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商报消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于日前透露,正计划为经适房改名。这一消息引发专家和民众的关注。
齐骥指出,从1998年到2007年,我国经适房政策经历了几次重大调整,经适房的属性定位已发生重大改变,制度规则也日渐完善。
自2010年开始陆续上市的“新经适房”,其最大特点是“共有产权”:购房者仅享有60%~70%的有限产权,余下产权归政府持有;相比此前因寻租、腐败而饱受诟病的旧式经适房,新经适房不能再被视为私产,随意转手或继承,套现牟利的政策空子被大大压缩。
然而,目前大多数人对这一住房政策的连续性还不太了解,仍旧以过去的眼光非议现在的经适房政策。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发生,齐骥表示:“我们在想,最好把这名字(经适房)给改掉。”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
■专家看法:改名不能解决问题
“改个名字就能改变经适房的种种问题吗?不见得!”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经适房改不改名字没关系,当前之所以出现众多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执行层面。要解决问题,必须找到根源。他认为,经适房制度有悖于当初房改“货币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初衷,而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逐步取消这种非商品住宅。
陕西省房地产研究会会长王圣学也持相同的观点:应该取消经适房和限价房!他告诉记者,房改的政策是没问题的,从历史和发展中来看,它推行了房屋自有化和私有化,改革总体是成功的。只是在执行上来说,存在力度不到位的情况,执行不力造成了问题的产生。“从这些年的实施情况来看,包括经适房、限价房在内的保障房制度存在面太广、品种过多的问题,使得政府难以承担。再加上监管不够细、不够严,从而导致诸多问题的产生。”他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政府应该“收缩战线”,即缩小保障房的范围,取消经适房和限价房,但可以保留有地的单位给员工自建房。“今年保障房建设任务很多就是靠单位自建房完成的,否则,单靠政府投资根本无力来完成。”他说,而经适房和限价房很容易带来寻租的机会,如果强行搞,不仅可能完不成任务,而且可能导致弄虚作假。
同时,他建议继续加大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设,“为城市里最穷的人提供廉租房,为进城打工者和大学毕业生等群体提供公租房。”
■存在问题:总量不足,名不副实
总量不足。很多低收入居民没有机会得到经济适用房。如北京天通苑小区放号,结果有数千人通宵排队,最后开发商在政府干预下提前放号。所排的房号甚至出现了网上交易的情况,有的房号甚至被报出3万元的价格。有专家对此进行分析,认为此种现象的出现,除了放号方式落后之外,总量不足才是深层次的原因。
申请和发放过程涉嫌腐败。按照政府的初衷,只有收入较低,居住条件不佳的居民才可以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但实际中,一些不符条件想要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人都可以通过购买审批,不但收入较高的人可以购买,拥有多套房产的人也有办法买到。
“适用”名不副实。经济适用房应当是较为实惠的。但是,超大面积的户型也不少见,甚至包括跃层。虽然每平方米单价较市场低,但是总价高导致真正需要购买低价房的市民无能力购买。
■网上声音:一开始就没抓好
网友renkor:经适房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买到经适房,再买二套房,就是骗购行为。对骗购经济适用房者,不能仅让补交房款,应认定为诈骗罪,没收经适房,并判处有期徒刑!
网友wmyx998:经济适用房,开始没抓好,成目前一大败笔。
网友yxh18798:不会立法吗?刑法加一条诈骗国家公用资源罪不就可以了?搞那么麻烦!骗房的人查出来直接蹲监狱,看谁敢骗?!
相关链接:经适房历史
1991年 酝酿时期
这年6月份,国务院在《关于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提出:“大力发展经济适用的商品房,优先解决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
1998年 启动开建时期
1997年、1998年是房改的关键时期,也是房地产行业的起步时期,当时的商品房价格同以工薪阶层为主的中低收入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差距甚大。国家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和启动市场消费,经济适用房于1998年适时推出了,用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2005年~2006年 质疑时期
有关经济适用房的质疑大量出现,如经适房小区出现大量有钱人,小区内奔驰、宝马等高档轿车屡见不鲜;已售经适房呈现“高租售率”。
2006年 转型时期
当年8月,建设部称,经济适用房将一改以往出售的形式,面向低收入人群出租。租赁型经适房将是未来发展方向。廉租房、租赁型经适房及限价商品房三者将共同组成实物型的住宅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