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邮递员绕地球近9圈
税务局通知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1年10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19年如一日穿行在乡间小道
乡村邮递员绕地球近9圈

 

  □晨报记者 秦颖 见习记者 孙艳/文 张志嵩/ 图

  今年40岁的樊国文是鹤壁市金山办事处庞村投递点的一名邮递员,负责金山办事处5个农村书屋,32家厂矿单位,123个个人订户的投递工作。这160家邮政订户订阅的报刊、信件都需要樊国文一个人投递。

  自从1992年来到在庞村投递点,樊国文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9个年头。19年来,他的投递里程总计34万余公里。

  2011年10月20日,记者在庞村投递点见到了乡村邮递员樊国文,在当地居民眼中,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邮政绿”已经成了樊国文的标志。

  漫漫乡村路 邮件为伴

  <

  <

  20日早晨7时30分,樊国文早早来到了庞村投递点,他先将办公室打扫干净,整理好前一天的投递记录,然后就等着接送报车。

  上午8时14分,邮政局送报纸的车刚一到,早已在门口等待的樊国文赶紧过去接件。不一会儿,只见他搬着一个大邮袋进来了,前后仅用了4分钟多一点。

  据樊国文介绍,上午,送报车送的主要是《大河报》《鹤壁日报》《淇河晨报》等。接完车后,他就开始数报了。

  只见樊国文按种类把报纸依次从邮包里取出,然后放在分拣台上,再按照订阅记录,将各种报纸放进不同的投分格里。他负责的投递区内共有160家订户,但投分格只有84个,因此有的投分格里要放三四家的报纸,光数报这项工作就需要近40分钟。

  “可以出发了。”只见樊国文动作麻利,一边笑呵呵地提醒记者,一边迅速地将上午需要投递的566份报纸和4封信件按照投递路线装进邮包后,再架到车架上,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

  “看似简单的数报‘三部曲’,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效率活。不仅要眼快、手快,还得脑快,不能看一家分一家,那样的话,等到今天晚上也分不完。”樊国文向记者解释说,他先送的是庞村大街两侧的客户,有超市、卫生所、修车铺,还有几家单位。樊国文说,一般商户订的报纸数量少,好送,但有些较大单位订的报纸种类多,有时还得分别送到不同的科室去,遇到这种情况,他就得上了这栋楼再爬那栋楼,耽误一会儿时间。

  庞村里有的小道只能允许两辆自行车通过,樊国文走的正是这样的羊肠小道:狭窄、坑洼,路面上不时还冒出些带着棱角的小石块。

  深秋的乡间小道分外寂寥,除了能在路上看到几个在田间忙活的村民外,一些偏僻的路段上,只有樊国文和他的电动车。樊国文的电动车前行着,还没在平坦的水泥路上跑一会儿,又拐进了崎岖的土路,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如此美丽。“十几年了,这里的大街小道我都走过,报纸和信件陪伴了我快20年。”樊国文说,他已经习惯一个人如此行走,感觉心里特别静。

  <

  <

  乡亲当他是自家人

  当樊国文把报纸送到七彩虹幼儿园时,收报纸的工作人员马先生赶紧招呼樊国文喝口水再走。“在庞村,提到樊师傅没人不知道,记得在我小时候樊师傅就在村里送报纸。有时候天气不好下个大雨,樊师傅就披个大雨披来给我们送。”七彩虹幼儿园的马先生告诉记者,樊国文人特别实在,工作勤恳,报纸也送得很及时,不少订户都认识樊国文。

  10时13分,在他送完食全食美有限公司的报刊后,来到一个大上坡前,下站是下庞村。“以前骑自行车快到坡顶时,我还得使劲蹬几下才能上去,现在骑电动车还省了点儿劲。”樊国文向记者讲起以前从这里经过的情景,“冬天路面结冰后,那才难走哩,我只能沿着冰少的地方一步一步推车上去。下坡时更得小心,弄不好就摔个大跟头,就算摔倒了也顾不上自己,赶紧爬起来把掉出来的报纸再装好。”樊国文说。

  “樊国文人真不赖,有啥事只要言语声儿,他能帮上忙的绝不含糊,要是哪天换个人给俺送报纸,俺还不习惯了!”杨小屯的村民王大姐提到樊国文竖起大拇指。

  “干的时间长了,和这几个村的人处得像亲戚一样。其实我也没做啥,就是给乡亲们、单位送份儿报纸、送封信,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樊国文说,村民接过信和报纸时的高兴劲儿让他很满足,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值。“我也被客户误解过,只能跟人家好好解释。”时间长了,曾误解他的客户还跟他成了朋友。

