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有三座规模较大的烈士陵园。每年的四月,园中总会挂满手工制作的白色小花,像是铃铛挂满了枝桠;每年的四月,多年前种下的玉兰及月季都会开满硕大的白色花朵,满园展现出一种惊心动魄的美丽。
就在那片黄土之下,掩埋着太多关于战争的沾满鲜血的记忆,也有太多的关于为解放和自由大义献身的感动。
□晨报记者 李可
耄耋老人千里之外赶来看战友
在位于金山寺东坡的市烈士陵园内,沙沙的风声中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墓碑,碑下,共埋葬着178位烈士的遗骨。他们全都没有名字,却为着同样的目标和追求被镌刻上了同样的印记。
据市民政局优抚科工作人员李增军介绍,这里埋葬着的是豫北战役中牺牲的我军战士。1947年4月,刘伯承、邓小平同志在鹤壁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进行了著名的豫北战役,在浚县火龙岗地区全歼了国民党王仲廉部第二快速纵队等部,收复淇县、滑县、浚县三城。此役为解放汤阴、安阳、新乡、鹤壁地区,打破国民党进攻解放区、夹击我中央首脑机关之阴谋作出了重要贡献,进而为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扫清了障碍。
“我军战士抛头颅洒热血,许多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战后部分烈士葬于当时解放军后勤部所在的大梁庄村东。牺牲的战士大多年龄在18岁~22岁,原籍多为河北省武安县、涉县、山西省潞城等地,当时除两位营长用棺材外,其他的战士均用几尺白布安葬。2001年,市委、市政府决定迁移大梁庄烈士墓并择址金山寺东坡建设市烈士陵园。2002年3月举行了迁安仪式。在迁安中,当年与烈士同时下葬的写明烈士姓名的瓦片上的字迹已经消失,烈士姓名无法考证。”李增军介绍,此次共有175名大梁庄烈士及3名牺牲在崔庄的无名烈士被迁安至陵园,烈士的遗骸被放入长1.5米的棺木中,棺木上放有国旗。
65岁的张泉老人是市烈士陵园里的守陵人,每到清明等节日,他都要迎来许多前来陵园祭奠的人。“有学校的师生,有机关的职工,也有附近的村民,每年都有很多人来。”
张泉老人介绍,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发生的一幕,三位80多岁的老人分别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这里——战友的埋葬地,面对墓碑老泪纵横。
“当时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分别从北京、武汉和济南千里迢迢赶到这里,聚在一起怀念他们的战友。听他们讲,三个人当年在一个部队,曾共同在这里参加战斗。几十年过去了,他们又重新聚在一起,回来看望那些当年牺牲的战友。站在墓碑前,他们都掉泪了。”张泉老人回忆。
迁安时烈士头骨上满是弹孔
刚走进山城区烈士陵园,陵园的看管人申现平便热情地上前迎接。
申师傅今年53岁。他19岁入伍,进入了湖北黄石市舟桥部队。一个多月之后,连里选派新兵前往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1排和2排的新兵全被派往了前线,我当时在3排,没让去。”申现平回忆,没有与战友们一起上前线让他当时多少有些遗憾,却也让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退伍后,申现平回到了家乡,并主动申请到山城区烈士陵园做了一个守陵人,而这一守就是28年。尽管看守陵园收入微薄,而且当时的他还有机会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但申现平还是义无反顾地来到了陵园,选择了这份与清冷做伴的事业。用他的话说,原因很简单,就是“与这里睡着的战友有感情”。“虽然这里的烈士我都不认识,但他们都是我的‘战友’,我在这里天天与他们做伴,就像是守着自己的亲人。”申现平说。
自陵园改建初期,申现平就一直在这里,而10年前亲历的烈士迁安过程,是他最深刻的记忆。
“解放汤阴和鹤壁的战争打响时,这里是战斗的后方。每当前线有战士牺牲,就会运送到这里来,由当地的村民和民兵们自发地把他们埋葬。刚开始时用棺木装着,后来牺牲的战士越来越多,老百姓们就摘下门板、捐出草席,将烈士遗体装起来、裹起来。到最后就只能挖个坑,直接把他们埋掉。当时这里还是荒山野岭,漫山遍野方圆十几亩的范围内,全是一个连着一个的小坟包,场面十分惨烈。”据申现平讲述,1991年陵园修建时,仅是为这些烈士的遗体迁安,就足足用了半个月时间。
“当时找了三十几个工人,一个挨一个地把那些小坟包挖开,将烈士的遗体迁出,然后一个个分别用塑料袋装起来,编上号码后排列在一起。”申现平说,迁安的过程看起来十分惨烈,“许多烈士的头骨上满是弹孔,还有一些遗骨并不完整,有的少了胳膊,有的没了腿,让人看得很揪心。”
当时有三十多人参与迁安,其中大多数人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的遗骨,不免有些害怕。“天色刚黑下来,许多工人就不干了,一步也不敢往里面走。我就一个人守着这里,有时还整理整理遗骨。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害怕,因为他们都是‘战友’,是‘自己人’,而且都是‘好人’。”申现平平静地说。
申现平指着地面告诉记者,整个陵园的下面埋着的全是当时迁出的烈士遗骨。
两颗头颅
悬挂了七天七夜
在浚县烈士陵园,几株小树的枝桠上满满地挂着白色花朵,那是前来祭奠的人寄托的无限哀思。
小树下,并排树立着两座墓碑,墓碑正面分别刻着“刘志成烈士之墓”、“耿连峰烈士之墓”。墓碑背面,则用斑驳的石刻文字讲述着一段浚县人民家喻户晓的故事。
陵园管理所所长曹玉军介绍,这里葬着的是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英雄——刘志成、耿连峰。
记者从碑文中得知,刘志成是陕西省西安市郊四合沟村人,幼年时双亲去世,家境贫寒,被迫为地主放牧,深受剥削和欺凌。1939年,他投身抗日救国战争,经战斗岁月的磨练,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高陵县民兵中队长,后任浚县县大队副大队长。
