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提示
核
湖北十堰市,武当山。玉虚宫、五龙宫大殿的修复工程还在紧张进行,据当地媒体称,工程计划于今年10月竣工。遇真宫的抬高修复工程年内也将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如果顺利,计划于2012年完工。
这些宫殿,都是1412年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张三丰而建。很多人知道他,是因为金庸。在其武侠小说中,张三丰武功盖世,超凡脱俗,神龙见首不见尾。他开创了江湖上的大帮派——武当派,地位仅次于少林派;他发明了内家功夫的代表——太极拳;他死而又生,领着一帮垂髫少年云游四方,不知所终。
小说虽为虚构,张三丰确有其人。
年少聪慧 5岁治眼疾时被道士收为徒
关于张三丰的真实面貌,史料记载:龟形鹤骨,大耳圆目,不论寒暑都只穿一身道袍、一件蓑衣。这副形象,与电影中的仙风道骨、气宇轩昂相差甚远。
关于张三丰的家庭出身和生卒年月,至今尚无准确答案,只有如真似幻的传说——
据说张三丰的祖父是“五斗米道”祖师张陵的后人,于南宋末年携家迁入辽东。张三丰的母亲姓林,早年生过四个儿子,可惜全部早夭。年过四十,林氏又生了两个儿子,小儿子就是张三丰。
南宋理宗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四月初九子时,将近临盆的林氏梦见一只仙鹤从东海飞来,落在屋顶上,随即腹中剧痛,张三丰呱呱落地。他出生后,院中真有一只仙鹤飞起,绕屋三圈,一飞冲天——这符合古代传奇人物的出生惯例。张父抱起孩子,见其颇有异人之相,便取名“全一”,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完人,但母亲觉得拗口,又起了一个小名叫“君宝”。
据说张三丰年少聪慧,过目不忘。5岁时,他忽患眼疾,家人带他去道观治病,道士不仅治好了他的眼疾,还收他为徒,教他修炼道法。张三丰跟随道士学习了7年。因为林氏思子心切,他无奈还俗回家。
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建大都(今北京)。张三丰参加官员选拔考试,得到当朝宰相的赏识,被任命为中山府博陵县(今河北定县)县令。张三丰上任一年,父母染病双亡,他遂绝意仕进,将双亲的灵柩送回辽东安葬,在故里为双亲戴孝守墓数年。
在守墓期间,张三丰潜心修道。一天,一位姓邱的道人慕名来访,邱道人同张三丰一起谈论道教理论,竟使张思路顿开,决定遁入玄门。他将家中田产交付给族人,嘱咐代为管理经营,只带着银两和衣物去云游天下。
张三丰的行踪遍及北方。一日,他来到陕西宝鸡金台观,见此地山泽清幽,松涛苍润,实为仙境之地,便在此住下,自号“三丰居士”。张三丰的名字,由此得来。
举止奇异 身上脏臭无比,被称为“张邋遢”
元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67岁的张三丰离开金台观,入终南山,遇见了道教大师、被称为“火龙真人”的陈抟。(此为传说。历史上陈抟实有其人,生活年代约为唐末北宋初。即使根据道教的说法,陈抟活了118岁,在张三丰出生前,他也死了很久了。)
陈抟早年举进士不第,隐居武当山九室岩,后来到华山云台观,与隐士李琪、吕洞宾为友。据说,陈抟向张三丰传授了《无极图》、《先天图》和六十四卦图式,又向其传授了“天下第一玄”的睡功。张三丰豁然贯通,于是更名“玄素”,自号“玄玄子”。
此后的时光,张三丰继续学道、修炼。
10年后,他奉陈抟之命,南行到武当山继续进行修炼。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的春天,张三丰抵达武当山,在此苦心修炼了九载,道法终于大成。
此时的张三丰,已经显示出“仙人”的特异之处。据《明史》载,他有时三五天才吃一顿饭,有时数月不食,不吃则罢,若吃则食量惊人,史称“所唆升斗辄尽”;不睡则已,一睡便是月余,他曾经睡在雪堆里,鼾声闻于四野。他不修边幅,身上脏臭无比,时人呼他为“张邋遢”。于是,他竟自称“邋遢道人”。这种奇异的的举止,引起民众的好奇,使其声名远扬。如果在今日,这种做法颇有“炒作”之嫌。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121岁的张三丰在武当山广招门徒。他对门徒说:“此山他日必大兴”,遂同诸徒一起“去荆榛,辟瓦砾,创草庐居之”。后来果如他所言,明成祖朱棣大修武当山,封武当山为“大岳”。
