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跑龙套到“变脸王子”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2011年10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跑龙套到“变脸王子”

  魏占桥和他的国际魔术师协会会员证书。
 

  他   ,11岁就跟着村里的业余剧团外出闯荡,小小年纪便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住牛棚、睡羊圈,最艰难时给饭店刷过盘子,洗过碗。15岁开始领戏,19岁迷上魔术,自学了近千种变法。后来,靠着一股钻劲儿参透川剧“变脸”绝技,今年6月份又被国际魔术师协会吸纳为永久会员。他就是从浚县王庄镇北苏村走出来的魏占桥。

  □晨报记者 夏国锋 文/图

  头戴范阳毡笠,身着黑底祥云盘龙短袍,脚登虎头快靴,手握一柄黑折扇,和着节拍一挥扇,一甩头,一转身,一抖袍,说时迟那时快,脸谱瞬间变成了另一副。不一会功夫,变出13张脸谱,张张不重样、副副惟妙惟肖,更让人惊奇的是他还能“回脸”……几分钟的演出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精妙绝伦!这是2011鹤壁市牟山登山节上的《变脸》节目留给观众的印象。

  许多市民观后惊叹“太神奇了!”大家纷纷询问:这位演员是谁?哪里人?是不是从四川请来的川剧“变脸”高手?其实,这位表演者并不是从外地请来的高人,他是土生土长的鹤壁人——浚县王庄镇北苏村的魏占桥。

  学戏经历为参透“变脸”带来灵感

  在鹤壁提起魏占桥知道的人并不多,然而在安阳市,许多人都知道魏占桥。去年,他在安阳市开了一家神奇魔术馆,不少安阳人都知道魏占桥是高级魔术师,擅长“变脸”,被称为“变脸王子”。

  “以前在鹤壁时,我演出的多为戏曲,再加上魔术和‘变脸’是这几年才学会的,表演的次数少,除了熟人知道外,其他人知道的不多,在家乡演‘变脸’被误认为是外乡人就不足为奇了。”10月22日,在自己的魔术馆内接受采访时魏占桥说。

  魏占桥是浚县王庄镇北苏村人,父母都是农民,他还有一个妹妹。他上小学五年级时,看见村里戏曲艺人练功十分羡慕,就退学加入村里的业余小剧团,从此跟着剧团走南闯北,远离家人过起了风餐露宿的学戏生涯。祝寿、红白喜事、开业、开盘……什么场合都去服务过,没地方过夜时,就住在牛棚、羊圈,把玉米秆往地上一铺就当床睡了,生活就像乞丐一样。

  由于年龄小,魏占桥只能在剧团里跑龙套。13岁时,魏占桥已经很懂事了,他边学戏边干些扛钢管、搭舞台等杂活,挣些零花钱来养活自己。他很能吃苦,下雪天也照干不误,钢管上结冰,一握手就粘在上面,一用劲儿,手背上的冻伤就裂开了,血顺着伤口往外渗。

  年龄再大一点时,他独自到邯郸、开封、信阳、山西等地的20多家剧团历练,对方管吃住但没有工资。由于不是当地人,再加上年轻,剧团一般不安排他登台演戏,这样他就没有收入。实在没办法,他就趁演戏间隙到外面打短工、刷盘子,攒点钱买些戏曲资料或留作路费。

  “后来,我正式拜原汤阴戏校60岁的蒋宏友为师,老师把我带到郑州、内蒙古、甘肃等地的剧团,情况才逐渐好转。蒋老师要求严格,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练功,一练就是3个小时,晚上11点唱戏下场后还再练习1个小时,每天晚上12点以后才能睡觉。”魏占桥回忆说,蒋宏友不但交会了他练功,而且教会他做人,教他人穷不能志短,要有艺德,守本分。

  2004年,蒋宏友把魏占桥带入鹤壁市豫剧一团。在这个注重培养人才的正规剧团里,魏占桥脚踏实地学到了不少东西。

  凭着自己的聪敏和勤奋,他不断尝试演武生、小生、须生等角色,团里给他许多锻炼的机会,很快,他就成长为剧团里的头号武生。他为各级领导演出上百场,为全市群众演出近千场。

  此外,他每年还随团参加各级别汇演,还获得我省第11届戏剧大赛三等奖等。

  “那时候很苦,但正是有了前期学戏的艰苦经历才为以后制作‘变脸’道具及琢磨出‘变脸’的机关提供了灵感。”魏占桥说,他表演“变脸”时的许多动作取自戏曲,如果没有前期的积累,就不会这么快、这么好地学会魔术和“变脸”。

  魔术基础让他学“变脸”触类旁通

  “演武生是有一定风险的,磕碰不断,伤筋动骨也是常事,练功时扭伤了脖子,五六天都不能动。15岁那年,我翻跟头时摔断了肩膀,八九个月不能动弹。最惊险的是在山西演高难度动作‘僵尸躺’时,从1.5米的高处下落,由于没有闭好气而摔伤,我在舞台上差点背过气去,刚一下台就吐了血。23岁排戏时,我穿着二寸厚底靴、带着全套行头从桌子上往下360度转身跳,导致小腿骨折,从此不再演高难度动作,转演文戏。”魏占桥说,喜欢上魔术除了伤病原因外,还有偶然性。

