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10月7日《新闻联播》节目播出“农民称年收入二十多万,党白给好几万”,以下为文字实录(摘录):
主持人:眼下的东北进入一年最忙的季节,本台记者来到黑龙江垦区,见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解说:宝泉岭梧桐河畔的水稻熟了,农民刘贵夫率先开镰了。
记者:你现在种了多少地?
刘贵夫(宝泉岭梧桐河农场职工):种了30多公顷,500亩。
记者:你现在投入的人工力量是多大呢?
刘贵夫:只有我和儿子,车一色归我儿子(管),田间管理都归我(管)。
记者(问刘贵夫的儿子):当新一代的农民了,你觉得你跟你爸那辈儿有什么不同?
刘岩龙(刘贵夫的儿子):不像以前那么累,都是一色机械化了,也就(干)三个月活。
记者:一年下来,能挣多少钱?
刘贵夫:一年二三十万,很轻松,你说上班一年能挣多少,那农民现在高兴不就高兴在这吗,共产党现在白给我们的钱都造(有)好几万,你说我们能不高兴吗。
解说:在黑龙江垦区,像老刘这样的农民属于一般水平。再过几天,宝泉岭玉米就可以收了,种粮大户孙文斌把他家的农机具从库房里开了出来,调整检修准备收割,这些大家伙综合起来价值超过1300万元,都是老孙自己买的。
孙文斌:这台车是230万,国家给补贴50万,个人支出180万,这台车工作质量好、效率高,收玉米一小时是45亩地,(粮食)综合损失率在2%到1.5%。一年机械作业费这些车下来得一百三四十万,交完七八十万的贷款以后,还剩几十万。
@网络微评@
“蒋格伟”:又见浮夸风?
“废小柴”:滚去种地了……
“luanzhanwei”:种的人参萝卜?平均一亩萝卜能卖一万元?
“黄鱼”:求年收入二十多万元的农民岗位……
“孩子他爹”:祖国啊,我对不起您,我惭愧啊!别说二三十万,一年剩个二三十千都不错了!
“@闽记”:我信!在福建漳浦县赤湖乡有个农民,去年在沙地里种植萝卜20多亩,4个月就收入20万元。
“你还别不信”:我家在黑龙江一个百十来人的小林场,林场“大地主”家承包了100垧地,每年就算自己不种,租出去,收地租都能赚这些钱,但这样的农民不多,他们是农民里的富翁。今年他家如果种了100垧地的玉米,净赚七十万不成问题。
“梁生”:如果有1%的农民这样,就好啦!
“杜术林”:能成农场这样的规模,当然是好事,但是这样的规模多吗?不多!
“月月旺168324”:我也相信这家年收入有这么多。但问题不在于此,在于这样的农户占当地农户总数的比例是多少?当地农户平均年收入是多少?还有当地困难农户的状况是怎样的?
“柏文学”:黑龙江垦区有多少农民?黑龙江有多少农民?黑龙江农民的年收入平均多少?另外,黑龙江垦区的承包机制是什么?谁有资格去承包500亩土地?
“大实话”:中国现在富强了,农民的收入也随着提高了,生在中国太幸福了。
□新华社记者 管建涛 王春雨
核心提示
黑龙江省一农场职工7日在接受媒体“一年下来挣多少钱”的采访时说,“一年二三十万”,很轻松挣到,而且政府“白给我们的钱都造(有)好几万”。消息迅速在社会上引起反响,不少声音质疑此老农在“吹牛”:“天啊,(种地)三个月二三十万!”“这老农,牛皮吹得杠杠的。”
带着这些质疑,新华社记者赶赴该农场调查发现,由于黑龙江垦区职工承包土地相对较多,承包职工一年赚二三十万元确实比较正常,同时随着国家对种地农民补贴力度的加大,每年拿几万元农业补贴的农户也确实存在。
质疑一:如何承包500亩耕地?
7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宝泉岭分局梧桐河农场职工刘贵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今年“种了30多公顷,500亩”。
对此,有不少民众表示质疑。有人指出,黑龙江省现有耕地面积两亿亩左右,农业人口在两千万左右,人均耕地面积在10亩左右,加上各家各户分散经营,如何承包500亩地?
