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电话号码是多少?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1年7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第一个电话号码是多少?
最早的北京电话号码只有一位数
精神

 

  心提示

  核

  在拨打外地的固定电话时,大家早已习惯性想到先得拨当地的长途区号,电话才能接通。现在的电话区号是解放后设立的,而在电话刚出现的时候,全国的电话号码都是怎么设的呢?当时有没有区号?人们是怎样打长途电话的?中国的第一个电话号码是多少呢?

  ▲

  ▲

  早期的磁石式电话。

  民国时饭店广告留的电话号码。

  1877年:

  全国第一部电话出现在上海

  要知道中国第一个电话号码是多少,首先要知道中国第一部电话出现在什么时候。

  中国第一部电话出现在上海。上海市档案馆工作人员蔡亭俊曾对此做过研究并提供了相关资料。在《上海初用传声器》光绪三年第十二卷中对此曾有记述。用电线传递声音的设想是法国的布尔瑟在1854年最早提出的。1861年,赖斯实验成功。1876年,苏格兰人贝尔关于制造电话的专利获得批准,此后迅速发展。电话于正式发明的第二年即1877年就进入了上海。

  1882年2月21日,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7号正式开设了第一个电话局,设置了一部人工交换机。并在租界内的马路上架设了线杆。25家客户成为上海首批电话用户。这个电话局是上海,也是中国最早的市内电话局。

  早期的电话学名叫磁石式电话,用的是电池,拨打要靠手摇。与现在的程控电话直接拨号通话不同,这种“摇把子”必须先接总台。总台接线员看到对应的线路显示灯亮了后,将接线柱插入亮灯的插孔,然后问:“要多少号?”得知号码后,接线员再将连线的另一个接线柱插入对应号码的插孔,双方这时可以进行通话了。

  南京:早期火警电话号码有22个之多

  早期南京的电话号码又是怎样的呢?在档案馆里,记者查到了民国36年也就是1947年,南京市印制的电话簿。这本小册子只有一个肥皂盒大小,封面上印着“交通部南京电信局”。在册子里,记录了当时使用的各类特殊电话号码。当时依然保留有一些两位数的号码,基本上属于政府机关,比如国民参政会的号码为77,中央组织部的号码为79,国民政府的号码为82等。此外,当时的民用电话号码基本上为5位数。

  早期的特殊紧急号码又是什么样的?比如火警,跟现在的“119”相比有何不同?根据史料记载,民国初年,规定火警报警专用电话号码,全国各地都不同,北京最早公布的两个火灾报警电话号码:一是“09”,一是5局0100。

  而南京早期的火警电话又是什么?在《交通部南京电信局》这本册子里记载,当时的救火机构分散在全城,电话号码也不尽相同,比如消防总队为33884,消防队第一分队为21692,首都救火联合会为24828,共有21个之多。当然,如果记不住那么多号码,也有省事的法子,直接拨打统一电话“72-74”,除了火警,盗警、警察厅、急救医院等,也可以通过这个号码转接。这么算下来,南京当时光是有关火警的电话号码就有22个。

  不过早期所有的电话都需要人工接通,效率自然高不了。一旦遇到紧急事件,更是如此。在上海消防网的“消防史话”栏目中,可以查阅到早期关于火警电话的新闻报道。其中一则新闻是来自民国6年也就是1917年的《民国日报》,描述由于电话转接太慢,救火联合会申请了一部专用的电话直拨机器。

  北京:

  最早的民用电话号码

  只有一个“7”

  

  照理说,上海诞生了全国第一个电话局,那也诞生了一批最早的电话号码。但由于史料缺失,上海最早的一批电话号码不得而知。北京电视台栏目《身边》在2008年5月的一期节目,曾探访到了北京最早的一批电话号码。栏目组找到了清宣统三年也就是1911年的一本电话号码簿,上面记载了最早的北京电话号码,只有一位数。号码“1”到“6”是电话局内部使用的,从“7”号开始变成民用。

  “7”号就是北京五城学堂(现在北师大附中的前身)的电话号码。为何一所学校能享此殊荣呢?节目组探访到一种说法:当时的北京电话局跟五城学堂是邻居,而且创始人是同一个人,于是第一个民用电话号码就被安排给了这所学校。

  随着时间推移,电话号码的位数也在不断增加。今年4月刚刚离世的中国电子学家、两院院士罗沛霖曾在一篇中国电信发展史专访中回忆说,小时候印象中,也就是1920年前后,北京电话号码已发展到了两位数。当时他的父亲担任北平电话局的局长,他由此得以接触到早期的电话。他表示自己看到的电话都是人工交换机电话,接线员会负责把这个电话线路接到另一条电话线路上才可以通话。所有这些都是靠人的手动操作。当时北京这些两位数的号码,总数不过几十个。

