷纷劝她们转系。为此,何泽慧后来还一直称当时的物理学院院长叶企孙为“老封建”。

  几年前,何泽慧在接受央视《大家》栏目采访时说:“你越不让我来,我越要来。”倔强的何泽慧偏要做自己命运的主导者,她坚持到了最后,而且还以毕业论文全班最高分的优异成绩毕业,成为那一年清华大学物理系的10位毕业生之一。

  1936年,何泽慧毕业后,得到原籍山西省的3000大洋公费资助,远赴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学习弹道学,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因为日本人欺负我们,我想回来打日本”。

  到德国后,何泽慧径直找到技术物理系的系主任,要求学习弹道专业,当时该校的技术物理系与德国的军事工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保密程度很高,一般不会接受外国人在那里学习。经过一番辩论后,系主任被何泽慧的爱国情怀和刚毅执著的精神所打动,破例接收了这位来自遥远东方的女学生,何泽慧也是弹道专业收的第一个女性。3年后,25岁的何泽慧以题为《一种新的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在这包老照片中,还有不少是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留影,黄先生认为,这包图片应是从何泽慧与钱三强的朋友们或者说同学们家中散失出来的。何泽慧1936年至1946在德国学习研究,钱三强1937年到法国学习研究,1946年何泽慧到法国与钱三强结婚,并一直共同在法国工作至1948年返回中国,根据这段历史过程,黄先生推测,这包图片中的一些在德国和法国拍摄的中外籍人士,当是那个时期,他们夫妇的同事、朋友、同学。

  “由于缺乏更完善的对比资料,虽然我只能算大胆推测,但可以肯定的是,我淘到的这包老照片,其文史资料价值不可低估。”黄先生表示,他在汉网论坛公布此照,就是希望引起专家关注,对此进行研究和考证。

  4年前,92岁的何泽慧院士曾接受央视专访;去年8月,温家宝总理亲自探望她。

  1945年,欧洲的战事已近尾声,国内抗战胜利的曙光在望,钱三强也对自己的爱情长跑发起了冲刺,他向心仪已久的老同学发出一份简约至极的求婚信:“经长期通信,向你提出求婚。如同意,我将等你一同回国,请回信。”

  何泽慧以同样简练风格答复:“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1946年春天,何泽慧离开德国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来到了钱三强在巴黎的寓所。

  金童玉女

  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与钱三强结婚后,已经在德国做过两年核物理研究的何泽慧顺利进入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与钱三强成为同事。

  他们在居里实验室对原子核裂变做深入的研究。经过几个月的实验分析,1947年初,他们正式发表论文,证实了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的存在。这一项二战后新的重要科研成果公布后,在国际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当时,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由我们所熟知的居里夫人的长女伊莱娜和她的丈夫弗莱德里克·约里奥主持,故在当时西方报道中,称赞何泽慧与钱三强是“中国的居里夫妇”。

  (据《长江日报》消息)

  图为当年出席科学大会的女科学家,最右边为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泽慧。

  留学德国

  何泽慧院士1914年出生于苏州,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大学毕业后,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出于抗日爱国热忱,她毅然选择实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1940年以论文《一种新的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获得工程博士学位。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留在德国的她于1940年进入柏林西门子工厂弱电流实验室参加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1943年,她到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在玻特教授指导下从事当时已初露应用前景的原子核物理研究,曾首先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被英国《自然》杂志称为“科学珍闻”。

  报效祖国

  1946年春天,何泽慧从德国到法国巴黎,和大学时期的同学钱三强结婚,开始了共同的科学生涯。他们一起在约里奥·居里夫妇领导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和居里实验室工作,合作发现了铀核裂变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她首先捕捉到世界上第一例四分裂径迹),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很大反响。

  1948年夏,何泽慧同钱三强一起满怀爱国热忱历尽艰辛回到祖国。新中国成立后,她全身心地投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53年改称物理研究所)的创建工作。由她具体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几年努力,于1956年研制成功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建立了我国核试验技术的基础。

  贡献卓越

  1955年初,何泽慧积极领导开展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的实验准备工作。1958年,她担任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为开拓中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使中国快中子实验工作很快达到当时的国际水平。

  何泽慧1964年起担任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1965年赴河南安阳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文革”中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错误的审查和批判;1969年冬,下放到二机部在陕西合阳的“五七”干校参加农业劳动。

  1973年,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后,何泽慧担任副所长,积极推动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开展。1980年,何泽慧当选为中科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院士)。直到耄耋之年,她仍然坚持全天上班,关心中国高能物理和核物理事业的发展。(据《南方都市报》消息)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