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张小娜 文/图
心提示
核
李三,1922年出生,1945年参军,参军后作战英勇,曾多次立功。1948年在水冶保卫战中,为掩护战友撤退,他不幸被俘。敌人抓到李三后,企图从他口中了解我军兵力部署情况,对他软硬兼施,用尽各种酷刑,威逼他投降,李三义正词严,宁死不屈。面对酷刑,李三高声骂敌人:“我是共产党员,你李老爷至死不会投降!你们这伙强盗,日子不会长了!”敌人恼羞成怒,最后将他活埋。李三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临行前他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在场的群众无不为他的英勇行为所感动。李三牺牲时,年仅26岁。
6月4日,记者来到鹤山区姬家山乡黄庙沟村英雄故里采访,希望能够了解更多关于李三的生前身后之事。
穷苦人家的孩子
6月4日,黄庙沟村的村干部李云福以及村里的几位年长者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坐在村子中央的石头上,说起李三,大家无不为他的英雄事迹感叹。
李云福介绍,黄庙沟,又名黄龙庙沟,位于安阳县、林州市(下称林县)、汤阴县三地交界处。这里是共产党活动比较早的地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村里的民兵非常多,参军的人也非常多,村里的革命烈士有十几位。
李云福告诉记者,李三家里现在已经没有人了,李三的母亲在上世纪70年代就过世了。他的母亲在李三牺牲后曾收养过一个林县的孩子。李三的母亲去世后,那个孩子把李三的母亲安葬后便离开了黄庙沟,回了林县。
李德章老人今年79岁,他也参过军,且和李三同属一个团,虽然他参军的时间比李三晚很多年,但提起李三,他很感慨。
“李三出身贫寒,刚出生那会儿连个正儿八经的名字都没有,因见他弱小可怜,家里人就叫他刺猬。”李德章老人说,那时候粮食少,而且经常发生旱灾或蝗灾,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没有保障。李三本来还有一个弟弟,他父亲李成林给地主打长工。有一次他父亲从地里往家扛了一捆干柴,半路体力不支,摔断了右小腿。因无钱医治,他父亲的腿再也没能伸直。后来他父亲当吹鼓手,全家人的生活更加艰难,他母亲宋娥只别无他路,就怀抱着一个,手拉着一个,沿街乞讨。李三十几岁就开始给本村地主李玉家放牛放羊,继而扛长工。农闲时,还跟父亲当吹鼓手。
据李德章老人介绍,1943年,河南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旱灾、蝗灾,哀鸿遍野,十室九空,死亡严重威胁着穷苦人民的生命。李三的母亲劝父亲一起到山西逃荒。父亲因腿瘸怕拖累妻儿,留在家中。这样,李三和母亲、弟弟逃荒去了山西,还没走到山西,李三的弟弟李根就饿死在路上。母亲哭得死去活来。后来李三和母亲再回到家乡时,他不满50岁的父亲也已离开人世。
记者跟李云福等人来到李三的故居所在地,在村里路北的绝壁之下,李云福指着一座用石头盖的房子说:“李三的母亲去世后,这块地就成了别人家的,房子也是人家盖的,李三家原来在这里住的是三间茅草屋。”
义无反顾 参军报国
“那时候日子不好过,参军是一条活路,李三参军的热情非常高。”李云福说。同时,他向记者讲述了李三参军的历史背景。1945年6月30日,为贯彻毛主席“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指示,太行军区三、四、五、七、八等5个军区和集总警卫团,共计9个团及林县、安阳、汤阴地方武装15000余人,编为3个支队,由一二九参谋长兼太行军区司令员李达和政委李雪峰统一指挥,在3万民兵、自卫队的支援下,发动了以肃清安阳以西外围日伪军为目标的安阳战役。7月5日,张廷发、黄新友、高扬率领第一支队,一举歼灭鹤壁集守敌孙殿英部暂编第九师二十六团,鹤壁人民第一次获得解放。
不久,党和政府动员青年参军参战,李三响应号召第一个报名参军。1945年7月20日,李三胸带红花,在母亲和众乡亲欢送下,与李只等青年农民一起,踏上了革命的征途。
李三参军后,开始在安汤县(现汤阴县)独立营当战士。1946年8月,安阳县独立团整编为太行军区五分区五十二团,李三在该团三营七连七班当战士。
李云福介绍,李三第一次受到嘉奖是水冶保卫战。1946年10月29日,为打退国民党向解放区的进犯,他积极参加了水冶保卫战。在上有飞机轰炸,下有重炮掩护的数千名敌人猛烈攻击下,李三和战友们顽强抵抗,以手榴弹和刺刀击退了众多敌人的多次攻击。太行军区司令员秦基伟赞扬他们“打得好!打得好!”