金庸笔下的“武当七子”,历史上也有原型,张松溪、张翠山两人曾投奔张三丰门下,而据说得其真传者仅张松溪一人。据说,连修南京城墙的大富豪沈万三也是张三丰的门徒。
张三丰在武当山定居后,精研道法,开创了武当道教一派(又称“三丰派”“隐山派”)。此派提倡道、儒、佛三教同源;注重修炼内丹,即内功,要求练功时坚持做到“凝神调息”——也就是说,排除杂念,一心练功,方能达到目的。“三丰派”此后发扬光大,明清时出现的许多道教派别几乎都同张三丰有关。例如:宝鸡三丰派、武当三丰派、王屋山三丰派、三丰自然派、三丰蓬莱派、三丰日新派等等。据统计,清末时奉张三丰为祖师的道派达17家之多,在民间流行一时。
超级全才
除了有一身好功夫还精通音律
而今,人们对张三丰最深刻的印象,不是因为他道行高深,而是他开创了中国武术中的武当派。中国武术按南派北派、内家外家划分,素有“南武当,北少林”之说——少林派奉达摩为始祖,武当派则以张三丰为创始人。
张三丰是怎样创造出武当派功夫的?这是明清以来武术界、学术界普遍感兴趣的问题。
迄今为止,流行三种说法——
其一是真武神授。史料记载,张三丰在赶赴大都的途中,一个夜晚,梦见真武神君降临,向他传授拳法。次日黎明,张三丰被一群拦路抢劫的强盗围住,他便运用神授拳技,打败了这群强盗。从此,张三丰以拳技闻名于世。
其二是受到鸟蛇相斗的启示。在武当山至今流传着张三丰观“鸟蛇斗”的故事——张三丰在崖边看见一只鸟与一条蛇打架。每当鸟上下飞击长蛇时,蛇就婉蜒曲身,摇首闪避,从不曾被击中。相持时久,鸟儿精疲力竭,无可奈何地飞走了。张三丰由此得到启发:以柔可以克刚,以静可以制动。于是,他模仿长蛇的动作,创造出了一套拳法。
其三是脱胎于少林拳。传说张三丰始习少林拳,尽得其精微奥妙,复从而翻新之,武当拳法就这样诞生了。
事实上,除了一代武术宗师的身份,张三丰在史书记载上,还是个超级全才。
他留下的道教研究著作很多——《金丹要旨》、《金丹秘诀》、《金液还丹歌》、《无根树二十四旨》、《地元真仙了道歌》等在明代即已刊行,史称他“论三教书,则吐辞滚滚,皆本道德忠孝”。
此外,张三丰还精通音律,善琴韵、好渔鼓。他的弟子丘玄清担任过明朝负责祭祀礼仪的太常寺卿之官。
据说,张三丰还精通堪舆之学、相人之术,能知后世、测未来。或许正是由于张三丰具备的种种本事,民间越传越神,甚至说他可以腾云驾雾、练就不死之身,已然成为仙人。
名气甚大
朱棣多次遣人寻访,无果而返
张三丰的名气越传越广,明朝皇帝也对他产生了兴趣。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太祖朱元璋下诏请张三丰赴南京传道讲经,他婉转拒绝了,此时,张三丰已经137岁。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成祖朱棣听说武当山道人张三丰“深有道法,广具神通”,于是命给事中胡滢偕内侍朱详“赍玺书香币往访”。张三丰避身出游,胡滢和朱详遍历山野,“积数年不遇三丰”。两年后,朱棣又下诏,命道士元虚子往武当山见张三丰,并以御制诗赐之,其中有“若遇真仙张有道,为言伫俟长相思”之句,向其表示渴慕之情。张三丰还是避而不见。此后的十多年间,朱棣6次遣人寻访张三丰,无果而返。甚至,朱棣为了表示他的诚心,在武当山大兴土木,“费以百万计”,先后重建和新建了净乐、遇真、玉虞、紫霄、南岩、朝天、太和等九宫九观、七十二岩庙、三十六座庵堂,总建筑面积达一百多万平方米。由此形成了现在武当山的建筑格局。
此后的数百年间,历代皇帝都对张三丰崇敬有加。
之前,据史料记载,张三丰已经死过几次,不过每次都有“诈尸”嫌疑。在宝鸡金台观时,张三丰称“我命数已尽,归天有期”,遂留颂辞而死,尸首都已经装棺了,突然里面传出声音,打开一看,张三丰如同梦初醒,慢慢站起。或许,这也是一种“炒作”手段。
明亡后,张三丰仍有灵迹显现。如清代清士李西月、奉道者汪锡龄自称遇见过三丰祖师。
帝王的慕求与褒封,道门的迷信神化,使张三丰的传说历久不衰。 (据《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