据了解,黑龙江垦区是我国最大的国有农场群,刘贵夫应该称为农场职工,而不应称作“农民”。但由于都依靠从农场承包土地种地生存,他们也经常称自己是“农民”。黑龙江垦区耕地面积在4200万亩左右,垦区职工去年只有140万人,一些职工从农场承包几百亩土地的情况并不少见。
据黑龙江省农科院农业专家娇江介绍,像刘贵夫这样在垦区承包土地面积500亩甚至超过500亩的农场职工还有很多,有的农场职工甚至承包上千亩地。他说,2002年前后农民和农场职工种地挣钱较少,那时很少有人愿意承包土地,土地承包价格比较低。有些农场职工在那时承包土地,承包期限可能达到二三十年,所以才会出现承包上千亩耕地的种粮大户。
质疑二:一年如何轻松挣到二三十万元?
刘贵夫在接受采访时自曝收入“一年二三十万”,而且还很轻松,这一说法立即引发网友广泛关注,这也是刘贵夫受到社会质疑最多的地方。
在网络上,“天都吹破啦”“反正吹牛不上税”“哪会有人信啊”“蒙人的吧”等类似主题帖子纷纷质疑其真实性。网友较为集中的意见是,如果农民都挣这么多了,那一些老师、工程师的收入都不如农民,还不如都去种地。
针对此类评论,一些了解情况的人士则认为,农民年收入二三十万元合情合理,在黑龙江农垦总局下属的各农场,每家一年收入20万元~30万元很平常,主要因为水稻价格高,收成好,加上机械化作业,这没什么奇怪的。
一年种地收入如何达到二三十万元?刘贵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公顷地需要钾肥3袋750元,二胺两袋400元,尿素5袋400元,化肥一项近2000元。还需要种子180斤,按每斤5元计算,需900元。此外,还要交土地承包费7000元,加上农药、人工等费用,种一公顷水稻的成本在1.3万元左右。
按照每公顷水稻产粮1.6万斤,每斤1.5元计算,每公顷水稻获毛利2.4万元,扣除1.3万元成本,每公顷水稻大约收入1.1万元。去年,刘贵夫种了30多公顷水田,年收入超过30万元。
质疑三:国家每年白给的钱都有好几万?
刘贵夫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种地政府“白给我们的钱都造(有)好几万”,也引发民众质疑:难道还能白给这么多钱?那还用工作吗,都去当农民吧。
而事实上,现在农民种地确实享受了不少国家补贴,这一点确实是不种地的人所不了解的。有知情人士在网上给大家算了一笔账:每垧(约一公顷多)地国家补贴1300元左右。40垧就是52000元。如果那地自己不种,包出去,每年每垧是4000元。那么40垧就是16万元。也就是说40垧地,自己什么也不干,每年就能收益21.2万元。
据记者调查,最近几年,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惠农补贴力度逐渐增强。刘贵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每年“白给我们的钱都造(有)好几万”,并不夸张。
刘贵夫说,现在国家每年农业补贴不少,包括良种补贴、农业综合补贴等补贴项目在内,每公顷耕地得到的补贴在1100元左右。他家去年种了30多公顷,仅农业补贴就拿了3万多元。
相关新闻
与粮有关的行业
都将面临新机遇
据河南商报消息 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4的小麦、1/10的粮食,总产量已连续10多年稳居全国第一的河南,正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曾分析了近10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发现“河南农民年均纯收入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0元左右”。
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中原经济区被赋予了“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的战略地位,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稳定达到1300亿斤。
目前,河南已成为北京、天津、太原等北方大城市面粉及面制食品的主要供应基地,北京的一半、天津的三分之一面及面制食品来自河南。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夯实我省粮食生产能力,在不少专家看来,直接的受益者就是我省的食品加工业。
“与粮食生产有关的行业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河南省委政研室巡视员王永苏认为,2020年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能力稳定达到1300亿斤,对于食品加工业来说,这是很好的基础,也是很好的发展机会。
同时,一系列惠农政策和补贴将在中原经济区“先行先试”,包括逐步取消粮食主产县的县级配套,种粮装备更加精良,一斤粮食获得的补贴比例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