耿连峰出生于滑县留固乡耿庄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2年,社会政治凋敝,民不聊生、哀鸿遍野,耿连峰随家人离乡背井,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翌年,他以强烈的爱国热忱,回乡参加抗日民兵组织,之后曾在冀鲁豫军区四军区、滑县二区联防队、浚县县大队当战士,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参加大小战斗数十次。他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在岳庄、杨马湖、苏村、浚县城等战斗中出生入死、多次立功。
据碑文记载,1949年农历二月初六下午,浚县县大队驻在八里井村,副大队长刘志成带领耿连峰等战士前往道口侦查敌情。行至道口镇北,突然发现国民党地方匪首赵宗彦、李自斌带着两千多人向我县大队驻地扑来。副大队长刘志成当机立断、鸣枪报警,与耿连峰等战士边打边撤,掩护我县大队转移。撤至大伾山上,被敌人包围。刘志成身先士卒,率领耿连峰等战士顽强冲杀、浴血奋战,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但终因敌我悬殊、弹尽粮绝陷入重围,两人不幸被俘。
被俘后,两人虽遭严刑拷打但坚贞不屈,并大义凛然痛斥顽匪,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第二天上午,敌人在县城西门里安放铡刀,威胁恫吓,两人面对白刃视死如归,痛骂敌人,壮烈牺牲。刘志成牺牲时年仅29岁。耿连峰牺牲时年仅24岁,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铡死他们的当天很多人跑去看,现场太惨烈了。他们被敌人用铡刀铡死以后,两颗头颅被割下来,悬在高处挂了七天七夜。”曹玉军告诉记者,在刘志成、耿连峰两人牺牲当天,很多岁数大些的长辈都在现场亲眼见了。后来他们的事迹被代代相传,直到现在,浚县人民几乎家喻户晓。
历史的过往,
我们无法忘记
在浚县烈士陵园中,竖立着一座“浚县裴庄民众抗日纪念碑”,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的裴庄人民打响的中原抗日第一枪。
据史料记载,1938年3月15日,驻守汤阴的300多名日军南犯浚县。浚县裴庄村常仙甫、吕月迅速组织常玉海、常德海、常德顺、魏青海等青壮年村民登寨御敌。日军没敢贸然攻打,转袭裴庄后边的石桥村。常仙甫见状,立即组织青壮年增援石桥村,并从日军后方发起突然攻击,还没等日军清醒过来,村民们已手持大刀、长矛冲进敌阵,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格斗。此战共毙伤日军30余人,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3月18日,日军卷土重来,将裴庄三面包围。裴庄村民凭借土寨,顽强抗击,日军久攻不下。中午,日军调集重炮猛轰,并冲进寨里。常仙甫指挥村民与敌巷战,毙伤日军100余人。裴庄之战,给了入侵浚县的日军以沉重打击。
陵园里的抗日纪念壁上,则记录着一段惨痛的历史,那段日军在浚县屠杀数万民众的惨痛记忆。据记载,在1938年2月至1945年8月的7年多中,浚县人民在日军的铁蹄之下饱受蹂躏,日军先后在浚县县城、罗庄、裴庄、码头等地烧杀抢掠,制造了多起惨案,残杀我同胞数万人,烧毁房屋四千余间,抢掠财物不计其数。“日军撤走后,县城内外,大街小巷尸体横陈,血流成河。城东南三口井里塞满尸体,西门里遏云楼前十多间马棚下,尸体成垛。大王庙门前,尸体堆积丈余高。南关几个水坑的水被血染红,整个县城成了‘户户皆戴孝,处处闻哭声’的悲惨世界。”这段文字,便是对日军屠杀之后浚县惨状的描述。
在山城区烈士陵园中,也用文字记载着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1925年,在鹤壁地区有了党的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鹤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踊跃参军参战,英勇杀敌。1945年7月5日解放了鹤壁集镇。1946年10月23日,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孙殿英率国民党第三纵队、国民党汤阴县保安队共五千人,由汤阴分三路向路西解放区大举进攻,占领了鹤壁集镇、鹿楼镇,对这里进行了烧杀抢掠。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中共汤阴县委组织七百余名干部、民兵开展了6个月的惊天动地的武装斗争,共歼敌200余次,歼灭敌人千余人,创造了鹤壁革命史上的丰功伟绩,涌现出了王大海等一千余名杀敌英雄。1947年3月,刘伯承、邓小平等率领大军亲临鹤壁指挥作战,5月1日攻克汤阴县城,全歼国民党孙殿英部九千余人,解放了汤阴、鹤壁两地。
鹤壁市烈士陵园中,安葬有178位无名烈士;山城区烈士陵园中,安葬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等建国后牺牲的241名革命烈士和解放鹤壁牺牲的1034名大乌山英雄的遗骨。241名建国后牺牲的革命烈士中有名烈士58名,无名烈士183名;浚县烈士陵园中,安葬有760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及110余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牺牲的烈士。
正是这些在青山黄土下长眠的烈士,换来了鹤壁人民今天的幸福和安宁生活。这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过往,我们永远无法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