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8月1日起,新版《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新国标)将正式实施。届时,凡在市场上流通的纺织产品都将按新国标进行检测判定。据相关专家介绍,随着我国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家对纺织产品质量安全以及环保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相关标准正在不断地修订完善,消费者的穿衣安全将会更有保障。
◆新国标变化很大
新国标的适用范围,除原有的服装、装饰用纺织产品外,还新增了家用纺织产品。”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许鉴介绍,新国标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今年年初发布的,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各类纺织产品。
“新国标中的标准规定更清楚,可操作性更强,在指标要求和测试方法上都更符合服装市场的新变化。”相关专家表示,新国标与2005年实施的旧版国标相比变化很大,主要体现在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
据记者了解,新国标将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PH值范围从4.0~7.5修改为4.0~8.5,并增加了“取样说明”以及消费者关注的染色牢度、甲醛、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试验等的取样要求。此外,还将装饰挂布、工艺品等装饰类小物件的名称变更统称为“布艺工艺品”;增加了对内衣、毛巾、泳衣、帽子等服装的要求。此外,对原来的一些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也进行了改动。
◆新国标更注重穿衣安全
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表示,实施新国标将提高我国纺织产品的安全性和产品质量,更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同时也有利于其适应市场竞争。据相关专家介绍,新国标在婴幼儿纺织产品安全方面进行了许多改进,考核指标中增加了耐唾液色牢度以及保护婴幼儿皮肤的标准。
芳香胺致癌风波曾一度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在新国标中,增加了可分解致癌芳香胺的限量值,规定限量值为≤20mg/kg,同时规定在还原条件下,染料中不允许分解出芳香胺清单。对此,专家举例道,新国标在禁用的偶氮染料中新增了“4-氨基偶氮苯”,这使得禁用偶氮染料的总数量达到了24种。
据悉,旧版国标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根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制定的首个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从2005年1月1日实施以来,在有效保护我国消费者的健康、规范纺织产品市场以及提高我国纺织行业的整体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十二五’规划将消费品安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服装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重点关注服装安全问题。”许鉴说。
◆新国标促进企业全面管控
产品质量
“标准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新国标的实施将会对服装纺织产品的生产、销售产生重大影响。”王茁表示,各服装企业要及时了解新标准的详细内容,重点了解新标准与原标准在技术指标上的变化,切实做好实施准备工作。“如果企业用错标准,就会导致产品不合格,造成经济损失。”“服装生产企业仅仅熟读新国标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切实增强产品质量安全和法律意识。”许鉴认为,企业除了要深入理解其中的技术要求,防控质量风险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工作要做。标准化是个长期的积累过程,目前一些小服装企业从业人员技术素质相对较低,不能全面准确了解国家标准和相关产品标准的重要性,有些企业甚至在相关标准已实施半年后,对其还不知情。加上生产设备和工艺落后,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较弱,甚至为了降低成本采购质次价低的面辅料,往往导致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因此增强企业质量意识,使企业真正认识到提高服装产品质量的必要性,标准化工作才能扎根企业,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确保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带动整个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服装行业倡导建立四位一体的品牌观念,即品质、创新、快速反应和社会责任,其中品质和社会责任是品牌发展的基石。如果品质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品牌就会无法立足,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王茁表示,新国标实施在即,许多服装企业对此高度关注,有些企业还与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借鉴后者指导意见,及时解决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此外,企业建立自主实验室也是多种手段管控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认为,作为纺织服装企业,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是最佳模式。自主建立实验室既能够帮助企业树立内部质量管控的坚实防线,又能提高研发效率,更有助于发挥市场导向性强、研发成果转化快的优点。
(据《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