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去世已有20年了,养育之恩至今铭记在心。
1943年,我才5岁,家里很穷,又遇大旱,妹妹饿死了。父亲眼看着全家人没有活路,要带家人去逃荒。母亲认为,逃荒要饭死活难定,含着泪说:“让我和喜只(我的小名)留在家吧,他年龄小,我脚小,都走不动,死就死在家,万一活下来也好留个根儿。你们到外面等遇上好年景后再回来,家也还有人,好过日子。”
父亲带着哥哥、姐姐逃荒,一走就是8年,杳无音信。我和母亲在家饥寒交迫,度日如年。母亲凭着“要把儿子养大,等亲人回家”的信念,想方设法让我上学。我7岁那年冬天,母亲因为没钱给我买书,就把家里仅有的一碗面摊成几个饼去卖。天快黑时,下起了小雪,我在村边等母亲,又饥又冷,浑身发抖。母亲回来后把我抱到怀里,母子哭成了一团。
1951年,父亲领着姐姐回来了。当时我初小毕业,母亲又毫不犹豫地让父亲把我送到20里外的鹤壁一完小上高小。两年后,我考上了汤阴县一中,成为我们村第一个中学生。母亲没读过一天书,但她极其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我弟弟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我是副高职称,弟弟曾是开发区管委会总工程师,都为社会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如今我们兄弟俩都已退休,举家过着幸福生活。母亲地下有知,也该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