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微博传言:
成蜂蜜用白糖勾兑
专家:不靠谱,白糖贵
微博传言:
成蜂蜜用白糖勾兑
专家:不靠谱,白糖贵
一直久抑难止的掺假、勾兑蜂蜜,近日又在微博掀起波澜,令许多消费者十分担心喝到“假蜂蜜”。一家企业老总在微博曝光蜂蜜行业潜规则称,全国年销售蜂蜜50万吨,其中有40万吨是白糖加工。对此,全国蜂产品协会负责人澄清,这些数据与官方数据有很大偏差,且用白糖加工的说法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现在白糖价格也不低,造假用白糖没多大利润,这种说法也不可信。
●曝潜规则
八成蜂蜜用白糖加工而成?
日前,河南某食品公司总经理王冠群在其个人微博上发表博文称:“全国蜂蜜产量只有18万吨,每年出口8.2万吨。海关从来没有进口蜂蜜记录。可全国年销售蜂蜜50万吨,其中有40万吨是白糖加工而成,你是否喝过假蜂蜜?”以王冠群提供的数据计算,全国市场上销售的蜂蜜中80%为白糖加入其他物质熬制而成。
王冠群的这一说法,令众多网民哗然,在转发此微博之余,也分享了自己一些购买到假蜂蜜的经历。其中广州市民杨小姐表示,自己以前就曾在广东一些自然风景区看到,有农户挑担、摆摊并带着蜂箱现场制作销售“天然蜂蜜”,但买回家一尝才发现,此蜂蜜口味奇甜、没有香味,不但完全没有“天然”的感觉,而且可能是调制出来的“化学蜂蜜”,这令她胆战心惊,觉得蜂蜜里有太多猫腻。
●协会辟谣
掺假蜂蜜虽有但量并不多
对于微博热传的这则假蜂蜜消息,全国蜂产品协会相关人士向《新快报》记者辟谣,十分肯定地表示此微博在假蜂蜜的量上绝对夸大了数倍,且数据来源毫无根据。全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郑尧隆称,根据蜂产品协会的统计数据,中国2010年蜂蜜的总产量是40万吨,其中出口量超过10.1万吨,每年还从阿根廷、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近万吨的蜂蜜,所以据此算来,中国整个蜂蜜市场上应该有31万吨的真蜂蜜在流通。
“实际上市场总共有多少号称‘蜂蜜’的产品我也不清楚,但即使以这条微博作者所说的‘全国年销售蜂蜜50万吨’来计算,掺假蜂蜜也是近20万吨,大概占40%,绝对没有网上流传的80%那么夸张。”郑尧隆还向记者补充,更何况,此微博主并未披露他的数据来源,而蜂产品协会提供的数据都是经过调查的官方数据。
●业内人士
白糖价高,造假蜂蜜没利润
行业协会相关人士在数据上对此微博提出疑问,也有资深业内人士对该微博中提及的“白糖造假”表示怀疑。汪氏蜜蜂园一位负责技术生产的总监告诉记者,现在最便宜的蜂蜜原料也要一万元左右一吨,而白糖今年已多次涨价,至少也要六七千元一吨,若用白糖造假,不但利润空间很小,而且很容易就能被检测出来,消费者甚至能直接察觉到有所不同,所以用白糖勾兑、掺假的说法也不靠谱。
“白糖本来价钱就高,而且做出来的‘蜜’明显花香味不足,完全是一股蔗糖水味,只要买过真蜂蜜、稍微懂点行的消费者都能看出来,所以这种造假方式比较少。”蜂产品协会的郑尧隆对此说法也表示认同,但同时也向记者承认,这些年来蜂蜜行业的确存在掺假和勾兑的现象,不过据他了解,用的并非白糖,而是价格只有蜂蜜1/4的果葡糖浆。
●消费提醒
辨别真假蜂蜜几招可判定
全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郑尧隆告诉记者,其实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这些年来也对蜂蜜造假现象颇为关注,但因果葡糖浆制假蜂蜜不但技术含量低、成本低、原料量大,而且利润空间巨大,因此一直屡禁不止。“现在蜂蜜造假主要还是用大米或玉米淀粉转换的淀粉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果葡糖浆,这种造假方式在感观上和真蜂蜜比较像,但还是能从一些小细节上辨别出来。”
1.看瓶身。只要把买来的蜂蜜放入玻璃瓶中,拿一只勺子放到玻璃瓶后,若透过玻璃瓶的前方往后方看勺子很清楚,那就说明是假蜂蜜,因为真的蜂蜜本身存在双折射的物理性质,不可能通透地看到蜂蜜背后的事物。不过,这种方法还是比较难鉴别勾兑蜂蜜。
2.看结晶。蜂蜜冷冻后会结晶,如果是假蜂蜜,结晶体是很粗糙的,并且放在手中揉搓是搓不开的,颗粒感很强;若是真蜂蜜,结晶体就很细腻,放在手中轻轻一捏就有一种融化的感觉。
3.用碘水。因为假蜂蜜或勾兑蜂蜜多以大米或玉米淀粉糖为主,若淀粉糖未转换完全,就会残留有淀粉,只要加入几滴碘水,就会发现“蜂蜜”变蓝。
4.有回弹。纯正的蜂蜜黏稠性大,有弹性,在倾倒时,最后的部分会出现拉丝现象;而假蜂蜜滴入水杯的过程中,完全没有一点弹性,拉丝马上下垂滴下又收回,且滴入杯中很快就散开,不像真蜂蜜那样很快沉入杯底再慢慢散开。
(据《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