  一次,魏占桥随剧团到山西演出,领导要求除了本专业外再准备一个其他的节目,这下可难住了魏占桥。除了唱戏,他对其他的表演并不擅长,苦思了两天,他突然想起在电视上看过玩扑克牌的节目。

  “魔术肯定不是真的,纸牌不可能藏在掌心和胳臂中,最有可能藏在手背面,藏在手背上如何不让人看出破绽,这要靠练手法,加快变换速度才会达到神奇的效果。”魏占桥边给记者演示边说。

  为了学习魔术,他特意买来光盘仔细观看,还上网查询解密资料,反复练习之后,他竟然成功了!而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练习的是难度很高的手彩魔术。

  后来,魏占桥越发喜欢上了魔术。他日日练习,夜夜琢磨,花许多钱去研究,仅光盘就买了200多张,魔术书买了400多本。有一次,他在郑州见到急需的道具,一高兴把全部的钱花光了,买完后才发现没有回家的车费了。由于当时没有手机,无法联系亲友,他在郑州街头坐了一夜,第二天靠上街表演魔术,挣了点儿路费,才回到了家。

  “练习魔术靠的是灵活性和速度,一天不练习就会手生,每天都要活动手指,即使冬天也要用热水泡手坚持练习。现在,我的手指能夹整副纸牌,变换起来也非常快。”魏占桥说,魔术主要靠障眼法和错误引导法来产生神奇的效果,它与“变脸”有许多相通之处。正是由于他有了魔术表演功底,再学“变脸”就能很快悟出其诀窍所在。

  记者在魏占桥的魔术馆内看到各种表演道具摆满了货架,其中不少还是他独创的道具。据魏占桥介绍,他能熟练地表演《大变活人》《专业手彩魔术》《火箭穿人》《漂移桌子》《丝带穿镜》等上百个节目,还琢磨出近千种变法。

  今年6月,魏占桥被国际魔术师协会吸纳为永久会员,成为国内有资格直接参加世界顶级魔术大会的中国魔术师之一。

  自学两年成为

  “变脸王子”

  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面对凶猛野兽时,为了生存而把面部勾画出不同神情,以吓唬野兽,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变脸”常演的形式有“吹脸”、“抹脸”、“扯脸”、“回脸”。

  “吹脸”适合使用粉末状的化妆品。演员做一个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就扑在脸上,立即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抹脸”是将化妆油彩涂在脸上某一特定部位,表演时用手一抹即可。“扯脸”是比较复杂的“变脸”方法,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一张的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有一根丝线。

  “有的说‘变脸’属于国家二级机密,但还是有人不断办班儿外传,现在外国人也有会‘变脸’的。就河南而言,学会的人不多,且会的是相对简单的‘扯脸’。”魏占桥说,他19岁时也想学习“变脸”,打电话到四川、北京咨询,需要6万多元的学费。魏占桥想,“变脸”高手何洪庆靠自己琢磨成为一流的“变脸”高手,他有戏曲和魔术功底,何不钻研钻研?

  自学“变脸”首先要参透原理,其次要解决道具问题,最后还要娴熟表演。

  由于魏占桥学过戏曲,了解“变脸”所用的服装结构,这对猜测“变脸”机关设置有很大帮助。通过查询资料,他初步理出思路。

  接下来,魏占桥自己买材料制作道具,通过不断试验,他找到了最合适的布料。另外,他还找到一种颜料,用它画成脸谱后,脸谱既不褪色也不影响“变脸”。

  解决了脸谱问题,还要做帽子。魏占桥在牛皮纸里加上铁丝才做成符合要求的帽子,好看又实用。

  有了道具,如何让它动起来?魏占桥不断变换“机关”的走法,耗时半年,基本成型。经过2年自学,他终于能登台表演了。

  魏占桥说,他表演中既有传统舞蹈动作,也有从武术动作中借鉴而来的。他还在表演中加入送中国结、下台边握手边“变脸”、吐火等互动环节,使表演更具观赏性。

  据了解,“变脸”高手何洪庆1.5秒能变3张脸,魏占桥每天用秒表计时练习,基本可在1秒钟内变2张脸。

  “现在除了‘变脸’外,我还会《幻影三变》,‘变脸’、变衣服、变伞同时进行,但由于一套变衣服需要投入两三万元的成本,其与出场费不成比例,一般很少演。”魏占桥说,他能靠自学学会“变脸”,离不开兴趣、戏曲魔术功底和那股钻劲儿,世上无难事,只要下工夫,总会成功的。

  打算将来回我市发展

  考虑到学戏曲和魔术的投入、家庭情况及事业的发展方向,2010年9月,魏占桥投资8万多元在安阳市开了一家神奇魔术馆,还建立了自己的道具作坊。一年多时间,就发展了四五十个会员,最远的从佛山过来学习,现在已有四五人出师。

  “咱鹤壁的魔术市场比较小,学魔术的人很少,不像郑州等地有学习魔术的市场需求和环境。现在我的店只能开在安阳,条件成熟后,我将回鹤壁发展。”魏占桥说,他知道豫北地区基本上没有杂技团,想联合同行成立杂技协会,推动杂技艺术发展,争取多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