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
据《扬子晚报》昨日报道,国家海洋局通报,中海油渤海油田溢油已使周围海域840平方公里的1类水质海水下降到了劣4类。
国家海洋局的这组数字如果在前几天以民间的渠道扩散开来,这一定是“耸人听闻”加“居心叵测”——因为就在这两天,中海油在事隔半个多月后跳出来说,事发海域“只涉及200平方米左右”,无须庸人自扰之。
“840平方公里”与“200平方米”能是一个概念?“基本无影响”与“1类水质海水下降到了劣4类”能是一回事?
扯谎多了,真话也堪疑,何况,真假与否尚属未知。有媒体称,中海油发生过多起原油渗漏事件,但从未完整披露过,比如2009年9月,中海油旗下海南福山油田一个月内发生两次漏油事故,对附近的一个小水库造成污染。按照眼下不靠谱的回应逻辑,中海油“从未听说过与蓬莱19-3油田类似级别的泄漏事件”的表态又有几分公信力?
历史再次告诫我们:企业大小与社会责任从无天然亲属关系,在逐利本性面前,只有规矩与秩序才是捍卫底线的可靠选择。渤海是我国宝贵的内海,我们在反思中海油的“捂功”与污染详情的同时,更该警惕的是监管——不只在于茅台酒或天价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