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新闻] 北京某学校日前在青年会扮演新剧(闻系代某项慈善事业筹款),某甲饰剧中女士,风鬟雾鬓丰韵天然,做派神情惟妙惟肖,观者咸叹赏。不置时扮演中医生某乙之妹亦在楼上观剧,一见魂销,异常爱慕,遂起自由结婚之念。——1937年3月19日天津《大公报》 民众必备中山装衣服,式样准确,取价特廉。孙中山先生生前在小号定制服装,颇蒙赞许。敝号即以此式样为标准。兹国民革命军抵沪,敝号为提倡服装起见,定价特别低廉。如荷惠定,谨当竭诚欢迎。
——1927年3月26日《民国日报》刊登的一则上海南京路“荣昌祥”号广告
现在,话剧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实际上,话剧早期曾有多个名称,如“新戏”、“新剧”、“文明新戏”、“文明戏”等。
辛亥革命前后,先进的中国人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倡导新文化以满足人们对新事物的追求。在革命浪潮的推动下,文明戏更是发展迅猛。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地,各种剧团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随后迅速普及。
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李叔同、曾孝谷等人组成的“春柳社”,在日本东京上演《茶花女》第三幕和《黑奴吁天录》,李叔同饰演剧中的女主角马格丽特,演出获得了意外的成功。
演出全部采用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这也被看成是中国话剧史的开端,当时被称为“新剧”。
后来成为戏剧表演大师的欧阳予倩,就是在观看了李叔同主演的话剧《茶花女》后,惊奇地发现“戏剧原来还有这样一种表现办法”,于是也加入“春柳社”的。
欧阳予倩回国后积极参加话剧团体活动,编导演出了数十部话剧,成为中国话剧运动的奠基者、开拓者之一。
辛亥革命的队伍中,还有不少演文明戏的艺人。
据梅兰芳回忆,辛亥革命时,同行中传来消息,在上海攻打江南制造局的队伍中,出现了梨园行的身影,上海“新舞台”的名演员夏月珊、夏月润和潘月樵等人都在其中。
潘月樵和夏氏兄弟,就是唱新戏的艺人。
作家傅国涌在其《辛亥革命中的演员》一文中也提到:“亲历上海独立的‘和泰豆米行’学徒、商团队员胡根生听说,伶界商团参加攻打制造局,那天都是全武行,奉命出发时来不及卸妆。”
跟李叔同差不多同时期的文明戏艺人,有个名叫刘艺舟的,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毕业生。回国后不进政界、学界,迷上了唱戏,组织了一个剧团到处演新戏。轰动一时的《张文祥刺马》,就是他们的拿手戏。
辛亥革命爆发时,他正在大连、安东一带活动,听到革命消息后,他马上将剧团武装起来,并通过演出宣传革命思想。
文明戏是实景,道具也跟真的一样,因此,他们的道具真的假的都有,有时会带着真枪到处走,就这样刘艺舟拿下黄县,于是,艺人刘艺舟就变成了登黄都督。《打登州》是一出戏,京剧界常演的剧目,说的是瓦岗寨的一干强人,在上山之前,起哄架秧子攻打登州的故事,而这就是一出活的《打登州》,演得比唱戏还轻松,一人未折,一座古城就革命成功了。
乘革命之浪潮而兴起的文明戏,也随着辛亥革命后的形势逐渐衰落。
文明戏虽然衰落了,但也为五四新剧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1928年,经著名戏剧家洪深提议,将主要以对话和动作表情达意的戏剧样式定名为“话剧”。
【中山装】 四个口袋和一种理想
孙中山为中山装当模特
四个口袋和一种理想
前襟4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前襟5个扣子,代表五权分立;袖口3个扣子,代表三民主义;两个倒笔架形的胸袋,则表示革命要依靠知识分子。
这就是既有潇洒英俊之气又不失民族风韵的中山装。辛亥革命后,剪辫运动沸腾,中山装盛行。
诞生 孙中山来当“模特”
1895年,孙中山广州起义失败后,远渡日本横滨。从体现新政权、新面貌的目的出发,孙中山先生开始构想新式服装的样式。
宁波服装博物馆原馆长陈万丰说,最初的中山装为关闭式八字形领口,前门襟上钉纽扣9粒,腰际有扩带式横裥,经孙中山试穿,得到各界人士肯定。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带着日本陆军士官服、学生装和在日本时做的早期中山装,来到当时在上海滩知名的红帮裁缝店“荣昌祥”,要求以这几种服装为基样,做一套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新服装。服装制成后由孙中山试穿,大家认为式样简朴庄重,胜于西装,比横滨时制作的早期中山装有较大改进,后来便以这套服装为母本,制作中山装。