  11时42分,当第五个村的报刊信件送完后,樊国文上午的工作结束了。这时,他得赶回家,吃几口饭再准备接下午的送报车。樊国文说,下午还有5个村需要投递,耽误不得。

  核心提示

  一身深绿色的邮局工装,洗得有些发白;一双皮鞋,略显陈旧;一辆电动车,看上去已经跑过了不少路;一个沉甸甸的邮包,里面放着满满两兜报刊信件。一拧一推,一上一握,樊国文一天的行程就开始了,而这样的路程每天都是近60公里。

  19年来,作为鹤壁市金山办事处的一名乡村邮递员,樊国文的身影遍布这里10个村的角角落落,上至花甲老人,下至稚气孩童,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他。

  19年来,樊国文的投递里程34万余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跑了近9圈。

  <

  <   辛勤工作离不开家人支持

  1992年8月29日,樊国文成了一名邮递员。直到现在,樊国文还记得那个日子。那年,他21岁。从那天起,他骑着一辆加重自行车走街串巷,后来,加重自行车变成了电动车。随着岁月的流逝,樊国文渐渐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这份儿并不挣钱的工作了。

  “干我们这一行就是得快点,让客户尽早收到报纸、信件。从早上7点半到下午6点半每天工作行程都被排得很满,中午回到家也只能匆匆吃上几口饭,晚上回到家收拾完就快8点了。我这个工作几乎天天走村串户,家里的活儿就顾不上了。”说到这儿,樊国文脸上掠过一丝歉疚。他家里的庄稼、家务活、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是妻子在操心,而19年来他所挣的工资也没给家里增添多少收入,他说,有时候自己真觉得亏欠家人。樊国文回忆,刚参加工作时,他一月工资是110元,现在虽说涨到1500多元,但除去孩子上学,家人看病等支出,一月下来,所剩无几。

  樊国文的妻子从去年春节病后到现在,身体恢复得不是很好,家里的孩子年纪小,正需要人照顾,因此一个四口之家的经济重担就压在了樊国文的肩上,可他从来没有提过苦和累,工作时大家看到的他都是笑呵呵的模样。

  “我跟电视上报道过的深山区步班的邮递员相比,要好多了。至少我们现在还换了电动车,村镇的路也好走多了。前些年,不只在村里,就连街上的大道有很多也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土路就变成了泥路,别说车上还载着六七十斤重的报刊信件,就是啥也没有载,车子在泥里也走不动。这时候我就只能绕到旁边的草地里过。冬天结冰后,也不知道摔倒过多少次了。”说到这,樊国文下意识地摸了摸膝盖,他对向记者说,“可一想到那么多人在等着我给他们送报纸,报纸又对他们有用,我心里就好受多了。其实家人都理解我,妻子从没对我抱怨过什么,有时候碰到天气不好,她比我还着急,早早就做好饭,好让我早点出去送报纸。孩子小时候还经常跟小伙伴炫耀有个邮递员爸爸呢。”

  在樊国文当邮递员的19年里,磨破的自行车轮胎已无从算起,村里好几个修车的师傅都认识他,至于摔过多少跤,更是难以说清。

  <

  <   邮递员兼当信息员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家里就剩下老人和孩子,老的老,小的小,干啥都不方便。我经常来给他们送报纸,渐渐大家就熟悉了,有时候还让我帮他们带点东西或者问我一些他们不知道的新闻啥的。”樊国文说。

  现在的农村家家都想致富,需要的信息自然就多,报纸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樊国文说,经常有人找他订各种报纸。庞村的王平来就曾找到樊国文,说《河南科技报》的致富信息对他特别有用,想要订一份。还有不少退休的老人也请樊国文给他们推荐报纸。“我接触的报刊多,不少村民就向我咨询报刊信息,慢慢地他们就从问报纸信息到问各种事儿,像市里哪里搞展览啊、哪家公司招工啊,我也算是半个信息员了。”樊国文笑着跟记者说。

  下午6时21分,樊国文一天的投递工作就结束了,返回投递点后,樊国文整理着当天的工作记录。

  晚上7时许,樊国文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中,迎接他的是妻子点亮的温暖灯光。

  19年往返于10个村落之间,构成了乡村邮递员樊国文的生活。

  19年来,他的寂寞在路上,快乐在心里,他说,这条路他会一直走下去……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