1947年3月22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下,发动豫北反击作战。4月3日,五十二团和四十九团、五十团、五十三团参加了攻克淇县城的战斗。下午4时开始总攻,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李三和他的战友由城西北城墙首先突破。登城后,他们立即扑向刚刚由汤阴来增援淇县守敌的孙殿英部一个加强营集结地,猛打猛冲,在兄弟部队的有力配合下,迅速将敌人全部歼灭。此次战斗,五十二团缴获敌人枪支弹药等军用物资最多,受到军区首长表扬。
1947年10月,为配合刘邓大军南下实施战略转移,牵制豫北敌人南调,晋冀鲁豫军区命令豫北指挥部,由太行五分区司令员陶国清任指挥部司令员,冀鲁豫军区政委甘谓汉任指挥部政委,统一指挥太行军区独立一旅及五分区五十二团和冀鲁豫军区独立二旅及四分区三五六团、三五七团等部队17000余人。豫北指挥部成立后,决定首先拔掉敌人插在我腹心地区的“钉子”——长垣县城。战斗非常艰苦,李三冲锋在前。战斗结束后,指挥部授予五十二团“登城第一”的锦旗,李三也被评为一等功臣。李云福说,听说当时李三的立功喜报还传到了村里,村里的干部群众敲锣打鼓,鸣放鞭炮,给他家挂上了“为民立功”的光荣匾。
1948年5月,在辉县魁村营战役中。李三和战友们站在水里英勇战斗。他的左肩膀负伤,鲜血直流,大家劝他下去,他说:“没关系,打仗要紧,不要管我。”扯下一个布条,简单包扎了一下,一直坚持到战斗结束。由于伤势过重,在首长和战友们的催促下,他才住进了林县于村野战医院。
掩护战友撤退时被俘
64岁的李喜昌是个老民兵,曾经当过民兵营长。他讲起了李三牺牲的那场战斗时,非常难过。他介绍,李三牺牲在另一场水冶保卫战中。1948年10月28日,困守在安阳城内的国民党四十军残部4000余人,在旅长韩凤义的指挥下,携带8门山野炮、轻重机枪和20辆汽车及数十辆大马车,在夜幕掩护下,向我解放区重镇水冶偷袭,企图大肆掠夺抢劫。当时,水冶物资丰富,棉花、布匹、粮食都大量集中在这里,县直党政机关均设在此地。五十二团在此执行保卫任务,团部驻古庄村,营部在南大街,晚22时左右,团参谋处接到前线哨连的军情报告,团长立即命令前哨进行火力侦察,并命令三营准备迎击敌人。次日凌晨3时多,敌人先头部队已和三营交上火。随即敌人主力部队陆续赶来,将三营包围。为保存实力,集中兵力更好地打击敌人,团长命令三营撤到古庄村修筑工事,用十几挺轻重机枪封锁固县,阻击敌人。此时,三营处境十分危急,村口、路口、小桥均被敌人火力封锁,到处都是敌人,相距只有十几米远,战斗异常残酷。敌人的信号弹不时划破长空,敌我双方的枪口吐着火舌,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如不赶快想办法突围,就有被消灭的危险。
三营接到撤退命令后,营长火速进行组织,这时,七连被敌人堵在一个院落里。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连长紧急召开班排长会议研究如何突围。共产党员、七班长李三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连长话音一落,他站起来,主动请战:“连长,让我们班打冲锋吧!”连长信任地点点头说:“好,你们前面冲,我们后面紧跟着冲杀出去!”李三接受任务后,招呼了战友,端起机枪,揣着手榴弹,一马当先冲了出去。他把手榴弹投向扑来的敌军,紧接着机枪也吼叫起来,敌人立即倒下一大片,其余纷纷撤退逃跑。李三借机再度向外猛冲,连长带领队伍紧跟前进,一阵勇猛顽强的冲杀,杀出一条生路。全连战士迅速由此向南,直冲到村外。在河西部队的支援下,他们打退敌人,立即过河向大部队靠拢。李三冲出村后,为掩护连队安全撤退,仍然在村口英勇阻击敌人。这时,他腿部已经负伤,鲜血浸透了裤子,但他不顾伤痛,又俘虏了一名敌人。当李三押着俘虏往回撤时,又遇上七八个敌人,敌人见他只身一人,便嚎叫着蜂拥而上。李三意识到自己难以脱身,就暗下决心,要和敌人血战到底。手榴弹甩完了,子弹用尽了,他就用砖头、木棒和敌人展开肉搏。最后李三因身负重伤,寡不敌众,不幸被俘,最后英勇牺牲。
李三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到部队后,战士们个个悲愤交集,怒火满腔。为纪念他,全团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部队首长介绍了李三的英雄事迹。太行军区追认李三为特等功臣,并授予七连为“李三连”的光荣称号。李喜昌介绍,上世纪60年代,“李三连”的官兵还来到黄庙沟村参观,并专程看望了李三的母亲。太行军区还编印了一套人民英雄李三事迹连环画册,军区副司令员陶国清、政治委员杨珏等同志为他题了词。李喜昌说:“我见过那本画册,画是蓝色的,纸是白色的。”后来还编排了关于他的戏剧等文艺节目,让部队官兵和群众了解他的事迹。李喜昌告诉记者,因李三的缘故,1965年文革刚开始时,黄庙沟村曾经一度改名为英雄村。
1949年4月12日,汤阴县政府在黄庙沟村李三的家门口,召开了有几千名群众参加的悼念大会,缅怀他的英雄业绩,并在他的墓前树立了英雄纪念碑,碑文称颂李三“生前英勇,死后光荣,是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生时忠诚为党英勇奋斗,死时保党荣誉宁死不屈”。
6月4日的采访中,记者随同李喜昌一起来到位于狐尾沟村的李三烈士墓。“原来这片地方是黄庙沟村的,后来改革归狐尾沟村了。”李喜昌说。在狐尾沟村的一片果林里,记者见到了李三的墓,墓碑上的字迹依稀可辨。“直到现在,附近村庄的学生每年清明节还会来这里扫墓。”李喜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