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铁桥遇刺身亡震惊上海滩
核心内容
真相大白
旧闻新赏
赵铁桥为何选择了一条主动送死的行车路线
案发时刻,保镖刘华为何不见踪影
命悬一线,为何不送到附近医院施救
疑点重重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8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命悬一线,为何不送到附近医院施救

 

  赵铁桥受伤后,很快被送到了海格路的红十字会医院。在这里,他因为流血过多最终死亡。这一切看上去,似乎都合乎情理。然而,在7月25日的《申报》上,却有这么一句奇怪的话,“赵既被刺,原拟命车送宝隆医院救治”。也就是说,一开始,赵铁桥命令车夫将自己送到宝隆医院救治,但是最后车夫把他送到了海格路的红十字会医院。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这所宝隆医院,是德国人宝隆在1899年兴建的,位于当时的白克路(今凤阳路),在那个年代,宝隆医院的设备和技术堪称一流。更关键的是,记者通过百度地图发现,当时的宝隆医院所在地,距离枪杀案发生的招商局大楼,不过2.7公里路程。而赵铁桥最终毙命的海格路红十字会医院,距离招商局大楼则有5.3公里之远。毫无疑问,将生命垂危的赵铁桥送到附近的宝隆医院进行抢救,是最佳的方案。

  可是,明明知道时间就是生命,车夫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把赵铁桥送到红十字会医院?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原来是赵铁桥临时改变主意,又让车夫将自己送到红十字会医院,因为他“忽忆及范争波枪伤,系红十字会医院治愈”。

  让赵铁桥改变主意的这位范争波,是国民党上海市特别党部的常委。1929年冬天,范争波在霞飞路遭遇暗杀,身中三枪,然而,经过海格路红十字会医院的救治,范竟然奇迹般生还。

  遗憾的是,将范争波从鬼门关拽回来的红十字会医院,面对肝脏受伤破裂的赵铁桥,却束手无策,只能听天由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