  电话,在当时被人称为德律风(Telephone译音),甫一出现,即令国人大为叹奇。在进入中国多年后,依然有很多人对于用一根铁丝、在数里之外就能互通信息,感到大惑不解。因此,难得打上一次电话的人,往往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讲话。当时还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如果是打长途电话,由于距离比较远,所以音量要比打市内电话时大才行,不然对方听不清楚。

  在南京档案馆,记者看到一本书中就描述了一幕有点滑稽的情景:“不常打长途电话的人,往往在说话时神情紧张,用力地高声讲话,反而使对方听不清,而且人在紧张时,最容易遗忘要说的话,一句话要反复讲述好几遍,相当费力。这是不必要的。”

  其中还有大量关于教人们如何使用电话的内容。其中一篇名为“说话也要有节奏”的文章。文中这样写道:“通话时,嘴唇与话筒的距离最好在一英寸左右。语音高低适中,太高了对方听不清楚,至于说话的快慢,最好每个字中间有适宜的空间,顺着自己的情感意旨,来决定快慢。总之,精神不要太紧张,最好仍然保持平常谈话时的心情,这样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图。因为用电话通话,不比对面相谈,可以拿面部表情和动作来补充,所以要注意不要把话说变了质,使人听不懂,甚至发生误会。”

  打电话易“忘词”?有教你打电话的书

  民国时期长途电话怎么打?

  电话局有偿帮你“叫人”

  

  不过除了注意别“忘词”,这本册子同样记载了打一次电话尤其是长途电话,过程有多费事。册子记载当时南京的长途查询台,只要拨打号码“116”就能查询异地号码。如果想查综合服务信息,比如火车班次、剧院节目等,可以拨打服务台电话“115”。这些都跟现在的“114”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毕竟有电话的单位或个人是少数,因此如果对方没有安装电话,也没有电话号码,又要长途通话,怎么实现?当时的电话局顺势推出了“叫人”服务。比如家在南京的老张要给上海的朋友老宋打个电话。而老宋家正好住在当地的电话局附近。这样,当老张在南京拨到上海电话局时,上海那边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跑到老宋家去“叫人”。

  当然,“叫人”这项服务也是需要收钱的,需要排队挂号,填好对方的姓名、地址。册子中记载,如果是叫到人了,那就从指定受话人或他的代表和发话人通话时起,也就是从老宋赶来跟老张通上话开始算。不过,要是老宋不在家,或者不愿意来接电话,那这个“叫人”的钱,还是要付的,这笔钱叫做“销号费”。另外,电话局也不会接受所有的“叫人”服务,如果对方住得远,那可没法找,因此“叫人”服务是需要提前申请的。

  新中国成立后,这样的情况依然延续了一段时间。今年81岁的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刘先觉还记得,那会儿的南京,电话依然是稀罕货,电话号码一般是5位数,还只有大一些的单位才有。“如果你是打给个人,个人一般是没有电话的,而要让那头电话局的人帮你去喊人。这一来一去就要很长时间。更糟的是人不在家,没喊过来,那这电话就白打了。钱照样要付,价格不菲。”他由此表示,在那时,人们一般有事还是倾向于发电报,不是被逼无奈,是不会去打电话的。

  

  民国广告已流行登电话号码

  其中金融机构最多,饭馆第二

  

  翻阅民国南京的老电话簿,可以看出当时的南京金融业、商业和教育都颇为兴旺发达,民营经济数量繁多,银行、饭店、学校、煤油等信息在电话簿里占了大头。比如当时位于下关复兴街3号的马步记煤炭号,号码为90001;位于升州路的“李华兴百货号”,号码为90002;位于珠江路口的珠江食品公司为90006等。

  在南京档案馆,一本来自1930年左右的《申报画刊》,广告里大多附带了电话号码信息。比如位于上海外滩17号的美商友邦银行,号码为17725,东方饭店为64212。在民国37年也就是1948年出版的第八期《南京电信》杂志上,同样刊登了不少广告电话,比如重庆商业银行南京分行为22843,南京市储蓄质押信用合作社为21964,“复兴村食品号”商店为90189。

  记者初步估算了查阅到的民国广告,在登广告附号码的机构中,各类银行和贷款机构占了大多数,排名第二的是饭馆。可以推测,当时装得起电话的民间机构,主要也是这些。

  (据《现代快报》)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