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对中国革命的不朽贡献,广州革命政府确立了“中山装”这一名称。
盛行 做中山装最难的是领子
今年79岁的红帮传人江继明先生,一辈子做了数百件中山装。上世纪60年代,中山装兴盛时期,他正在上海虹口区娥嵋路的“培罗西服店”打工,每天来做中山装的人络绎不绝。
“做中山装最难的是领子,领子要居中,两个角不能有大小,要‘登’起来,大小要正好,要舒服。”江继明说,做一件高档的中山装,一开始用的是华达呢、花呢等上等毛料或混纺毛料,以求挺括、圆顺、厚实。后来,随着中山装的普及,普通布料也可以做中山装。因而穿中山装的人越来越多,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便形成了中山装热。
江继明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他用长衫为自己精心改制了一套灰色中山装,很是精神。“记得上海虹口服装鞋帽公司请我去为东海舰队司令员量尺寸,我就穿着这套笔挺的中山装去的,司令员还夸我:‘小伙子很精神嘛。’”
演变 多款服装都有它的影子
作为20世纪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服装,中山装对中国服饰影响至深。新四军、八路军、解放军的军装都由中山装变化而来。20世纪50年代后,人们根据中山装的基本式样特点,进行创新,设计出“人民装”、“青年装”、“学生装”和“军便装”。
“这些新式服装中显然都有中山装的影子,但均有改革。比如领子就各有很大变化,领口开大,翻领由小变大,把喉头从紧扣中解放出来了。”陈万丰说。
而“毛氏服装”是中山装改革最有特色、最成功的杰作。1957年,红都服装店接受了为毛主席制作中山装的任务。红帮裁缝田阿桐没有照搬中山装原有的款式、造型,而是根据毛泽东的脸型、身材和气质特点,进行了别具匠心的改革。他将上面两个衣袋的兜盖改为弯而尖,使衣服更显出朝气和动感;垫肩稍微上翘,两肩更加平整服帖;领子变化尤大,领口大,翻领大,完全改变紧扣喉部的款式。
毛泽东很喜欢穿这种改进的中山装,在各种正式场合均穿这种服装。而中央领导也纷纷仿效,不论在国内接见外宾或出国访问都穿这种中山装。“毛式中山装”因此闻名,影响越来越大。
(综合《钱江晚报》《半岛晨报》)
2
对 话 文明戏的辉煌顺应潮流
对话者:胡志毅(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
记者(以下简称“记”):文明戏的出现,是顺应了历史潮流吗?
胡志毅(以下简称“胡”):辛亥革命前夕,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的中译和剧本《茶花女》的演出,可视为与当时中国革命党人正在进行的反对封建主义的伟大斗争思想上一种默契的配合。可见,中国人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了西方戏剧,而是当时的有志之士在探求民族振兴的过程中,把目光转向了西方,试图从西方戏剧中寻求疗救中国社会之药方。这是中国人的一种主动的文化选择,也是一种历史的遇合。
记:当时演出最火热的地方是哪里?
胡:当然,上海是无可争议的中心。1909年到1912年,上海有新剧同志会、进化团、上海演剧联合会、新舞台等演剧团体演新剧,演出场所有茶楼也有戏院,可以说曾辉煌一时。很多剧团不仅在上海,还把演剧范围扩大到了周边城市。
记:在辛亥革命前后,文明戏有什么变化?
胡:辛亥革命前,任天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职业话剧演出团体进化团,进化团常演的剧目如《血蓑衣》《恨海》《爱之花》等,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形式也通俗易懂,十分受欢迎。辛亥革命后,家庭剧慢慢受欢迎起来,陆镜若编写的《家庭恩怨记》是当年春柳社最卖座的保留剧目,也是话剧史上演出场次最多的戏之一,当年的演出非常成功,万人空巷争看“文明新戏”,一时成为佳话。在当时,很多“司令”在混乱时代大发横财,成了新暴发户,一到上海就娶姨太太,但往往好景不长,家庭变故,人财两空。以此为背景的《家庭恩怨记》想不红都不行。
记:文明戏表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胡:引人注目的是,它是以男主角反串的形式出现的,李叔同所扮演的茶花女,就是男扮女装。而《茶花女》中的马克、王熙凤、夏金桂、小桃红等等,还有众多老妇的角色,也都是男扮女装。此外,欧阳予倩等也演过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