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背生“人耳软骨”是真的
福建企业:1吨“地沟油”产出980公斤生物柴油
被提前3天曝光
引质疑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1年8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调查组回应“人耳鼠”学术造假一说:
鼠背生“人耳软骨”是真的

 

  据法制晚报消息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近日刚刚揭晓,曾进入有效候选人名单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被推为中国组织工程学科带头人的曹谊林并不在列。近日媒体一篇关于曹谊林陷入“学术造假”质疑的报道,又将一位落选的候选院士推向公众视野。

  媒体质疑称,曹谊林“一只假耳朵骗了3亿元科研经费”。上海交通大学应对工作领导小组8月26日晚向记者回应称,裸鼠背上再生“人耳软骨”的科研成果经专家鉴定,是真实的。同时,我国组织工程又取得新的突破:应用人体细胞在体外再生逼真人耳廓形态软骨。

  

  “人耳鼠”是“模型”骗3亿元经费?

  据报道,有质疑者称,曹谊林赖以成名的“人耳鼠”是维持了十余年的谎言,他因此获得众多荣誉和资金支持,之后却停滞不前,让巨额投入打了水漂,“一只假耳朵,骗取三个亿”。

  据报道,“人耳鼠”的“人耳”是用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做成模型支架,将牛软骨细胞“种”在支架上,繁殖生长出建造人耳所需的细胞外基质后,再植入老鼠体内。

  等完全降解材料制成的支架消失后,软骨组织与老鼠皮肤长在一起,就成了外观酷似真耳的“人耳”。“人耳鼠”在国内第一次公开亮相,是2001年的国家“863”计划15周年成就展。

  但曹谊林的学生商庆新却说,“植入老鼠体内的肯定不是软骨,有可能只是高分子材料支架。”

  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因为“人耳鼠”引起的广泛关注,10余年来,仅国家“973”、“863”投入到曹谊林研究团队的科研费用就达6000万元。加上其他投入,累计科研费用达3亿元左右,但并未获取预想中的产业回报。

  

  鼠背生“人耳软骨”是真实的

  对于媒体质疑曹谊林教授科研团队裸鼠背上再生“人耳软骨”成果存在科研造假,并认为科研经费使用存在弊端这一事件,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核实,对组织工程的成果进行了确认。

  8月26日,调查有了一个最新的结果,调查组向记者回应称,最终调查确认,裸鼠背上再生“人耳软骨”的科研成果经专家鉴定,是真实的,也是国际公认的成果。

  调查组还对2011年展出的“人耳鼠”是“模型”一说做出澄清:“人耳鼠”正常实验过程需6周~8周才能形成软骨,当年离布展仅有两周,实验室将软骨细胞接种到可降解材料的支架上,并植入裸鼠体内送去参展。由于裸鼠缺乏免疫力,在展会参观人员众多的环境下,裸鼠被展出两周后死亡,实验周期未能完成,裸鼠体内还未形成组织工程化软骨,展示的裸鼠终止于实验中间过程。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与曹谊林自己的解释一致。

  

  人残耳可再生软骨细胞

  另外,领导小组回应称,最近该团队应用小耳症病人的残耳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箱中再造人耳廓形态软骨也获得成功。

  应用人体细胞在体外再生逼真人耳廓形态软骨目前在国际上尚无相关报道,这是组织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近期取得的重要突破之一,也是推进临床应用转化进程的关键一步。

  目前人残耳软骨细胞的生物安全性已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测,相关的产品标准也已制订,近期准备开始更全面的检测。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